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皇帝白月光(4)
“哦?”皇上似是极感兴趣,他扬了扬眉,问我说:“他们都谈了些什?”
这可算是问到我了,我敲了敲额头,仔细回忆着。记得昨夜他们言辞含糊,说的都是些我听不懂的东西,我实在挑不出什么有价值的话语。
我尴尬地摊了摊手,对着皇上做苦脸状。
“罢了,你不必复述了,我都知道。”
“啊?”我呆怔在一旁,有些手足无措。
“皇上的意思是,昨儿个晚上你们的所作所为他都清楚着呢!穆公公朝大殿的西南角努了努嘴。
我顺着他的目光朝那个方向望去,只见那处挂着一帘淡青色的帘幕,目光所及之处,一道颀长的身影在其上若隐若现。
是影卫。
这些人是皇上特意培养出来的亲卫,他们步履轻盈、身形矫健,颇有来无影去无踪之势,因此常常被派去执行一些机密的任务。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他们整日活动在不见天日的地方,如同暗影一般,故叫作影卫。
我虽常侍在御书房,但见到他们的次数却屈指可数,因此可见影卫一行人的隐蔽性。
“罢了罢了,昨夜的事暂且不提,”皇上缓了缓神,突然肃穆起来,“眼下还有件事情需要你替我完成。”
他抬手从案台角落里抽出了本奏折,示意穆公公传递给我。
穆公公近来腿脚似乎是越来越不利索了,走起路来颇有些忍痛之意。
见这般情形,我哪敢劳烦他,三两步便迎了上去接过奏折。
“你看看,那些人办得都是些什么事!”皇上深拧着眉头,向我抱怨着。
见他表情如此凝重,我也不敢大意,只手小心翼翼地翻开奏折,仔细研读了起来。
看着看着,我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奏折上说,边境晋城近年来收成丰硕,百姓皆丰衣足食、无所忧虑。但到年底清算时,财物却连连亏空。
仔细想来,这其中必定大有隐情。
晋城是渊国和熠国交界的一个边城,它虽然不似帝都那般繁华,但那儿山清水秀、极其养人,又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所以它是渊国不可或缺的一座城池。正因为它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历代皇帝都将自己最亲信的人调去晋城管辖。
眼下掌管晋城的人正是幽美人的胞兄谢洪畴,或许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户部的人才不敢妄动,而是将盘点时所发现的异常如实呈报给了皇上。
皇上看到了这些奏折后,一直没个好脸色,显然,他是极其愠怒的,毕竟谢洪畴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没想到竟然在他的地盘上出了这档子事!
“皇上,这是您的家事,梨儿不敢妄议。”我低头垂眸。
幽美人是皇上的宠妃,那谢洪畴作为幽美人的兄长,自然也与皇家沾亲带故,于情于理,他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而我只不过是个外人罢了。想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后,我更是不敢随意开口了。
“我寻思,谢家好歹是皇亲国戚,想来未必会贪金敛银,那谢洪畴更是没理由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去做中饱私囊的事,我总觉得这事另有蹊跷……”
皇上将毛笔竖在砚台上沾了沾,我见状旋即从一边的书架上取来一份空白的墨纸铺在桌上。
我伏在案上,见皇上一笔一划地在纸上书写着,不禁出声问:“皇上的意思是,让五皇子去查这件事情?”
皇上点点头,目光突然变得深邃了起来,他揉了揉眉心,缓缓说:“你也随他一起去吧。”
我惶恐地摇摇头:“梨儿一介女流,与皇子一同出宫查案恐有不妥……”实话是,我才不愿沾染那些是非呢。
只听皇上的声音忽然有些沙哑,他仰头闭眸说:“你亲生母亲的衣冠冢就在那晋城,你替我去见见你的母亲吧。”
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听人正面提及我的娘亲,我的心里不禁没由来的一阵心悸。
我常常想,我的娘亲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她为什么会被那么多人惦念,又为什么会早早就离开了人世间,以致于我这十七载,只能以一个孤女的身份苟活于世……
我静默了许久,皇上也没有做声,大殿里瞬间如死一般沉寂。
正在这时,门外的小太监通报说幽美人在殿外求见。
皇上侧身凝视着我,我瞪大了眼睛,瞬间便领会了他的意思。
我迅速提起裙子,匆忙退到了幕后。
“妾身给皇上请安。”隔着帘幕,只见一女子轻点足尖,飞速地飘到了皇上的身边。
这人正是幽美人。
因为她是乐籍出身,所以体态轻盈、腰肢纤细,走起路来如莲花点点,万分怜人。
她总是扑扇着一双水盈盈的眼睛,喜怒皆显于色,一副单纯无害的样子,所以在后宫诸多嫔妃中,就数她最受皇上宠爱。
见她飘然而至,皇上的脸上不禁一扫之前的阴霾,整个人瞬间眉开眼笑起来,他挑眉问:“爱妃怎么来了?”
“皇上,妾身听闻您近来公事繁忙,妾身唯恐您过度操劳伤了身子,特意熬了些汤水送了过来。”幽美人示意随侍婢女将茶盘放在书案上,而后笑吟吟地将装有羹汤的碗盏取了出来,端到了皇上面前。
“爱妃有心了。”皇上抬眼看了看,又侧眸与穆公公对视了一眼,穆公公立即上前接过碗盏,将其放在桌案上。
“皇上,这是妾身亲手为您熬的,您趁热喝了吧!”见皇上表现淡漠,幽美的人话语里难免略显失落。
“好、好、好!既是爱妃亲自做的,朕定要仔细尝尝,”皇上的眼底隐约有丝柔情,不过这情意转瞬即逝,只见他扯着嘴角笑说:“好爱妃,朕这里还有些事务要处理,待一切都忙好,朕亲自去榴心宫看你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