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定要衣锦还乡(262)

作者: 柴门有只鹿 阅读记录

元致索性替她将长发解开,任其散落,“婚约的事……稍后再说,但你说的仅仅是从儿女私情一个方面的问题,她做过的错事远不止于此。”

“我知道,”在安陆城的时候,达野和银珠兄妹的惨死她还记忆犹新,“那时候如果不是她对幽州的冒进,你很多无辜的族人都不会死。”

“还不止这些,”元致加重语气,“她与她父亲,也是我的舅父,一起参与了勾结北匈奴、攻打北燕这件事,也许她是受了司马功的蛊惑和欺骗,但即便如此,我也无法饶恕她的滔天罪孽。”

“……但是?”

元致凝眉,“但是,她是宇文疏的妹妹。”

“宇文疏是谁?”

“我的表兄,宇文慕罗的同母兄长。”

元致把他十岁那年外出打猎,遇到伏击后,表兄宇文疏替他掩护撤退,中箭而死的往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十多年过去后的今天,周濛还能感觉到他的自责。遇到这样的事,谁能轻易放得下呢?

“我很抱歉,”她说。

“其实是我没用,宇文疏,元符,全都因我而死。”

“不是这样的,他们不是因你而死,他们是被恶人害死的,罪孽不是你的,而且你已经在替他们报仇了,不是吗?”

“可是,与其报仇,我更希望当时就能保护他们,”元致叹息道。

“宇文疏临死之前,将宇文慕罗托付给了我,母后将她当女儿抚养,直到我十三岁那年议亲,她说她非我不嫁……我没有对她说不的权利。”

元致情绪越发低落,周濛敏锐地察觉到,应该是她刚刚说宇文慕罗走到今天境地的根源在于那段不该存在的婚约,这句话他听到心里去了,而他自己,不就是那段婚约的促成者之一么?

周濛有些内疚,她这么说的时候并不知道有这样的隐情,安抚地趴进他的肩窝里,抱着他的脖子。

“……是我的妥协害了她。”

“好了,”周濛拍拍他的后背,“我倒觉得,是因为你没早些看上我,那时候如果你力排众议选我做你的世子妃,不就皆大欢喜了。”

元致诧异地凝眸。

周濛见自己的玩笑话一点也没让他轻松起来,不满地“啧”了一嘴,又道,“我小时候也是挺玉雪可爱的,选我委屈你了么?”

元致无奈,“是,玉雪可爱的八岁小娃娃,我对一个娃娃有想法,你觉得这很正常?”

周濛撅嘴,他温柔地抬起小脸,“不过现在可以有想法了,而且,很有想法……”

*

两人又在榻上荒唐了一个下午,到了晚间反而睡不着了,就去小池塘边喝茶乘凉,元致坚持要她听完了下午自己没能说完的解释。

“我把她送到了武川前线,在北匈奴大营前,换了一批之前被劫的百姓回来。”

原来是拿她换人质去了,“那北匈奴要她做什么?”

“她现在是北匈奴的将军夫人。”

“她嫁人了?”

“嗯,”元致握住她的手道。

“两年前我清理黑羽军的时候,留了她一命,送她回了宇文部,并告知我和她的婚约不做数了,不久前,她被嫁给了北匈奴的大将军呼延陀陀,所以她跑到卢奴城来是私自出逃,我将她送还理所应当,以她一人换八百北镇百姓,很划算。”

周濛默了默,心里多少不是滋味。作为女子被家人像牲畜配种一样送出去,随随便便就嫁了,她经历过同样的事,可若是一味同情宇文慕罗,那么多因她而无辜死去的鲜卑平民,又有谁替他们讨回一个公道呢?

她此番离家出走,再由前未婚夫元致亲自送她回去,这会让那位呼延大将军怎么想?

“……她回去以后恐怕不会好过了吧?”

元致摇头,“我不知道,我只能这么做,要不然她还会祸害更多的人。至于以后的命数,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她沉沉叹气,“罢了,翻篇吧,真是再也不想听到她的名字了。”

“嗯,”元致借着替她打扇,靠得越来越近,“那就再来说说乌孙公主的事。”

周濛一愣,“什么乌孙公主?”

“上回争吵,你自己说的,生了好大的气。”

周濛想起来了,那时候自己正吃新安郡主的飞醋,和他的关系也没想明白,气头上说了好些胡话。于是忙捂住耳朵,“不听!谁要听你的一屁股风流债!”

“我风流?”元致笑着拉下她的手,“那就更得说清楚。”

他将她的手小心地握进掌中,“十九岁那年我去乌孙帮助平叛,快要告捷的时候才认识那位乌孙大公主,见过几次,因为我每次入宫找乌孙王谈善后事宜,都由她来招待,公主参政在西域小国里再正常不过,没人会去多想。后来,就发生了传闻里的事,她私下向我示好……”

“等等,她如何示好的?”

元致被打断,一挑眉幽幽地看过来。

“那你什么反应?也呆得像块木头吗?”周濛想起昨夜他刚换完伤药时,一副坐怀不乱的呆样。

“我并未单独见她。她派侍官给我传的信,男侍官,”他咬着后槽牙道,“你想想,若不是有外人传信,那些流言是如何传出来的?难道我自己四处去说不成?”

他还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吗?也不知道这轻易就能告饶的人,怎么总喜欢在他的危险边缘撩拨。

“除了你,我从未有过别的女子,任何意义上都没有,以后更不会有,你休想再给我编排风流韵事。再有,什么叫‘也’像块木头?昨夜我在你面前为何僵着不敢动,你还不知道缘由吗?在咏凉阁与你共寝的那些日子,我从未有一夜睡过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