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火葬场实录(70)+番外
嘉懿郡主乃靖平王失而复得的明珠,若是迎娶,以靖平王府在大齐朝中地位,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更何况,郡主册封礼上,是陛下亲自为郡主授册,有陛下撑腰。
当然,话虽如此,在场士子大多心中有数,不敢肖想如此佳人。
崔涣却是个例外。
崔家百年望族,双亲迟迟未给他定下婚事,也是想待他考取功名后,议亲时更有底气。
如今自己有了探花郎的功名,堂堂正正的新科一甲,家中正为他筹谋。
“几日后靖平王府为郡主设宴,崔兄有受邀前去罢?”
崔涣笑而不语,并未否认。
……
颐平楼雅舍内,顾瑜安着男子锦袍,墨发以玉簪束起,同兄长闲谈品茗。
叶琦铭觉着有趣,方才入茶楼时,靠门几桌正在谈论靖平王府与嘉懿郡主,浑然不知正主就淡然在此饮茶。
“后日就是明珠宴罢?”叶琦铭笑道,“这名字可有何说法?”
“小叔叔起的。”
世人皆道明珠一宴,乃靖平王为庆寻回掌中明珠而办。
少有人知,郡主名讳玥安,“玥”乃神珠之意。
“我倒是发愁,后日赴宴,该给我们嘉懿郡主备些什么礼?”
这段日子,各处的贺礼如流水般送入靖平王府。多少世家大开库房,挑出了积年的宝贝,礼单一家厚过一家,唯恐落于人后。
所有的珍奇玩物,靖平王府过了账,按王爷的意思尽数送入郡主的韵华院中,原本宽敞的库房早已堆叠不下。
瑜安没好气看他一眼,给他添了杯茶。
叶琦铭这两日特意轮换出休沐,自然不能错过妹妹的宴席。
魏宁侯府这几日亦在备礼,明面上侯府与靖平王府并无多少交集,无需太过引人瞩目。
兄妹二人自幼便亲近,纵然非血亲,兄妹间的感情也未损分毫。
“对了,”叶琦铭想起一事,“后日宴会,齐帝当真要亲至?”
第41章 追妻第一月
“后日宴会, 齐帝当真要亲至?”
“或许吧。”瑜安挑了块茶点,枣泥饼入口清甜。
瞧妹妹浑然不在意的模样,叶琦铭想了又想, 环顾过四周,忍不住道:“瑜安,你与齐帝,现下到底如何说?”
后半句他压低了声音, 只容他们二人听得。
瑜安不紧不慢吃着口中的枣泥饼, 看得叶琦铭着急不已, 在雅间内来回踱了两圈,坐回妹妹对侧。
他耐着性子等妹妹咽下最后一口糕点, 总算听得瑜安道:“既已和离,一别两宽, 各自欢喜。”
她停了停, 其实若是当真论起来, 自己至多只能算是萧询的妃妾,配不上“和离”二字。
但是无妨,她愿意用便用了。
“那,齐帝的意思是?”
妹妹的态度已然明朗, 就是不知帝心。
“不清楚。”瑜安答得干脆, 不明了也不在意。
叶琦铭沉吟许久:“虽说靖平王府在北齐地位超然,靖平王一心一意回护你。但他与陛下间,到底还是君臣有别, 只怕……”他纵然心疼妹妹, 也不得不为她打算长远, “你对齐帝,多少还是该避让些。”
“兄长多虑了, 我对齐帝自然会依照礼数。”瑜安笑容轻松,她在萧询面前谨守臣女的规矩,他挑不出任何错处。
不为别的,她不能让小叔叔夹在其中为难。
除了君臣之义,她知晓小叔叔与萧询私交深厚,也是将萧询视作半个晚辈辅佐。
当年,小叔叔初入北齐满身狼狈,万念俱灰。虽则起初是遵父命,但萧询实打实帮了小叔叔良多。
没有明帝父子,就没有后来叱咤战场,威震边关的靖平王。
而没有小叔叔,萧询继位后不会有那般平顺。
双方互有恩情,患难时的情谊最是做不得假。
叶琦铭倒不大相信妹妹依礼数的话。她若是想恼人,永远都是轻描淡写、浅笑盈盈的,旁人连发作的理由都没有。
“你啊,”叶琦铭永远偏向自家妹妹,“这一阵朝臣奏请陛下纳妃的声音不少。待齐帝充盈了后宫,我们都能安心些。”
省得齐帝总是介怀和瑜安的旧事。
“嗯。”瑜安望向窗边街景,声音不知怎的有些轻。
……
三月二十二,吉日,宜宴宾。
自清晨起,靖平王府大开府门,两旁石狮威仪赫赫,迎四方宾客。
一驾驾轩车先后停于王府门前,登门的贵客锦衣华袍,由王府侍从恭敬引入府。
靖平王府门庭显赫,宅邸乃明帝亲赐,数度扩建,占据整整一条街。
王爷素来谦和,不喜张扬。从得封王爵以来,靖平王府还是头一回如此大宴宾客,遍邀大齐王公世家,流水席三日不断,可见嘉懿郡主在王爷心中的地位。
不少人犹记得,当年金殿之上,凯旋归来的靖平王是如何请先帝施恩,为自己那失散多年、还不知是否在人世的小侄女请封。
如今郡主归来,是真真正正的荣宠无双。
王府内一路行去,亭台水榭,一栋一梁无不考究,隐隐可见天家规制。
纵然早便知晓两代帝王对靖平王的倚重宠信,当真踏足这座煊赫王府时,还是让登门的贵客有了更清晰的考量。
靖平王累累功勋,因战功破格进封为王,反而比那些出身天潢贵胄的王室更让人心服。
前来赴宴的宾客彼此间皆是熟识,聚在一起不会冷场。
女眷多在王府花苑,虽说王府中没有女主人,但井然有序,绝不失迎客之道。
一应待客的厅阁俱是精心装饰,契合园中春景,引得人频频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