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女:手握千亿物资带全家躺赢(294)
而他们到处流动买地,买的地离各家各户近,等这些村民再一次需要,还得找他们高价买,平时他们就派人时不时来看一眼。
所以不管他们到哪一个村子,都有一些村民出来跟他们卖地。
虽然还有余粮,也能种植小麦,但是口子多的人家,算着米粮不够吃,还是要卖几亩地的。
就怕往后下去,粮价越来越高。
这些人看到这个村子静悄悄的,不免觉得奇怪。
一个家丁就拦住了一个村民:“大叔,你们村里人没有人要卖地?”
“卖地,好好的卖啥地。”那个村民不屑一顾。
家有余粮,心中不慌,就是这么有底气。
“这灾情过去没几天,粮价就上涨了几倍,不卖地哪来的钱买粮?”
“粮食我们已经买好了,家家户户的,买了几百斤几千斤,有的屋子里头都要堆不下呢。”
“你们村子这么有钱,没听说过啊。”另一个家丁惊讶地说。
几个家主捋着胡须,眼里藏在嘲笑,都在认定这个村民在说大话。
“要多少钱?就三文钱一斤,那大米又白又好,颗颗饱满,不知道用啥碾出来的,你们肯定也没见过。”
“现在还有三文钱一斤的米,是谁在卖?”一个家主忍不住问道。
“就是我们的清平县主,人家存粮多大米好,不趁着这个时候涨价,为了让我们渡过难关,三文钱一斤,全当是做善事了。”
大叔说着眼神就有点鄙夷,不像这些人趁机买人农田,到时候又高价卖出。
说是高价收购,其实比起平时的价格要打六七折。
而且拿到银子,还要跟这些人高价买粮,什么便宜都被他们赚了。
县主是真的好,是活菩萨。
这个大叔正在挑水呢,也不跟他们多说,走过了。
这些地主乡绅愣在原地。
他们没有想到,竟然有人不挣这个钱,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刚听说这里出了一个县主,想不到赶在我们来之前,弄出这么大的动静。”
“怕是这个县主成心跟我们作对啊,她这样搞下去,我们还有什么赚头。”另一个家主说。
“怕是得跟她好好商量一下,既然是皇上亲封的县主,有什么问题在明面上解决就是了。”一个家主带着某种意味道。
然后这些人就往孟家二房去。
他们是不太相信的,所以又问了几个村民,得到的答案都是已经囤好了粮食。
西河村的村民都买得差不多了,怕是西河村的村民也买了不少。
他们今天这一趟就是为了这两个大村来,这两个村子中间有一条河流经过,田地肥沃,不能趁着这个机会收购一些农田,实在是可惜。
所以,这几个地主乡绅的脸色都很不好看。
他们到了孟家二房的门口。
现在已经是黄昏,孟宁的课堂结束了,和齐小莹在厨房里忙碌。
看到外头来了人,他一边擦手一边走出来问:“各位有什么事?”
“我们来找清平县主,请问她在家吗?”
“在的,先请进来坐。”孟宁见这些人好像带着情绪,不过他也客客气气的。
这个家里有几个能打的,营地那儿喊一声就过来,怕啥。
等孟宁把这几个人请到大厅里,孟璃也进来了。
几双目光都落在她的身上,隐隐带着一种敌意。
孟璃不动声色坐下。
“各位是来收地的?”
“我们倒是想帮一帮没有钱买粮的村民,可是县主你使用这种不太公平的竞争手段,我们想帮也帮不上忙啊。”最胖的那个地主说。
孟宁听对方果然说话不好听,就把拿出来的好茶换成了一般的茶。
“怎么不公平了?”孟璃反问一句。
“灾情过后粮价上涨是常理,这个时候有资本有钱的就售粮收地,没有资本的,就卖地买粮,这是老祖宗千百年来传下来的规矩。”最矮的那个道。
另一人道:“孟姑娘身为县主,却公然和这一条规矩唱反调,这不是表明了你要和各大地主富人过不去,孟姑娘得到这个封号不容易,又何必到处树敌,自毁羽毛呢。”
孟宁一听,刚泡好的茶水直接端到了外面,倒掉了。
这都是什么人啊,大妹为老百姓做好事,他们竟然还上门来质问,口口声声是他做错了。
他刚才就应该把这些人给拦在外面。
孟璃静静道:“你们觉得我的做法不对,我这就写一封书信,上面写明你们的主张,呈报京城,请皇上定夺,由皇上给你们公道。”
“你们的名字,地址都要写清楚,如果你们是对的,皇上才好给你们奖赏啊。”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这些人一听纷纷变了脸色。
虽然他们刚才说得冠冕堂皇的,可是也清楚,趁着灾情哄抬物价,压低价格买田地,就是不道德的行为,严重了甚至还要受罚。
只是这种事情干的人多了,而且的确有暴利可图,所以在民间广泛存在,但并不说明有多么光明。
如果把具体的人和事报到皇上的面前,他们只会吃不饱兜着走。
一个地主顿时就赔起了笑脸:“县主,这里山高皇帝远的,这种事情我们商量着来就是了,您何必上纲上线呢。”
“我没有上岗上线,你们说是历来的规矩,显然是连皇上也承认的。”
“你们跟我要公道,可我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就让皇上来给你们公道。”
孟璃不想跟这些人争什么对与错,他们站的立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