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火葬场实录(124)+番外
瑜安仰眸,从前在边关之时,大漠孤烟,星星都格外亮些。
再有三四日便要回銮,营地各府已有人开始收整行装。
春猎遇上福王叛乱,秋狩又逢受伤,瑜安不免遗憾,可惜了此番未能尽兴。
回营休息之际,赵凌主动与叶琦铭同路。
他执掌营地防务,又得帝王信任,是为数不多知晓陛下同嘉懿郡主失踪真相的人。
“林中尚有些狼藉需要收拾,陛下允我寻个帮手,不知叶兄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豺群的尸体上插着靖平王府嘉懿郡主的箭羽。为稳妥起见,自然要收整干净。暗卫费了两三日光景,已找到当时大致的位置。
既是事关妹妹,叶琦铭欣然应允。此事外人知晓得并不多,明日赵凌正好带人与他前往,务必要不留痕迹。
月光照亮眼前小路,赵凌不无感慨:“嘉懿郡主若为男儿身,只怕二十封侯都不是难事。”
她能从乱军之中一箭取福王世子性命,几乎决胜战局。如今,更添救驾之功。试问同辈之中,有谁能够望其项背?
赵凌最初结识叶家三公子时,早便知道他非池中之物。
世事难料,从叶家公子到宫中的容妃娘娘,又成嘉懿郡主,几重身份转换,赵凌虽知内情,亦谨记守口如瓶。
相较于他的慨叹,叶琦铭关心的是另一事:“临山兄,你说陛下对我妹妹,存的是什么心思?”
“这......不难看出罢?”
哪怕是私下里,赵凌也不敢妄议君王。
叶琦铭不吭声了,如他所见,齐帝对妹妹还是没有死心。
不过,有了妹妹这重救命的恩情在,料齐帝也没有脸面再强人所难。
赵凌犹豫再三,临分别的当口,还是忍不住道:“其实......在容妃娘娘之前,陛下身边从无其余女子的。”
他欲言又止,和叶琦铭约了明日碰面的时辰,各自回营。
......
二哥这两日忙碌,皆是同赵凌在一处。
瑜安右脚尖踢了踢滚落在地的松果,她面前的棋局下到一半,暂时中止。
等了不到一盏茶的工夫,萧询如约赶回。
瑜安对北齐皇都传来的政事并不关切,萧询落下一子后,却主动与她说起:“北梁递了国书,已遣使来齐。”
明目有二,一为更换两和合约,次则恭贺裕王与顺颖郡主缔结良缘。
北梁这封国书来得突然,康王叔加急命人送了消息来。
梁与齐共分北方天下,彼此间战和不定,自然不能轻易待之。
瑜安落子如常:“难怪有了郑媪动作。”
原是为出使作铺垫。
虽无确凿证据,但郑媪与郑明珠万里而来,在故乡的痕迹滴水不漏,想也知道是皇室在背后谋划。
真是难为幕后之人,能寻出与她母亲这般相像的女郎。
萧询淡淡一笑,自徐州归附,双方议和已近两年,早过了换约的日子。
北梁专选于和亲事宜前,说是巧合未免牵强。
“使臣人选可定下来了?”
瑜安多问一句,萧询颔首:“梁王第九子,瑞王刘真。”
棋子叩于案上,发出一声清响。
“是那个混蛋啊。”
贪色如命,男女不忌。
第69章 追妻第七月——婚期
秋狝后半月的路程归京, 暑热已然退去。
瑜安在王府休养,御医们诊治过,郡主伤势好转得顺利。只要静心养伤, 等到十月初裕王与顺颖郡主大婚,应该便能恢复大半。
随风送来银铃清响,瑜安在韵华院的花圃中自在地荡着秋千。
顾昱淮远远看着,听林嬷嬷回禀近一月来王府后院事宜。
郑家那位姑娘跟着宫中女官学习礼仪规矩, 多少有些进益。她在静颐院中安分不少, 只是比邻而居, 同备嫁的表小姐时有摩擦。
表小姐看不上边地长成的郑家姑娘,说话明里暗里带着嘲弄。而郑姑娘以王府正牌郡主自居, 更加瞧不起在府上打秋风的表姑娘。
郑媪在其中时时劝着,又有丫鬟婆子周旋, 总归二人没撕破脸, 见面少不得互相嘲讽一番罢了。
林嬷嬷道:“王爷, 不知那二位客人,还要在府中留上多久?”她斟酌问了一句,也好便于安排其余事。
虽则她早就从王爷口中知晓那二人是冒牌货,可明珠姑娘的样貌实在肖似故去的少夫人, 有时望去都叫她恍惚起来。她们留在王府别有用心, 不得不处处提防。
“此事仍需与陛下商议,嬷嬷仍往常待之便可。”
梁地使团已入北齐地界,这个节骨眼上, 不宜打草惊蛇。
“老奴省得。”林嬷嬷得了准话, 吩咐底下人照办即可。
伴着清脆的银铃声, 瑜安的秋千荡至高处回落,乌发间的明珠玉钗熠熠闪光。
林嬷嬷顺着王爷的目光瞧了一会儿, 郡主秋狝受伤,回来时她都吓了一跳。好在有御医用药精心温养着,不会留下什么病根。
她请示过府内几桩要事,却见王爷仍有什么忧虑之事。正犹豫间是否要退下,林嬷嬷听得王爷问道:“这孩子同陛下间,嬷嬷以为如何?”
“这……”
林嬷嬷不好答,郡主在府养伤这些时日,宫中赐来的药材补品如流水般不断,还三不五时送些精巧的小玩意儿,供郡主解闷。陛下更是往来王府探望频频。或陪郡主弈棋,或斗双陆,全凭郡主心意。
她细细想来,其实郡主从前在宫中时,时常随陛下至王府。她偶尔瞧着二人相处,就如蜜里调油的小夫妻一样,很是般配。就是不知为何,二人风华正茂的年岁却一直都没有子嗣。她那会儿还兀自替容妃娘娘心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