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261)
陶老头点头,“就照你说的办。”
老头老太太商量好章程,把旧书找了出来,又伪装了一番,这才合力提着袋子出了门。
邻居看见他们拎着好大一个口袋,都十分羡慕,“老陶,你啥时候攒下这么多废纸?你可要发财了。”
陶老头得意的笑,“这不是废纸,这是旧书哩。”
他现在只希望俩小年轻没经验,好糊弄,把废纸当成旧书来收购,这样他们就占大便宜了。
元妮给的价格实惠,卖废纸旧书的人不少,两人赶到的时候,街坊邻居们已经排上队了。
还有些人插队,问啤酒瓶子啥的收不收,都被元妮拒绝了,“收旧书废纸,主要是这方面的收购任务没有完成,其他东西暂时不要。”
收购站也是有任务的,大家伙一听都十分理解。
眼瞅着前面几个人都卖了好价钱,心满意足的拿着钱离去,陶老头禁不住有些忐忑。
元妮和顾超早就注意到陶老头和陶老太太,从外形来看,这两人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眼瞅着终于轮到陶老头了,元妮故意擦了把汗,“饿死了,我实在是干不动了。”
“可不是,从早上忙到现在了,我就想躺下。”顾超配合的说道。
陶老头很着急,“小同志,我也排了半天队了,总不能轮到我就不收了吧?”
元妮一脸疲惫,“哪儿能呢?大爷,看您岁数也不小了,大家都不容易啊,你要卖的是什么?”
陶老头指着麻袋上的几本旧书,“是旧书。”
“这一袋子全是啊?”元妮随手翻了几下,她眼神好,一下就看到旧书下面压着黄旧的纸张,纸张上全是熟悉的小篆字体。
“全是,我们存着呢。”陶老头有些忐忑,谁家能一下子卖二三十斤旧书啊,他就怕对方怀疑。
顾超看了看,笑道,“你不是累了吗?把这袋子旧书收了,差不多也够完成指标的了。”
“就是就是,我们这旧书多,顶你收好几个人的。”陶老太太赶紧帮腔。
元妮儿看了看天色,“那行,我过秤了,收完这袋子赶紧吃饭去。”
她说着,装模作样的拿起秤挂麻袋,旧书实在是太沉,还是顾超帮忙,两人合作才称出了分量,一共三十二斤。
“这麻袋不轻,就不折腾着了,给你们扣八两重,算麻袋的分量,你们看行不行?”元妮问道。
现在的麻袋都是纯麻手工编织,这么大个的麻袋,别说是八两,一斤多都有了。
陶老头和陶老太对元妮给的分量和价格十分满意,两人忙不迭点头,“能行。”
元妮装模作样算了一回,数出三块一毛二给了对方,“大爷大妈,你们再数数。”
陶老头心里有鬼,生怕元妮儿看出端倪,一袋子废纸就卖不成了,他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账清清楚楚的,不用再数了。”
元妮矜持一笑,转向顾超,“那咱们也收摊儿吧?”
顾超埋头整理箩筐,“好。”
瞅见陶老头陶老太太走远了,元妮把秤还给摊主。
对方挺担心的看了看两箩筐废纸,“姑娘,你们这么收废纸,不赔钱啊?”
附近那些住户只知道卖废纸,根本不算账,他是摆摊做买卖的,早就瞧出了不对劲的地方。
元妮儿笑了笑,“你当我们愿意啊?任务完不成,可是会扣我们工资的。”
摊主恍然大悟。
在他看来,两个小年轻必然是没经验,没能完成单位布置的任务,以至于不得已给出高价收废纸,只要任务完成了,他们的工资就不受影响……反正亏的是公款。
见对方不吭声了,顾超挑起担子就走。
元妮在旁边帮他扶着。
走了百多米,周围没什么人,两人丢下箩筐,拎起麻袋就走。
“这个点没班车了,咱搭火车回去。”顾超建议道。
“行。”
凡是北上的列车都要经过通县,在这地方搭顺风车十分方便。
两人顺利的买到了火车票,匆匆吃了几个茶叶蛋补充体力,就登上了火车。
车上人不少,且都是大包小包。
元妮和顾超只找到了一个空座。
顾超坚持让元妮坐下,自己则护着麻袋站在一旁,就这么一直坚持到了城里。
连续站了好几个钟头,顾超浑身都僵硬了,好在是终于到家。
元妮过意不去,“回头我请你吃好吃的?”
“自己人,别见外。”
这时天色已晚,胡同里头安静的很,影影绰绰还能听到王师傅家的电视机在响。
就在此时,顾超看见元妮家门口直挺挺站着一个人,黑漆麻冬颇有点渗人。
“什么人?”顾超赶紧把元妮护在身后。
“是我,我是顾守智啊,你们怎么才回来?”顾爸爸颇为无奈。
“爸,你怎么来了?”
第230章 她的身份
“一两句说不清,小元同志,能让我先进去,再说话吗?我还没吃晚饭呢。”顾爸爸委屈的说道。
元妮儿叫开了门,开门的是四舅舅,他十分警惕的看了一眼顾爸爸,问元妮,“他是来给汤老头说情的,让进来吗?”
元妮儿没想到,顾爸爸竟是为此而来……
顾超直接把话茬子接过来,他看着爸爸,一脸公事公办,“我们姓顾,他姓汤,你为啥要帮着一个外人说话?”
打小到大,顾超从没见过汤老头,大家伙都说汤老头有后台,万万没想到,汤老头的后台竟是自己爸爸。
顾爸爸又是摇头,又是叹气,“我也是没办法了,才来找你们想辙,我跟你们说,不能追究汤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