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味娘子(33)

作者:清识 阅读记录

这一天的甜粥,下一日就做了咸粥——青菜瘦肉粥。

仍然是稀粥,做法同样简单。食材洗净后,青菜切碎,大米泡发,猪肉切成薄片,这是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毕竟,她一直觉得练刀工是基本功。炖锅添水,放大米,猪肉,米粒开花,猪肉变熟后,加入青菜、盐,还有自己配好的调料。

这样一日一日的做粥,竟然不带重样的:排骨虾米粥、鹌鹑蛋猪肉白菜粥、状元及第粥、羊肉山药粥、兔肉红枣粥、百合桂圆薏米粥、红枣桂圆粥、韭菜枸杞粥、南瓜山药粥……

红叶的粥,越做越美味。

而月韵的食谱早已写成,周宝昕看后,说:“你做的不错。不过,你得再誊写一份。我还需要你根据这个食谱,重新整理一份药膳食谱来。”

“是。”

这个工作很简单,月韵只用了五天时间便完成了。

周宝昕有点高兴:“行,就这样。你不用教字了。只教桐叶一人就好。监督着,让她把药膳食谱背诵下来,做到倒背如流。背会了,还要她一个一个做出来。”

“是。”

“今后出门,你还跟着吧。剩下的时间,你自己安排。晚上值夜,让幼白来。”

“是。”

月韵退下后,周宝昕觉得心胸顺畅。

女孩子们嘛,做饭谁都会点,但热衷做美食的,却少之又少;喜欢做美食,但眼高手低的,也不在少数。

她也曾想过让月韵做厨娘,谁知,月韵在做美食上,属于那种一看都会,一做全废的类型。

因而,她的这个培育厨娘的想法,在五年前才冒头,就作罢了。

现在呢,桐叶经过这一个月的努力,证实了自己在厨艺上的天赋。

她做的粥,是真的好。

月韵行动也快,当晚便把食谱给了红叶,讲了第一课就是“阿胶糕”。

--------------------

第20章 阿胶糕片

“背诵,并成功做出来,再学下一个。”

阿胶比较名贵,所以两片阿胶是月韵给红叶拿过来的,红叶称了下,五两。其他食材可以从厨房直接取用:五两核桃仁、五两黑芝麻、五两枸杞、五两红枣、十两黄酒和二两冰糖。

她也不急,只先用刀背把阿胶块敲碎,倒入瓷盅,加黄酒浸泡三天。

而其他食材,核桃仁、黑芝麻、枸杞和红枣,都先洗净晾干。

月韵做事细,摘抄的药膳食谱,更是细中有细。就如阿胶糕,她不仅写了食材比例,制作方法,功效与禁忌,还把其中所用的每样食物的作用也写了下来。

因而,这无疑加大了红叶的背诵内容。但红叶,却在白天打络子的时候,回忆着记诵,不过半个时辰,便背了下来。

这天晚上,便找月韵上交功课了。

月韵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赞叹不已:这真是一个努力上进的孩子。

三天后,阿胶已经泡软。

红叶红枣切碎,黑芝麻变熟,备用。又找出一个长方形的盘子,洗净晾干,擦上油。

阿胶和黄酒一起倒入炖锅开始熬,并用木材铲将阿胶搅至融化。继续加入冰糖,熬到化开,又是不停的搅啊搅,直搅到阿胶挂旗。这大概用了半个时辰,红叶的胳膊酸疼得厉害。她真想停下来,可还要辅料,最重要的一步已经渡过,剩下的几个小步骤一做就能成功了。

她不能放弃。

她松口气,又把那股气重新攒起来,心中涌出劲来。她就趁着这股劲,加入核桃、红枣和枸杞,搅匀后分三次加入黑芝麻。

加料越多,也越粘,搅动的越吃力。

胳膊好像不是自己的了,但还不能停,她还需要搅拌得更快些。

一、二、三,很好,成了。

她把阿胶倒入已经备好的长方形的盘子里,用油纸盖好,用木铲开始压平压实。盘子放到阴凉地开始冷却定型。

炖锅壁挂有阿胶糕渣,红叶添水先泡着,准备傍晚熬个稀的阿胶茶。没办法,穷惯了,阿胶贵,不能浪费啊。实在不忍洗了倒掉。

随后,累的满头大汗的红叶,回了屋内,倒头就睡。

没有人说什么。毕竟,周宝昕每日外出,留在院落的丫鬟婆子,干完自己的份内活后,就没事干了。她们无事说说笑笑,实在无聊了,就做刺绣。

一觉睡到黄昏,起来后发现,胳膊疼得抬不起来了。拿筷子的手也僵硬了。

她放弃了吃菜,只喝了粥。

然后熬阿胶糕渣,这个很快,和烧水差不多的时间。红叶给每个人盛了一碗,大家知道是阿胶,哪里会嫌弃,一口喝了。

洗刷碗锅,又看了眼阿胶糕,她觉得需要晾一晚上,再切成块。

转回屋,简单的洗漱一番,脱衣睡了。这一觉睡得格外沉。

.

昨晚睡得挺早的,没想到早上起的比往常晚。

她暗暗警告自己,下不为例。稍做休息也行,但不能太过。

略做洗漱,吃饭,洒扫,后进茶炉房,见阿胶糕已经成型。

胳膊仍然酸疼,她决定先去厨房取糯米纸,然后切块。

厨房的钱厨娘已经和她很熟了,见了笑道:“桐叶来了,今天还需要什么啊?”

性情温柔的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在与孩子相处中,自身不由自主的散发出母爱光辉。因而,对于别的小孩子,她也表现的很亲切。

红叶也笑道:“需要点糯米纸,婶婶这里有吗?”

“有的。我给你找找,你先坐。”

“您找吧,我站一会儿。”

等了一会儿,钱厨娘拿了糯米纸给她,她道了谢,转身离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