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260)

作者:十八木听风 阅读记录

现在不是心疼钱的时候,四舅母也知道孰轻孰重,“行了,我现在就去买。”

四舅母刚走,顾超就回来了,“人家说知道了,只要不是致命伤,就跟案情没影响。”

元妮领他进屋,让他看窗棂子,“我想跑一趟通县,不知道能不能走开?”

顾超笑道,“没你什么事,该干嘛就干嘛,我跟你一起去吧。”

“要不要跟你爷爷说一声?”

“不用我说,派出所会说的,至于大花,她就跟姥姥亲近,只要姥姥留下照顾她就行。”

“也行。”

顾超都这么说了,元妮就准备跑通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永乐大典不是普通文物,它意义非凡,可不能眼睁睁看着它变成飞灰。

家里人一听是这么个情况,都非常理解。

“去吧,原来是揪心大花,现在孩子找到了,没啥可担心的,抓坏人是警察的活儿,你忙自己的去。”姥姥发了话。

顾超又交代了几句,“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就等我们回来再说。”

姥爷磕哒一下烟袋锅子,“反正就是拖呗,这我会。”

大家伙都笑了起来,大花也跟着笑。

匆匆吃了点东西,元妮和顾超拿上车票就出发了,考虑到可能要用钱,她特地在挎包里装了两千块,还有几个金戒指。

买老玩意得看运气,有时需要花大价钱,有时能捡漏。

中午赶路实在是遭罪,长途汽车就是一层薄铁皮,被太阳一晒,车里像是蒸桑拿。

两人坐定,顾超摸出水壶,“喝一口。”

这水冰凉,还有一股奶油味儿。

元妮擦擦嘴,“怎么这么好喝?”

“我在里边塞了好几根奶油冰棍。”

“你还挺会整?”

昨晚上熬了夜,长途汽车一颠簸,两人就不知不觉睡着了。

元妮的脑袋就靠在顾超胸口,她也不知道,还睡得挺香,等售票员喊着到站了,她才醒来。

而顾超胸口,多了一个可疑的水印子。

车站门口有卖小米的,顾超买了一袋子。

“你买这个干什么?”

“不是要打听陶师傅老家吗?你听我的,用得上这玩意。”

元妮让顾超先走,“我听你的。”

顾超打听清楚路,直奔交通局。

这会儿是上班的点儿,他也没进单位,就在大门口,递给看门老头一支烟,就跟人家攀谈起来。

他自称是铁厂的工人,来通县办事,“陶师傅给他老母亲带了点东西,也不知这路怎么走?”

看门大爷看看顾超手里的口袋,不疑有他,笑道,“他家呀,还有点远,你们往东走……”

顾超很有礼貌的感谢了大爷,要想打听陶师傅的地址,问门房最保险。

陶师傅原来住的房子抵给了交换工作的人,他的父母则搬回了老宅。

这宅院就在县城边上,外表看起来老旧,门户却很深。

“这怎么搭讪?”看到家家关门闭户,顾超有些发愁。

元妮笑笑,随手买了两个竹筐和一根扁担,又跟摆摊的商量好,用一块钱租他的秤。

万事俱备,元妮挽起袖子,“这回瞧我的。”

她把手笼在嘴边,直接吆喝起来,“收旧书废纸啦。”

顾超跟着吆喝了一句,腔调不像,先把他自己逗笑了,“我就不喊了。”

“嗯,你等着收书就好。”

如今大家伙的书报废品都留着,等着攒的多了,就拿去废品站换钱,还有些就直接跟收废品的人换了。

元妮一吆喝,立刻有人跑出来问行情,“咋收啊?”

“旧书废报纸一毛钱一斤,废纸五分一斤。”

这个价格,可是比废品收购站给的还高。

打听消息的大爷大妈立刻往家跑,“你等着,我家有报纸。”

陶老汉开门泼水,看到邻居疯跑,忍不住笑道,“老张,你跑什么?不怕闪了你的老胳膊老腿?”

“收废书的来了,一毛钱一斤,我得赶紧把废书卖了。”

“一毛钱一斤?你没听错吧?”

“没听错,人就在路口,挺精神的两个小年轻,不信你就去看看。”

陶老汉手搭凉棚,朝着路口看去,果然围着一大群人,他立刻冲进厨房,“老婆子,别烧了,旧书能卖钱……”

第229章 好事多磨

陶老太太耳朵不大好使,她正从袋子里捻出一张纸,往炉灶里塞,嘴里还在喃喃自语,

“明明这就是纸,引火挺好使的,收购站凭啥不收啊?”

这纸张颜色黄旧硬挺,跟寻常旧书废纸大不相同。

当初拿到手,陶老太太就提着袋子去了收购站,然而人家收购站的师傅有经验,一眼看去,就说这不是木浆纸,

“我们收废品,主要是回收资源,这个纸不是木浆纸,不一定能用,我们不收。”

回收的纸品全部要加工成纸浆,然后再做成纸,这样才能达到回收的目的。

废品收购站不是什么东西都要,就是这个缘故,凡是不能二次利用的,他们都不收。

因为卖不了,陶老太太只能下力气把废纸拎回老家,准备引火用,要不然她还舍不得。

陶老头见陶老太太没听清楚,赶紧把纸抢下来,“门口来收废品的了,废书一斤一毛钱,赶紧把这袋子东西拿出去卖。”

陶老太太又惊又喜,“这袋子挺沉,岂不是发财了?”

“先得看人家要不要。”之前拿到收购站就被拒绝过,万一俩小年轻也不要呢?

陶老太眼珠子一转,就想出了办法,“柜里不是还有几本旧书,你把旧书压在上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