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继女心声后,炮灰后娘和离虐全家(89)
“燕公子,三婆刚炸的圆子,尝尝?”梁锦玉朝屋里喊道。
偌大的院子里只有王佑练武的那一块是空的,其它的地方都被棺材挤满了。
西面的厢房正开着窗,窗台上还有没来得及消融的积雪。
燕行从窗户里探出脑袋,披散的头发如绸缎般逶迤在窗台,如画的眉眼好似三月桃花,鲜艳夺目。
梁锦玉不由怔住,心底漾起几分别样的悸动,但转瞬就被她压下。
“三婆说让你晚上过去吃。”梁锦玉走了过去,将盘子搁在窗台上。
燕行今日没有束发,衣服也是浅淡的白色,整个人懒散的倚靠在窗台上,闻言托着下巴笑问:“有八宝饭吗?我爱吃。”
梁锦玉回想了一下:“有,保准让你吃个够。”
第七十六章 袖炉
“那行,待会儿我跟那小子一块儿过去。”燕行拿了一颗圆子扔进嘴里,点头竖起大拇指,“好吃。”
“好吃就行,我不打扰你们了,晚上见。”梁锦玉摆摆手离开了院子。
回到家,梁锦玉告诉三婆,再多做一份八宝饭。
三婆却为难说:“之前也没准备,果脯家里都没有呢。”
见天色还早,梁锦玉便道自己出去买。
过了门口的石桥就是靠河的大街,街上来来往往都是行人。
虽然已经是年三十,但是临街的摊贩仍旧不少,吃喝玩乐什么都有卖。
路边还时不时会“砰”的一声炸响,行人吓得大叫,而躲在一旁的小孩却兴奋的直拍手。
如今这样繁华热闹的场景接下来几年恐怕很难再见到了,梁锦玉心里遗憾的想着。
“排队,大家都排好队!别挤,都有啊!”
“为了感谢大家这一年来对我们富盛钱庄的支持,我们掌柜决定,凡是在我们钱庄存够一百两银子的客人,都可以凭借票号领取胡麻油一斤。存够五百两的客人,这可以领取锦绣庄绸布一匹......”
富盛钱庄门口摆放着一张长桌,伙计正卖力吆喝着,门口排起了长队。
有人问:“现在存算不算数?”
伙计高兴说:“当然算数,不仅算数还能额外多领取大红灯笼一对。”
得了这话,原本看热闹的行人也都跟着排起队来。
梁锦玉看着越来越长的队伍,心道这谢家还真是会做生意。
往前走了一段路,又遇见了好几家也在做活动,不是打折就是送礼品,无一例外的是,门口都聚集了不少人,十分热闹。
“...买一送一,没有比这时候买更划算的了,不管是您自家吃还是送亲朋好友,都再合适不过的。”
梁锦玉走进铺子,就听伙计正忙着跟客人介绍。
见她进来,有伙计忙过来招呼,说的话也都差不多。
梁锦玉选了三婆指定要的那几样,原想付了钱就离开,那伙计却不依不饶。
“大过年的,您自己家里不吃,总得招待客人啊,还有给亲戚朋友拜年是不是也得要啊。”
梁锦玉寻思,她哪来的客人。但思及对方后面说的一句话,想了想还是买了两包,回去路上又去酒坊买了几壶好酒。
见梁锦玉提着大包小包的回来,三婆忙擦干净手都接了过去。
“姑娘怎么买这么多?”三婆收拾问。
梁锦玉解释说:“明天不是拜年吗?我寻思给唐掌柜和李老板都送一份,剩下的我还有用。”
三婆闻言也就没多问了。
傍晚,天又下起了小雪。
门口的灯笼亮堂堂的映照着银白的台阶,庭院里两只黄狗正互相追着打闹。
厅堂里通火通明,热气腾腾的酒菜摆满了整张桌子。
“最后一道八宝饭,现在都齐了。”三婆端着八宝饭出来。
燕行嗅了嗅,点头说:“嗯,就是这个味儿!”
三婆狭促的看向梁锦玉,调侃说:“哟,原来是燕公子点的菜呢,我说姑娘怎么突然改口味了。”
燕行抱着胳膊,笑吟吟的看向梁锦玉。
梁锦玉不自觉的红了耳根,没好气说:“哪来那么多话,都上桌吃饭。”
倒是奇了怪了,一上桌大家自然而然的将梁锦玉左手边的位置空了出来,右手边坐的是梁定方。
“赶紧坐下,不然菜冷了就不好吃了。”三婆拉着娟儿坐在自己身边。
王佑则坐在了娟儿身边。
位置都是数好的,大家都落了座,燕行就只能坐在梁锦玉左手边。
外面响起“噼里啪啦”的炮竹声,梁锦玉催促着定方说:“去点炮竹。”
梁定方瞥了眼燕行,起身往外走去。燕行专心看着桌上的酒菜,仿佛什么也没察觉到。
随着一阵炮仗声,梁定方关上大门回了厅堂。
“吃饭吧。”梁锦玉拿起筷子。
“怎么,都不喝酒啊?”燕行拿起酒壶,问众人。
三婆笑呵呵说:“喝酒误事,我素来滴酒不沾。”
“我陪你喝吧。”梁锦玉将酒杯递了过去。
燕行高兴道:“还好有你,不然我一个人喝该多无趣啊。”
他凑了过来,提起酒壶给梁锦玉斟酒。
梁锦玉转头看他,这人长发如瀑,在家的时候从不戴冠,只用一根发带松垮垮的绑住,透过散落的碎发,他的侧脸散发着如白玉瓷般的光泽。
“难得你这么好心请我吃饭,这杯酒我先干为敬。”燕行举起酒杯,潇洒的一饮而尽。
梁锦玉忙收回目光:“平日三婆做的吃食也没见少了你的,你要敬酒得敬三婆才对。”
燕行觉得这话有理,又将酒杯倒满敬了三婆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