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定要衣锦还乡(237)

作者: 柴门有只鹿 阅读记录

周濛眨眨眼睛,暂时成功被他的话吸引了兴趣。周劭以前在家里喜欢去后山打猎,她知道他箭术很好,以为是他自己练的,不知道居然是元致教的。周劭小时候就是打架的好手,能被他看上教他箭法的人,箭术自然不必多说。其实她问那个问题也就是一时兴起,就凭元致这些年横扫漠北的战绩,谁会怀疑他的武艺?

“教周劭你也这样上手摸吗?”她愤愤地问。

身后这人果然一顿,转而抬指轻弹她的脑门,以表示对她胡思乱想的惩戒。

其实他摸得很克制,几乎没有要故意占她便宜的意思。况且就算是乱摸,也就摸个手而已,这人在他们还睡在一起的时候都没有主动占过她的便宜。

等他终于满意,才从地上的箭匣里替她取出了一柄小箭,无论是弓还是箭,于他而言与玩具无异,显然是为毫无基础的贵族女子特制的。

这箭很轻,他掂了掂重量,又抬头估了估草靶的距离,然后握住她的右手教她搭箭上弓,动作利落流畅,身边不断有人射出箭,她都没有心思去看别人的准头。

“右手拉弓。”他在耳边道。

“对,再多一些。”

“不用这么多……”

“放松,手和身体都放松。”

“好,就这样。”

“保持,就一小会儿。”

他缓慢地撤开了环抱她的手臂,“我喊三二一,你撒手就行,能做到吗?”

周濛正咬着牙关使劲儿,点了点头。

“三”

“二——”

话音刚落,他将她左手的小臂托了托,周濛感受到明显的矫正力度。

“一”

她听他的话立刻撒开右手,她这种一箭都没碰到过靶的人,哪里知道什么是准头,就这么囫囵着放了一箭。

“咻”的一声响,从自己手中放出的红羽箭在空中划出一个软绵绵的微弧,或许是这弓太软她力道又不大,箭到半中途就有下划的趋势,不像之前看到的军士射箭,几乎是直线射出迅速到靶,但因为身后的人事先替她抬了抬臂,使得起势偏高,最后“笃”的一声那箭沿着漂亮的弧线直接正中红心。

就这么中了。

周濛惊讶得张大了嘴,“我射中了?”

元致含笑点头,摸摸她蓬松的鬓发,“中了。”

--------------------

第104章

===========================

接下来的观光,元致再也没有离开她的左右,她逐渐体力不支,有人牵着、靠着,辛苦但还算舒服。

与司马暄夫妇还有新安郡主母女一起用过午膳后,元致就不想带着她跟众人瞎逛了,问她想不想去湖边转转。

这营地其实是个三面环湖的半岛地形,湖边不太远,在营地边缘就能遥遥看到水域的位置,周濛恰好也厌倦了时不时被人打量的不自在,欣然答应了他。

闲逛到湖边,她才发现岸边有一座木塔,元致显然知道这个,他就是想带她去塔上休息,看看风景还可以乘凉。

周濛的体力已经耗去了九成,看着高耸的木塔有点发怵,元致过来想要抱她上去,周濛不肯。倒不是害羞,而是以他那种横着的抱法,登到高处她会觉得害怕。

“那我背你,如何?”

周濛想了想,这个可以。

这塔有七层,元致先把她背到了五层,因为这个位置不高不低,且视野广阔,但过午的炎热更盛,金色的骄阳经过湖水的折射,刺得快要睁不开眼。

周濛觉得太晒,并不想多待,可是也不想拂了他带自己来登高的一片好意,没开口说要走,索性退到偏后方塔楼的一方阴影里,才觉得凉爽许多。

元致还在原地凭栏远望,他一口气背着她上来,气息都不见丝毫急促,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她想起几年前,她带他参加凤鸣山雅集的那次,记得自己晕过去前是元致抱起了她,那时候他中毒已深,她窝在他怀里都能感到他臂膀的虚软无力,托着她走上几步就开始踉跄难行,再对比如今的他,可见已经恢复得相当不错。

如果她贪功,尽可以告诉他,他有今日体魄全是她的功劳。一开始,她不告诉他这件事,只是因为忌惮,子母蛊相依相生,缺了哪一方,另一方都会被蛊虫反噬,她怕他威胁自己的性命,这也是师父一再告诫让她要做到的事情,可是事到如今,不需要师父的告诫,她自己也已经越来越不想让他知道这件事了。

若是教他知道了蛊虫的事,他应该会对她更加情深意重、恩爱不移,可是这种情意又算什么呢?

他喜爱她,究竟是喜爱她的什么?她的恩情还是她的色相,抑或又是因为她兄长将来或许会有的威势?

原本她就不理解他怎么会看上自己的,她的名声与品行全都说不上好,既无才情也不温驯,从一开始救他、照顾他多半也是另有所图,她对他更是算计多过真心。她若再拿以身饲蛊替他解毒这桩恩情向他换来更笃定的爱意,这只会令她不甘、不忿,以至于如芒在背,一生不得解脱。

元致很快就发现了她的不对劲,见她虚扶着塔楼,脸色也不大好,“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

周濛挤出一个微笑,摇头,“就是有些热罢了,无妨。”

元致看她前额的确渗出了细细的汗珠,拿帕子她擦了擦,她脸色更加发白,似乎是要中暑的迹象。

她需要立刻找地方避热和休息,塔下距离营房虽不远但尚且有段距离,他便抬头看了看上方,塔顶与顶层之间有一间阁楼,元致把周濛交给荆白好好扶着,然后自己几步跑上七层,借由塔顶上凸起的木质雕饰,轻松一掠就攀到了阁楼的地方,那地方仅有半人高,掩在宽大塔顶的荫蔽下,且四方都有小窗通风,竟比他料想的还要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