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母难当,携崽二嫁摄政王(42)

作者: 岁寒千秋 阅读记录

最初程子枫的事儿是海云舒匿名透信告发的,大约是朝中有人想落井下石,就又指派了几个军士去作证,想要钉死侯府这桩案子。

朝廷也能借此机会收回些兵权,打压武将出身的亲贵们,何乐而不为?

没曾想,会有这样的反转。

海云舒原本计划是拖个三年五载,拖到她把侯府整垮,拖到和离,再将这群小人一个个收拾了。

可如今,小太后偏偏插了一杠。也要淌这趟浑水。

莺歌担忧:“夫人,要是侯爷判了无罪,恐怕很快就会回府了。到那时候,只怕咱们做起事来,多有不便啊。”

小婵并不认为:“有何不便?是侯爷狼心狗肺在前,夫人只管与他和离,他还能杀人灭口不成?”

莺歌说:“若是此时夫人和离,嫁妆都拿不回来,岂不太便宜他们了?”

“那怎么办,咱们现在腹背受敌。你说小太后为什么要这么做啊?放侯爷回府,那在外人看来,不是帮夫人吗?她怎么肯?”

“你傻啊,侯爷回来,不就拴住夫人了吗?”

小婵突然开窍:“如此一来,她跟摄政王之间,不就更没阻碍了?”

莺歌道:“狡兔三窟,好在夫人有先见之明,搭上少阳长公主这条线,不然摄政王说翻脸就翻脸,不是把夫人往火坑里推吗?”

“夫人可想好如何应对了吗?”

海云舒指尖叩着案几,她想事情的时候,一贯这样,单从表情瞧不出是淡定还是忧虑。

其实,莺歌和小婵的顾虑都没错。

程子枫一旦回府,家里的人就没了顾虑,说不定还会和以前一样,合起伙来算计什么阴谋,只怕到时候防不胜防。

海云舒嘴角牵出一抹不易察觉地笑:“别忘了,咱们还有琮儿。”

这局棋,从一开始程子枫就注定要输。

只要琮儿还在。

只要琮儿还是东昌侯府的世子。

他们就是再算计,再忙活,最后还是给她的儿子做嫁衣。

程子枫既然想回,那就回来好了,一家子整整齐齐,到时候也更方便收拾。

宠妾灭妻也好,兔死狗烹也罢。

总之这顶帽子,他是带定了。

*

果不其然,这一天,没让程家的人等太久。

大理寺主审的程子枫阵前投敌一案,最终被判是诬告。

对外说是东昌侯并非投敌,而是去敌营打探消息时,不幸中了敌人圈套,这才生死不明。

案子由皇上亲自过问,可皇帝只是个六岁大的娃娃,能懂什么?

怎么判,还不是任凭宫里垂帘听政的那位说了算。

最终,为此事作证的几个军士被判诬告,刺配到凉州。

而朝廷恢复了程子枫平远大将军的封号,圣旨上还说,要不遗余力将东昌侯找回来。

讣告一出,清退了民间不少流言蜚语。

程老夫人更是喜极而泣。

她见时机已到,便去武陵寺算了个良辰吉日,以东昌侯突然现身关外,千里归乡的戏本子,风风光光的把程子枫接回了侯府。

侯爷死里逃生,是天大的喜事。

再加上,琮哥儿和珂哥儿这几日就要做周岁礼,索性遍请京都的达官显贵,一起摆宴庆贺庆贺。

第36章 抓周

见天家都不追求程侯的案子,那些惯会见风使舵的人,也都上门拜礼。

程府门前,宾客是络绎不绝。

海云舒身为侯爵夫人,定是要主事的,更何况还牵扯到琮儿的周岁礼,她自然上心。

司衣局一早送来的是套莲青色万字织银连烟十二幅湘裙,平整地撑在檀木架子上,日光透过纱窗撒下几缕微亮,绣线蜿蜒好似曲水浮动,波光粼粼。

一看这几朵青莲就是出自潘秀的手笔。

替海云舒更衣的嬷嬷说:“这套湘裙,全然是照着夫人的尺寸裁剪,府上十个绣娘,整整秀了两个月呢。”

另一个嬷嬷也夸:“夫人颈长身细,穿上去袅楚宫腰,再没比您更合适这身衣裳的了。”

小婵一直在外屋忙活,乍听着,还以为几个嬷嬷是溜须拍马的想讨赏钱。

直到她卷帘进来,才被眼前一幕惊呆。

夫人这身浮锦长裙雅致,玉钗流仙髻清寡,再加上一双攒珠绣鞋,走起路来婀娜小蛮,恰似十五女儿腰。

小婵咧嘴笑道:“夫人,你这么出去,不得甩隔壁白小娘十八条街啊。”

想想又说:“不对,是一百条街。”

“你啊,就爱嘴贫。”

白小娘平日最喜欢这种楚楚可怜,清汤寡水的装扮,不曾想,夫人一动真格儿的,她连根脚趾都够不上。

什么叫蕙心纨质,温文尔雅,待会儿定让遍京都的豪门士族都瞧瞧。

程子枫一直在前院招呼着宾客。

他在西山的凤林庄躲了一年多,人都快憋死了。

如今绝处逢生,自然气色大好,赶着与各位旧友幕僚攀谈感慨一番。

八个国公府,十六家侯爵府皆是送来了厚重的贺礼。

一时间侯府上下迎来送往,好不热闹。

直到海云舒出现。

“呦,程侯,你家大娘子来了。”

程子枫顺着那人眼神望去,不禁呆住。

烟雨阁里,美人如仙子一般。

她本就消瘦,再趁着莲色衣裳尤显飘逸,如瀑青丝似墨染,举手投足间气质典雅,与人谈笑时明眸善睐,白水鉴心。

不知为何,心像是突然被揉搓了一下。

程子枫忽然想到,自己很久没见过她了。

前几日回府,也都是随便找个理由睡在书房,后半夜,就偷偷溜进白沧斋厮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