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福女:手握千亿物资带全家躺赢(295)

作者: 花见月 阅读记录

她小时候长在农村,知道农民疾苦,很多人为了一口温饱劳累一生。

所以她现在有这个身份,也有这个能力,自然也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大家减轻困苦。

孟宁已经去房间拿来了笔墨:“大妹,可以写了。”

这些地主还想多说几句,看到这样的阵势又吓了一跳。

“哎呀县主,大可不必大可不必,我们只是来跟您商量商量,你既然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一个地主赶紧道。

“是啊,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说呢,县主的话也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听得心服口服,这就不打搅回去了。”

这些地主赶紧起身来告辞,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孟宁嗤笑了一声:“这就被吓跑了,还以为有多大的胆呢。”

孟璃道:“还好这里动作快了一步,不然要有不少村民卖地了。”

孟宁看着孟璃,带着赞赏:“大妹,将来我中了举人做了官,也一定要像你一样,心怀大义,体谅苍生,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

虽然离那一天可能还很遥远,可是他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大妹的所行所为,就是他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和榜样。

刚才看到那些嘴皮子流油,还想多啃一口老百姓血肉的地主,他就心生厌恶。

孟璃勾起了嘴角,她也希望二哥前程坦荡,一路青云,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好官。

她相信二哥做得到。

那些地主走了,村民们都心有余悸。

还好他们买粮了,而且有粮可买,有粮能买。

不然在这些地主的怂恿和煽风点火之下,可能真的忍不住要卖一些地。

于是在这个晚上,孟家二房的门口就有人送来了一些蔬菜和鸡蛋。

那些村民放下东西就跑了,都不知道什么是谁送的。

二房的人只能收下来,这样的心意用着也暖乎乎的,以后在货品上多给村民们一些优惠就是了。

谢闲今天下午种完了小半个院子。

吃过晚饭,孟武又带着几个士兵把其他的花草都种下。

“谢兄弟,你忙了半天辛苦,歇着去吧,让我们来。”孟武见谢闲又要帮忙,说道。

谢闲摇摇头,还是俯下身来,默默把那些花草埋在土里。

过了一会儿,他似乎是带着感慨说道。

“大哥,我亲手种植,会有一点家的感觉。”

孟武笑了,拍了拍他的肩头:“你只管把这里当做你的家,为了管这个边防营,你离家几千里之外,总是回不了家,我这个做兄弟的,也为你心疼啊。”

要不是谢闲来做这个总指挥,他一个没有文化又没有考过武举的乡村野夫,哪里会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谢闲成全了他今日。

谢闲不仅仅是他的兄弟,他的长官,也是他的恩人。

谢闲种下一株又一株,修白的手上沾满了泥土,他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圆月。

再看也在忙活的二房人,孟璃孟宁他们,大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

种着花草,就是种下未来的希望,未来的美丽,大家一起种下,预示着永远的团聚。

他的父亲在京城,母亲在川郡,很多年过去了,没有再聚在一起过。

父亲曾经告诉过他,等到谢家足够强大了,母亲就会回来。

现在已经相当盛大,母亲还不回京城,那就需要进一步,再进一步。

这么多人一起忙活,花草马上栽好了,谢闲慢慢直起身来,眼底浮起一抹坚决。

第二天,别村的村民也到这里来买大米。

大家拎着箩筐,拿着麻袋,推着牛板车,很是热闹。

孟璃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情形,就把那门面都塞满了大米,起码有好几十万斤,够卖上几天了。

有的村民专门带了鸡蛋来,还有祈福的香包,纷纷往孟璃手里塞。

还有的小女娃张开手要来抱她。

孟璃收下了抱抱和香包,鸡蛋无论如何也要还回去。

昨晚上是不知道哪些人送的,才留下来。

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能留一口是一口。

昨天下午到现在,镇子上的几家粮铺已经没有了生意,其中还有两家是新开的,就是想趁着这个时候,大赚一笔。

他们看着镇子上的人和镇子附近的村民一车一车运来粮食,有的人家还买了两三千斤,只觉得无比的刺眼。

毫无疑问,有人把他们的生意全抢了。

“你们买的这些大米,多少钱一斤啊。”终于有一个米粮铺子的老板忍不住,拦住一家子问。

“便宜着呢,三文钱一斤,大米又好。”

那个老板笑了:“这个时候三块钱一斤,卖的是无法下咽的糙米,其中夹杂了不少糠皮吧。”

这家人一听,就把袋子口松开。

“你瞧瞧,比你家卖的米好十倍百倍,人家都只要这个价。”

“这才是地地道道的良心人,而不是趁机发灾难财。”

老板看到这样的大米,眼睛一下子睁大了。

因为脱壳方式比较粗鲁,所以大米的米粒总是残缺不整,哪里像这样颗颗分明饱满,不仅完整,质量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好,盈白到带着透明,散发着香气。

“这种大米,只卖三文钱一斤?”

“是啊,你要是不相信,去大田村孟家二房问一问,那里还有很多人在买米呢。”

“孟家二房,那个优百客的老板家?被封为清平县主的那个姑娘?”

“是啊,不愧是皇上亲封的县主,这种时候行善积德,帮大家渡过难关,简直是活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