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继女心声后,炮灰后娘和离虐全家(90)
“姨娘,我们能吃了吗?”娟儿眼巴巴问,盯着满桌的美食直咽口水。
梁锦玉失笑道:“当然能吃啊,都动筷子。吃完我们去街上逛逛。”
今天除夕要守岁,所以城里非常热闹,到处都在放炮竹烟花,花灯杂耍更是让人目不暇接。
因为急着去街上,娟儿吃的很快,没一会儿就捂着肚子说自己吃饱了。
梁锦玉下午吃了炸圆子,所以这会儿也不饿。
“逛街没问题,但现在街上人多,说不定就有拍花子,所以待会儿出去之后你们都要跟紧了知道吗?”梁锦玉叮嘱道,尤其是跟娟儿说这话。
娟儿点头,用力抓紧了她哥哥的手腕,表示自己不会乱跑。
“怎么样,你要一起出去走走吗?”梁锦玉转身问燕行。
燕行喝了些酒,心情正好:“良辰美景,当然要去。”
一行几人关上大门过了桥,就往街上去了。
街上熙熙攘攘,比白天人还多,四周酒楼茶馆的灯笼将街道映照得如同白昼。
“好热闹啊。”娟儿惊呼,一双眼睛都看不过来。
王佑唯恐坏人拐走他妹妹,全程都紧张的注意着四周,一有人靠近就急忙将娟儿拉到身边。
“阿姐,你看这个。”梁定方发现了什么好玩的都要拿过来给梁锦玉看。
梁锦玉对这些小玩意没什么兴趣,打发了定方去找王佑兄妹。
“这个如何?”燕行追上来,递给梁锦玉一个铜制的袖炉。
袖炉不过巴掌大小,但造型很新颖,竟是个肚子浑圆的小猫。
“挺别致的。”梁锦玉打量说,问,“哪来的,我去买。”
燕行收起扇子夹在腰间,又从袖中拿出绒布做的炉套,拿回袖炉说:“世间只此一份,没有多的,就当我给你的谢礼。”
“你要谢我什么?”梁锦玉跟着他往旁边的烧饼摊走去。
燕行扔给摊主几文钱,不等对方拿烧饼,就自顾自古的夹了几块碎炭放进绣炉里。
“还能谢什么,自然是今晚的年夜饭啊。”燕行说着将炉子套住,递给梁锦玉。
梁锦玉接过,暖意瞬间从绣炉传到了手掌间。
“喜欢吗?”燕行低头问,眼中含笑。
梁锦玉将绣炉拢进怀里,抿唇转身说:“还行吧。”
快步离开的梁锦玉没有注意到,在她身后,燕行眼底的笑意渐渐散去,只剩下如古井般的幽邃深沉,表情难分悲喜。
第七十七章 哥哥你叫什么名字
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既然得了燕行的袖炉,自己也该送他点什么还礼才好。
梁锦玉这般想着,便一路走一路看,可逛遍了整条街也没看上合适的。
“姑娘,瞧瞧这些吧,都是上好的郎溪珍珠,与天宝斋比起来也毫不逊色。”旁边小贩扬声喊道。
梁锦玉闻声走过去,只见摊上摆着各种大小不一的珍珠首饰,在一旁灯笼的映照下,更显圆润光泽。
“您瞧瞧这手链,珍珠颗颗饱满毫无瑕疵,还都是颜色均匀的粉珍,您买到就是赚到啊。”小贩热情的介绍着。
梁锦玉摇摇头,她都想象不出燕行带粉色手链的样子。
“走走走,快去看看!听说官府都来人了。”
“天杀的东西,就该凌迟处死!”
两人边气愤填膺的说着,边从梁锦玉身边跑了过去。
梁锦玉好奇回头,这才发现好多人都往前面跑,似乎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旁边的小贩说道:“我听说好像是抓到了一伙人贩子,你们家谁有小孩的千万要看紧啊。”
梁锦玉忙放下手链,跟着人群往前面小跑过去。
燕行紧随其后,走了几步又回头:“这手链我要了。”
人头攒动,将街道完全堵住,梁锦玉踮起脚也看不到里面,顿时急的不行。
“听说是有个小姑娘被带走的时候哇哇大哭,这才惊动了路人,盘问之下才发现了端倪。”
“救人的好像也还是个孩子,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了不起。”
“来了来了,郑大人来了。”
梁锦玉现在一听到官员名字,就下意识想逃走,刚转身就撞上了迎面过来的燕行。
“怎么了?”燕行关心问。
梁锦玉紧了紧手掌,韶州距离京城数千里,韶州刺史未必见过他们。
深深吸了口气,梁锦玉平复着内心的恐慌:“没事,我就想去找找定方他们。”
“那不就是。”燕行抬了抬下巴。
梁锦玉回头,果真见到三婆带着定方三个正从人群里挤出来。
“你们没事吧?”梁锦玉上前问。
梁定方瞥向一旁的王佑,对方低垂着脑袋,一声不吭。
梁锦玉皱眉:“把头抬起来。”
“怕什么,你做的是好事,姑娘不会怪你。”三婆劝道,拍了拍王佑胳膊。
王佑抬起头,眼睛却一直斜盯着地面,不敢和梁锦玉对视。
看到他满脸的淤青,梁锦玉倒吸口冷气:“怎么弄的?谁打你了?”
王佑闷声不吭,就跟个榆木疙瘩一样。
“看伤势,应该是个成年男人?”燕行虽是问话,语气却肯定。
“是——”
三婆刚开口,一个身着红色短袄的小姑娘就跑了过来。
“太好了,终于找到你了!”小姑娘兴奋说,目光在王佑和梁定方之间迟疑了片刻,最后落在梁定方身上,“谢谢哥哥救了我。”
小姑娘约莫十二三岁,圆嘟嘟的小脸,皮肤白净,模样娇俏可爱。
梁定方嗤笑一声,扭过头:“跟我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