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与子归(出书版)(50)+番外

作者: 卿妃 阅读记录

屋漏偏逢连夜雨,先皇本就没留下什么底子,再加上今上即位以来好用兵事和天灾人祸,仅有圣德年号的这四年,户部尚书就换了三茬。第一位致仕回家,第二位下到诏狱,到孙渭已经是第三任,也是最有可能光荣殉职的一任。

“若只是老天弄我那也就罢了,可如今分明是有人有意要整垮户部,整垮君则兄啊。”

他、孙渭与正在两河治涝的工部尚书陈鉴,三人不仅同是元宁九年进士,而且都曾是五绝门人,被时人称为“新流”。但与另两人仅听过五绝先生讲学不同,他是五绝先生的入室弟子,且排在今上之后位列三席。

当年明明是怀着同样的理想,要不惜一切代价中兴大魏,为何今日会走到这一步呢。那个曾经的二哥,为何在即位后会变成这样。

季君则兀自揣测着圣意,根本没听见孙渭在说些什么。

直至到了奉天门,他才稍稍回神。

“待会儿听政,还请君则兄主持公道啊!”孙渭哀求道。

大魏施行的是单日上朝,双日听政。换句话说单日才是皇帝陛下的工作日,双日若百官有事可在外朝宫殿正门——奉天门等候,若陛下起得早心情好,那便会举行御门听政,若舍不得老婆孩子热炕头,那各位大人们就请洗洗睡吧明日请早。

在这一点上,比起连朝都不上,三百六十日天天热炕头的先帝而言,今上算是位十分称职的皇帝,至少今日以前从不曾缺席听政。

当然,是今日以前。

“什么?今日免政?”早早候在奉天殿的百官们炸开了锅。

“君则兄,这可如何是好,可如何是好啊。”孙渭嚎啕大哭起来。

这下皇上听也不听,摆明是不给活路。就算皇上不想清流独大,有意平衡朝野势力,但何至于闭塞圣听,连机会都不留。

想到这,季君则拉住前来传令的大太监,不留声色地塞了点辛苦费。“钱公公,皇上昨夜歇在哪儿?”

掂了掂袖中的银子,大太监笑开了脸。“回季大人,昨晚上皇上宿在西苑,没翻牌子。”

西苑?他心叫不好。“昨日在西苑班房值宿的是哪位大人?”季君则急问。

“是首辅大人啊。”惊讶于季尚书的毫不知情,大太监道,“昨夜皇上在乾清宫诏对首辅大人,还拟了圣旨呢。”

“什么圣旨?”他紧捉钱公公的衣袖。

“季大人这么想知道,为何不来问老夫啊。”身后响起得意的笑声。

“首辅大人。”

周围人纷纷寒暄巴结。

藏起忧色,季君则作揖行礼。“大人,早。”

“嗯。”盯着他微折的腰,首辅享受道,“想知道昨夜那道圣旨下给谁么?”

“请首辅大人赐教。”

“季大人也该知道,如今皇上最缺的是钱,可惜户部无用不能为皇上分忧。”说着,老目瞟了一眼身侧,吓得户部官员不住颤抖,生怕这道圣旨砍到自己头上,

“老夫辗转反侧,终于想到了一个可解燃眉之急的好方法。”

此言一出,孙渭连忙止了哭:“还望首辅大人赐教!”

他手脚并用地抱住郑首辅,仿佛抱着求生浮木,也不管是清流还是浊流,只要能救命就好。

就算当年再有抱负,可在生死面前终究糊涂。

季君则冷冷看着毫无原则可言的孙渭,心下有了计较。

“怎么季大人猜到了?也对季大人可是百年难见的年轻俊才,就算入不了阁,可这种法子总该想的到的。”语带讽刺,郑首辅得意非常地看向他,“全国二十一家户巨富,随便抽掉几家就可解今冬银亏啊。”

闻言,百官皆愣。

“大人是说……抄家?”季君则不可置信地盯着他。

“季大人果然聪明。”

杀鸡取卵,这无异于自毁长城。这老狗,这老狗!

手不可抑制地颤抖着。“首辅大人可知此举的后果。”

“后果?反正‘贼开花’的把戏比比皆是,这次不过是换成几家巨富罢了,又能出什么事,还是说季尚书有更好的法子为皇上分忧?”

说完郑首辅得意一笑,叫来刑部尚书便离开大殿。

“完了!完了!”头发散乱,孙渭嚎啕大哭。

“这可是转机啊,大人。”户部官员纷纷劝慰。

“你们懂什么,懂什么!这回老夫必死,户部必死!老夫要回去交代后事!”

推开众人,孙渭仰面狂笑地跑出大殿。见此,百官皆称孙渭疯了,只有他明白孙渭清楚的很。

大魏开国至今已有百年,由最初的实物为赋,到如今统一以银为税,这便是商贾的胜利。在复杂的帝国税赋血脉中,商贾看似弱者,实际上却掌控者实物与银的交换,尤其是巨富商户。

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

全国这二十一家巨富之所以为巨,不在于钱资家产之盛,而在于通货范围之广。

关于这点,只读农本商贱孔孟之道的朝臣们怎会懂?欲将五绝之说斩草除根的今上又岂会用?

陛下啊陛下,如今您该防的不是五绝门人,而是那个将绝天下的老匹夫啊!

想到这他心急如焚,健步如飞地跑向乾清门。

“今日皇上谁也不见。”

“请福公公再通传声。”

“别为难咱家了季大人,皇上正烦着呢。”

“烦着?”他抓住了重点,“内廷有事?”

“哎,可不是,皇长子生病要娘,皇上又不准柳嫔娘娘去看他,现在娘娘正在乾清宫外跪着,求皇上准她母子一见呢。”

上一篇: 持美行凶(女尊) 下一篇: 夫人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