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火葬场实录(69)+番外
陛下过去那般宠爱容妃,如今来了位容貌更盛的嘉懿郡主,便是后位也许得的。
魏国公府可万万不能与陛下争人,还是先静观其变为宜。
拜见过几位太妃,郡主出宫的软轿停在了广德门外。
瑜安清了清嗓子,略略变换声音,倒没叫几位太妃起疑。
八名宫人捧了赏赐随后,送郡主出宫。
几位太妃娘娘对靖平王府的郡主俱是出手阔绰。贤太妃为尊,赐了两柄白玉如意,两套赤金嵌宝的头面,还有一副珍珠琥珀的璎珞作见礼。其他几位太妃的见面礼亦是贵重,谁看了不道一句宫中爱重郡主。
行过熟悉的宫道,往南走便是出宫的方向。另一侧倒是可去往长庆宫。
“主子在瞧什么?”
檀佳是第二次入宫,并不熟悉内廷。
瑜安收回了目光,欲答时,宫道上的宫人纷纷退至两旁,跪于地行礼:“陛下万岁万福。”
檀佳反应颇快,与宫人跪至一处,行礼如仪。
瑜安抬眸看向来人,脑中立时想到,这个时辰,萧询怕是刚在御书房议事毕。
她敛衽一礼:“臣女拜见陛下。”
第40章 追妻第一月
“起来吧。”
“多谢陛下。”
瑜安向旁退开半步, 才发现萧询身后还站着几位外臣。
三人皆着绿色官袍,阶品不高,但能跟在天子近旁, 不是等闲的文臣。
最左侧的那位一双桃花目,二十余岁的年纪,最先对她一礼:“嘉懿郡主安。”
他样貌生得不错,举手投足间带着从容, 像是世家出身子弟。
余下两位跟着反应过来, 亦拱手见礼。
“嘉懿郡主安。”
中间那位官员年岁三十上下, 瞧着沉稳许多,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的模样。
瑜安心里有了答案, 这三位大约是今岁新科的进士一甲,蒙帝王召见。
金殿上天子钦点, 受到重用在情理之中。
打量不过一瞬, 瑜安不着痕迹收回视线。
“今日入宫, 可是给几位太妃请安?”
“是,太妃娘娘厚爱。”
瑜安半垂眸答了帝王几句问话,就如寻常世家女一般,对天子半是恭谨半是敬畏。
只不过帝王对嘉懿郡主的随和亲近, 细心之人都能察觉些端倪。
御前近侍知晓旧事者不多, 皆守口如瓶。
落在外臣眼中,都道是陛下倚重靖平王,对嘉懿郡主爱屋及乌。
“陛下朝政繁忙, 臣女不敢搅扰, ”她向旁退开一步, 恭送帝王先行,“臣女告退。”
“高进, 送一送郡主。”
“奴才领命。”
……
坐在回王府的车驾上,瑜安吩咐人去打探一二今岁的科举。
春闱时,她和小叔叔尚在回程途中,没有赶上那等新科进士游街的盛事。
“主子,可是有何不妥?”檀佳心细,见主子突然提起此事,不免上心。
瑜安懒洋洋道:“好奇罢了。”
靖平王府要探什么消息自然容易,更何况进士一甲名录本就不是什么密辛。
坐在软榻上,瑜安翻看着暗卫送来的书文。
那位状元郎乃江州人士,今年虚岁三十一,家中已有妻儿。
榜眼同样出自江州,听闻家族在当地颇有名望。
江州数郡人才济济,此番中选者共十一人,传为一段佳话。
至于探花郎崔涣则是京城人士,他的祖父就是尚书左仆射崔何崔老大人。崔家一门清贵,家风严正,瑜安有所耳闻。而崔涣作为家中年轻一辈的子弟,摘得探花,想来很受家族看重。
一甲三人月前已授了官职,皆在翰林院任职。
除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外,其余二位皆是七品衔。
除此之外,亦有十二位进士通过馆选,同入翰林。
十余人中,风头最盛的莫过于探花郎崔涣。
翰林院中几位大学士与崔家皆有交情,崔涣在翰林院中如鱼得水,颇得人缘。
翰林院有时清闲,初登科的年轻士子一朝考取功名,聚在一起多有话可谈。
“崔兄今日入宫面圣,陛下可安排了差事?”
“非也非也。陛下不过与我等清谈,考教学问。”
翰林院出身,将来位极人臣者比比皆是,只不过要耐住早些年的冷遇。
虽在天子脚下,翰林院中低位的官员得见天颜亦是难得。
崔涣说起宫中见闻,格外提起一事:“我与陆兄、李兄往朝阳殿时,在宫中见着了嘉懿郡主。”
此言一出,果不其然引来多方好奇。
若说春闱过后京中最引人注目事,那必定是靖平王新近寻回了嘉懿郡主。
不过郡主一向深居简出,除了在迎春宴露过面外,余者都难以一睹郡主风采。
一名与崔涣交好的士子道:“我听闻嘉懿郡主容色倾城,不输京中第一美人?”
谢中书家的二小姐,诗会上能一睹其芳容的人不少,大多认可此名号。
对于素未谋面的嘉懿郡主,尚有人存疑。
眼高于顶的探花郎卖足了关子,待所有人目光看来时,方一颔首:“传言非虚。”
他脑中回忆起佳人模样,一袭绯色绣粉樱的对襟长裙,乌发堆叠作云髻。鬓间珠钗华丽璀璨,却夺不去郡主容颜半分荣光。
毫不夸大,美人眸光盈盈望来的那一刹,他心跳骤停,好一会儿才能找回自己的声音。
嘉懿郡主的身份由他最早认出来,虽说状元和榜眼在位序上压他一头,但往后为官变数不定,靠的可不是科举时的名位。
自放榜以来,世家高官榜下捉婿者比比皆是,促成良缘,彼此互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