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拐个军师接招贤令(53)

作者:Sherlor 阅读记录

秦昭的兴趣盎然,倒是和周遭士子们形成鲜明对比。

她不知道嬴渠梁是怎么想出这一招的,但这一招确实能把真正能做实事的人挑出来,并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前期耗费些时间,却绝对能达成事半功倍。

迫不及待地,秦昭想找孙膑和卫鞅聊聊。

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难从这些措施里看到秦君拳拳求贤之心。

“孤注一掷。胆识眼光,决心魄力……志向或可再进一步。”

卫鞅又在发挥他谜语人的特质了,失去主语的话变得模糊不清。

“秦国氏族老臣,恐难缠之蛆。”

孙膑一合手,望向秦君方向的眼神越渐深幽,随声附和卫鞅的话。

两人目光对视,像是完成了什么信息交接。

秦昭默默退到桑冉身边。

为什么同一个场景,能有这么多层解读?他们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

她初次感受到卫鞅和孙膑可怕,心思极细的人认真起来简直无懈可击。

“桑桑,你怎么看秦君的招贤方略啊?”

“啊,昭昭问我?我无甚感觉,冉来秦并未有明确目标,只是……巧合。冉目前并无甚想法,昭昭非要问,那我只能以‘诚’答之。”

秦昭有点混乱。

她深吸口气捋捋线索:费劲心力把人拐到秦国来了,结果一个个不配合强秦到底闹哪样?

孙膑就不说了,以他的本事,虎狼之师的秦军怕不是能提高不止一点战力。

桑冉也太捂紧马甲了吧?曾经被他公开摆出来的齿轮和一旁的小部件,不就是能组成棘轮机构配件?能玩这些机械装置的,大概率就墨家那群科研人员了。

还有奠定一切强秦基础的卫鞅,只顾看未来老板尴尬好戏毫不为其所动,他和嬴渠梁的君臣不弃是真的吗?

看着列国士子对着秦国国君肆意欺辱诋毁,看着嬴渠梁不堕风度为离席的士子送上旅钱,看着他提笔独自面对众人的沉默……

“昭昭怎么这副表情?”卫鞅疑惑,随即恍然大悟道,“难不成昭昭想接国君的招贤?好气魄,快让鞅看看这秦君是否真心求贤。”

“昭,别听鞅的谗言,”孙膑一眼看穿卫鞅的激将法,柔声安抚她,“至少现在我看不出秦国的优势,这位秦君纵使真诚,想要强国,必要寻意志坚定、非凡魄力之人,打破旧秦的桎梏。”

秦昭越听越气。

能破旧秦桎梏的意志坚定、非凡魄力之人不就全在这吗?你们倒是上呀!

秦昭却说不得。

早在第一次说服孙膑时她就知道了,没有到达的未来皆是虚无,永远没有当作佐证的力度。

可是没有人迈出那一步的话,未来是否就永远抵达不了了?

秦昭知道,卫鞅或许后面有个三面秦公,但她都把孙膑带过来了,如果让他看不到希望,是不是这一路就白走了?

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太靠谱。

既然都让历史拐个弯了,那就索性玩票大的吧——或许她在这里前进一点点,未来到达光明的那天就能提前一点点。

手脚发软,心跳如雷。

她确实不敢轻易承受他人的生命的重量,但若只是伸个手,她或许是不害怕的。

秦昭目光坚定。

她闭眼将前面两位青年推开,迈步向那张漆黑的将军案走去。

“我愿入秦,秦国国君可敢用我?”

“我叫秦昭。”

声音似乎在发抖,没有关系,深呼吸,就当是在做毕业答辩,就当是公开面试的环节……

秦昭看着嬴渠梁提笔落字,转身面视列国士子,在满场倒吸冷气中,一步向前,笑容狷狂。

“哪来碎女子,搅乱求贤……女因何而笑?亦或秦公欲以此事辱我等士子?”

有人拍桌而起,顺带起一串口诛笔伐。

嬴渠梁欲借此机会破除贤良疑虑,却听她徐徐道来——

“我一笑诸位气量如黍,一见未闻之世,便以小人之心揣度圣明之君,妄为君子;

二笑诸位饱学之士,行事扭捏,不敢以身躬行,枉读诗书;

三笑诸位身为七尺男儿,欲做大事踟蹰不前,放任机会不知争取,辜负华年。”

秦昭环视周遭,于哑然中继续陈词——

“秦君开诚求贤,诸君既未遂先前士子离席,必有留秦展志之愿。若有顾虑,为何不敢开口,请国君详解?

“昭唯女子,不及诸位贤明,我等女子秦君敢用,尔等能人志士国君岂会不用?

“尔等顾虑,或因君子脸面不好开口,昭渺小如尘,且为诸君做颗问路之石。”

秦昭揖礼面嬴渠梁。

“昭一问秦君:若昭身具百家之长,君上愿以哪家学说强秦?”

“嬴渠梁告士子:秦国求实不求虚,哪家学说有用,哪家能治秦强秦,渠梁必用之。”

士子们窜起,议论纷纷。

“昭二问秦君:若昭效秦至半,心疲乃倦,秦君可愿放人离秦?”

“嬴渠梁起誓:秦国用人不疑,效秦者离秦亦不疑,除涉国之机密职位,诸君若有离意,年满任期,皆可离去。”

士子们左右相顾,心生安定。

“昭三问秦君:若昭本事不显,只能以萤火之光报秦,辛劳上策,秦逐我乎?”

“嬴渠梁答众位:秦不吝官爵求贤,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为我秦国劳心萃力者,毋分官爵,渠梁与国民同敬之。”

士子们拱手起身,拜谢秦君,欲争相上前录名。

秦昭心弦稍松,正欲功成身退,不料却被一红衣士子叫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