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今年的秋闱结束,边关也传来喜讯。
刘三强还算是稳妥,三场战事赢了两场,暂时没有落于下风,而江安由于路途遥远,邹翔此刻还未到江安地界,还未有结果。
刘三强的险胜让裴翊询很是得意,一连几日都在朝堂上夸赞自己识人有术。
然而好日子还没过多久,邹翔便大败于江安。
他带去的两万人有数千都是曾经于未平的亲兵,一到江安就直接反叛,帐中杀害邹翔,尽数投降江安节度使王敏之。
此番消息再度让裴翊询震怒。
他当即便下令霍檀率领三万大军围剿江安,一定要绞杀王敏之和叛逆士兵,不许放过一人。
五日后,霍檀大军开拔。
今年不过才到十月,霍檀已经第二次出征。
与五月时相比,他再度离开那日是个艳阳天。
碧空如洗,金乌灿灿,金秋时节满地金黄。
崔云昭刚送走霍檀,就迎来了崔云霆。
崔云霆今年的成绩很不错,考中博陵秋闱第三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举人了。
他回到汴京,家中上下都很高兴,还为他举办了异常欢迎宴。
宴会过后,崔云霆特地同崔云昭说:“多谢阿姐多年来的教导。”
崔云昭拍了拍她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
崔云霆便道:“此番考试,回到了崔氏,偶然碰见了大堂姐,苏家家主及夫人也一并回了博陵。”
苏洵和那小关氏也回了博陵?
崔云昭问他两人回去作甚,崔云霆就说:“似乎是有庶务之事,具体没有细问。”
崔云昭把此事记在心里,没有多问。
然而宴会才过去三日,崔云昭就收到了坏消息。
先前邹翔率军急行,带去的大部分粮草都是霍檀筹集,但抵达江安之后由于士兵反叛,所有粮草都送给了王敏之。
霍檀这一次虽然筹集好了路途粮草,也安排好了运粮官,可当他行至半途时,几名同霍檀关系不错的运粮官先后出事。
而汴京的屯粮已经见了底。
一年两场战事,接连派往藩镇剿逆,汴京的屯粮早就捉襟见肘,之前霍檀带走的已经是最后一批。
但朝廷隐瞒了这件事。
裴翊询也佯装不知,对催粮的军报权当没有看见,霍檀想要筹集粮草,竟要靠自己想办法。
不过霍檀自然不会毫无准备,他一早就同几位原来的上峰去过密信,这一次他让亲兵送回消息,就是想让崔云昭亲自去往博陵和伏鹿,面见岑勇和冯朗。
有郭子谦暗许,岑勇和冯朗已经准备了粮草,可以随时发往江安,需要有霍家人接应。
今生霍檀之所以能心无旁骛保家卫国,就是因为家中有崔云昭。
他可以放心把后背交给她,遇到事情,也都提前同崔云昭商议。
此番行事,都是霍檀离家前同崔云昭商议好的,故而密信一回传,崔云昭便即刻动身。
自然,她不能以筹集粮草之名行事,她先回博陵,是为了给父亲和母亲扫墓。
她一介女流之辈,裴翊询自然没有放在眼中,没有过问就让其离开汴京。
崔云昭身边带着宿大宿二,以及临时调拨来的百名亲兵,浩浩荡荡去往博陵。
等回到博陵,她先回了霍府。
离开三年,家中依旧是老样子,崔云昭来不及怀念过去,就直接去了崔府。
因为霍檀水涨船高,如今崔序已经官至博陵知府,很是风光。
今年新年,因政局不稳,崔云昭没有回博陵祭祖,故而同崔序一家已经有将近两年未见。
两年不见,崔序略见苍老,贺兰氏也少了些意气风发,倒是已经长成少女的崔云绮,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不过她似乎病了,一直坐在边上咳嗽,看起来面色有些苍白。
今时不同往日,崔云昭已经不是凡俗身份,崔序和贺兰氏见了她便也客气许多,话里话外都有些小心翼翼,再也没有当年那般颐指气使。
崔云昭倒是不怎么关心崔序夫妻两人,她的目光就落在崔云绮身上。
已经十六岁的崔云绮面若桃李,皎如月华,她生得秀丽可爱,笑起来的模样尤其好看,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甜。
因为病了,她身上多了几分羸弱和娇气,更添几分绮丽风情。
在她身上,看不到任何阴霾和黑暗。
可崔云昭却知道,或许从出生开始,她的心里就未有一日明亮。
有的人天生就是恶人,无论什么出身,无论什么教养,最终都不会改邪归正,走康庄大道。
他们的心里,住着千万恶鬼。
意识到崔云昭的目光,崔云绮抬眸看过来,对着崔云昭浅浅一笑:“二姐姐,还未曾恭喜你,你如今已经是一等候爵夫人。”
她忽然开口,又提起侯夫人的话题,倒是让崔序和贺兰氏有些尴尬。
生怕崔云昭再想起早年的事,同他们二人置气。
现在的霍檀谁敢招惹?
崔云昭倒是气定神闲,闻言也跟着笑了。
“我有荣耀,就是崔氏的荣耀,我记得四妹妹已经十六岁了,大抵也到了要议婚的年纪。”
她说着,认真看向崔云绮。
果然,崔云绮的眸色一闪,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僵硬起来。
“还请二叔父和二叔母放心,京中的年轻俊才很多,我会好好为四妹妹寻觅良缘。”
见她不计前嫌,贺兰氏狠狠松了口气,难得有些愧疚:“皎皎,早年真是对不住你,还好你心胸宽广。”
崔云昭笑笑没多说什么。
“我回来是为父母祭拜,行程匆忙,就不在家中多留,待祭拜结束之后我便要回到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