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公主的觉醒(49)
暗卫则留在无人察觉的黑暗里,等着伏兵。
弓箭手定点之后,朝着营帐射出利箭,箭头上都淬着火,流星似的飞到帐中,火势瞬间蔓延。
想象中的哀嚎声没有传来,营地里一片死寂,领队的派了个探子前去查看,探子慌慌张张的回来道,“大哥,人都撤空了,里面一个人都没有。”
等他们惊慌失措的时候,身手敏捷的暗卫冲入阵中,手起刀落,顿时尸殍满地,领头的不敢和暗卫缠斗,咬了咬牙,“撤退!”
暗卫人数上不占优势,出手威慑之后,不再追击,他们在死去的刺客身上搜罗一番,把可疑物品都收集起来,将来呈给陛下和公主。
隐没在山林间的世家子弟远远看到了燃烧的营帐,背上都凉飕飕的,若非撤退及时,他们怕是要死无全尸了。
远游的新鲜感一扫而空,这才第一天就如此波折了,前面的路只会更加危险吧。
曹参军整顿好手下,数了数辎重粮草,还好撤退及时没有损失,他来到萧嫱面前复命,“多亏殿下及时发现刺客,此番算是有惊无险。”
萧嫱摇头道,“是曹参军治军有方,我们才能有条不紊的撤离。”
她望着冲天的火苗,顿了顿道,“春季天干物燥,本宫瞧那火势,一时半会儿怕是停不下来,不知何时会蔓到这边来。”
“殿下说的是,末将这就带兵去切断火道。”
“嗯,快去快回。”
--------------------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
曹参军带着三十兵士折返回去,王参军领兵守在原地保护殿下,世家子弟个个面色苍白聚在一起,尚未从惊魂中回过神来。
这帮子弟虽然年幼,但并不糊涂,对朝中局势心有判断,刺杀定与朝臣脱不了干系,不管背后主谋是谁,就刺杀时的阵仗来看,他们这些人已然是父辈眼中的弃子。
来枕书院读书的虽说是名门望族,却也各有其心酸,当中不乏有庶出的子系,上有嫡出的兄长,下有庶出的幼弟,他们在府里的地位本就不上不下,随时可以被取代。
对他们而言,枕书院既是权力漩涡,也是世外桃源。他们在这里看到了打破规矩的希望,也第一次感受到了何为平等,在枕书院不论嫡庶、不论尊卑,他们在这里接触到了前所未闻的道理,互相讨论何为人何为生活。
东宫曾对他们说,循规蹈矩很容易做到,做自己的主却很难,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悬在前人画好的线上行尸走肉般活着,看不见自己的心。
故而来到枕书院,这些世家子弟心照不宣的不提朝堂之事,他们畅谈心中抱负,期盼明亮的未来。
今夜行刺之事,将他们从桃花源打回现实,他们一直以来逃避的倾轧与争斗,是一团散不尽的乌云,他们即使闭上眼睛不看天空,风雨还是会来。
与其说恐惧死亡,倒不如说是心寒如灰。
顾流年和谢汝峰倒还好,他们的父辈早已站队东宫,自然不会参与行刺,倒是那些成日里被父辈洗脑反对公主的公子哥儿,一个个僵冷着脸。
薛慕白散乱着头发,眼神定定的望着火光,表情很是难看。南行之前,父亲曾提醒过他前路凶险,他们孤注一掷定要取公主性命。
父亲甚至塞给他一包药粉,若是大计不成,他作为忠臣之后,要扛起清君侧的大责,骗取公主信任,给她致命一击。
为了逼他从命,父亲甚至拿生母的性命要挟他。
父亲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让他活着回去,庶出儿子的性命,就合该贱如草芥吗?
谢汝峰与他互为知己,对他的身世略知一二,比旁人更能理解他的心情,默默的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算是无声的安慰。
一场风雨,彻底浇灭了少年人的欢声笑语,萧嫱扫了眼神情落寞的同窗们,向他们承诺道:“你们是本宫带出宫的,本宫会对你们负责,将你们完完整整的带回京城。”
从容不迫的话却有雷霆万钧的力量,所有人都抬起头来看向萧嫱,此时此刻,他们能依附的人只有东宫。
他们齐齐的跪在地上,“我等定誓死追随殿下。”
曹参军切断火道后迅速赶来,询问萧嫱接下来的计划,萧嫱盯着地图看了许久,指向了西行的官道,“为今之计,只有改道西行,去往洛城。”
她看向叶青,“我记得,洛城是你二哥的驻地。”
叶青点头道,“不错,殿下是想借道洛城?”
“洛城有你二哥守着,贼人总不至于太猖狂,只是多绕点路罢了。”
曹参军也赞成道,“卑职这就派轻骑传信给叶少将,让洛城安排人接应。”
洛城位于西面边陲,为防西秦来犯,叶青的二哥叶平亲率十万精兵,常年驻守在洛城。文臣的手再长,毕竟没有兵权,不敢把手伸到武将的辖地上。
只是,要去往洛城,必然要经过函守关,这里是接纳流民的地方,聚集在这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有北庭人,有西秦人,甚至还有一部分南疆人和楼兰人。
函守关虽不太平,但属于武将辖区,听闻那函守关太守,与凉州王走得很近。
萧嫱愿意赌一把。
确定好西行路线,曹参军重整队伍,带着一行人出发了。
撤退时,惹眼的马车帐篷都被留在了营地,世家子弟们没了代步工具,只能徒步前行。
在山间行进一夜,光鲜亮丽的小公子们满身泥垢,彼此打量一番,纷纷打趣起来。
薛慕白一身白衣染泥,发冠不知何时丢了,谢汝峰拿了系粮草的绳子递给他,“且凑合一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