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亲后,疯批暴君索取无度(209)+番外

作者: 玉笼烟 阅读记录

萧言舟毁坏先帝灵位,将陈皇后葬入皇陵之事,很快传到了前朝。

他本就没想隐瞒,甚至还暗中推着消息传得更快。

前朝被搅得一团乱,民间流言纷纷,又有边关消息传来,南梁边军似有异动。

桩桩件件,就是最普通的百姓都能感觉到,山雨欲来。

谢蘅芜心中不安了许多日,她知道萧言舟做事定有他的道理,可如今这样做,除了招来许多口诛笔伐,似乎没有什么另外的好处。

若是要诱使何人动手……为何还没有动作?

崔太后在等一个确切的消息。

她与南梁的人几番拉扯谈判,最终达成了一致。

她也如愿收到了此人回信。

一并到来的,还有派去暗中调查之人送回的消息。

或许是近日前朝过分忙乱的缘故,对国寺的看守要松懈了一些,这些消息没什么阻碍,就递到了她手里。

她知道谢蘅芜来自昌平侯府,却没想到,昌平侯……就是一直与她通信之人。

当初为了稳妥,她与那南梁人相互没有暴露身份,来往书信皆依靠中间人,没想到这样做,竟是阴差阳错报应回了自己头上。

如果是这样,那谢蘅芜不就是……

想通这一层,崔太后忽然感到一阵恐惧。

她已然许久没有产生过这种情绪了。

还有鸦影的失败。

他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以要挟他的妹妹不见了。

除了被萧言舟带走,崔太后想不出第二种可能。

鸦影参与了太多,恐怕此时,萧言舟已经全部知晓了。

靖国公……她还不知靖国公是否对谢蘅芜的身份知晓,但这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若说从前,谢蘅芜在她这里还可有可无,现在却是要尽快除去的存在。

关于谢蘅芜的事情一旦暴露,不说是她,整个崔氏恐怕都难逃一死。

她绝不能让此事发生。

翌日午后,钦天监掌事慌里慌张求见。

不等行礼,他就着急道:

“陛下,圣蚕死了!”

圣蚕便是先蚕礼上,被谢蘅芜亲手喂过的桑蚕。

萧言舟拧眉:“死了?”

“臣也是不久前才收到消息,照顾圣蚕的女史说,圣蚕应当是夜里去的,缘由……缘由不明。”

萧言舟眸中阴沉:“不明?”

“回禀陛下,还在……还在查……”掌事声音渐轻,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他主持先蚕礼这么多年,从未遇到过圣蚕死去的事情。

整日与神神鬼鬼、天道地命打交道的钦天监掌事,几乎在得知消息时,就联想到了天罚二字。

尤其是近来萧言舟做了那么些事,怎么看都是……都不对劲。

但这些话,他哪里敢与萧言舟说明。

萧言舟低垂着眼,看穿他的心思。

“掌事是想说孤不祥,还是皇贵妃不祥?”

掌事如遭雷劈,慌忙磕头高声:“臣不敢!”

“不敢就去查,还指望孤来告诉你吗?”

萧言舟阴测测的,“滚。”

掌事连滚带爬地走了。

殿中屏风后,徐徐走出一道倩影。

谢蘅芜轻叹一声:“什么缘由不明,妾身看来,就是有人作祟。”

“你知我知,天下人却不知。”萧言舟揽过她,低眉沉思,“恐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查也查不出什么。”

“你想好了吗?”萧言舟望着她的眼睛,“孤觉得,还不止这些。”

谢蘅芜握住他的手,紧了紧手掌:“有陛下在,妾身不怕。”

萧言舟颔首,唤来霍珩与靖国公府去信,提前知会他们一声,免得后头出了更大的事,他们会因心急暴露了。

如今,靖国公俨然是他们最大的底牌。

果如萧言舟所料,钦天监掌事来禀过后,圣蚕死亡的消息不胫而走。

民间流言四起,只不过他们不敢议论皇帝,便将矛头纷纷对准了谢蘅芜。

斥她是异族妖妃,不祥之兆,应当尽快处死,以告天灵。

前朝大臣也明里暗里地,示意萧言舟处罚她。

毕竟先蚕礼是她参加的,如今出了事,自然要怪到她头上。

流言不息,则民心不稳。

萧言舟当他们通通是在放狗屁,甚至用上了已经许久没用的廷杖。

一连打病了五位臣子,才勉强压住了那些废话。

萧言舟几日上朝都是阴沉着脸,目光仿若随时要杀人,众人战战,终于不敢再说了。

他觉得那些话简直荒谬至极,却不知为何,有这么多人相信。

他不曾为了谢蘅芜大兴土木,高征赋税徭役,也不知所谓亡国妖妃的话,是怎么出来的。

就因为宫中只有她一人吗?

若天道因此要罚他,那才是可笑。

何况能亡国的,从来都不是因为女子。

此事暂时平息下来,可所有人都感觉到,事情并未如此结束。

更大的风雨,尚且在酝酿中。

圣蚕出事的时候,已是五月底,到了六月中旬时,暑气渐盛,边地却传来了瘟疫的消息。

传信使者一路快马加鞭,跑死了几匹马,将消息递入宫中。

早朝时,满廷哗然。

真正的酷暑还未到来,此时爆发瘟疫,之后定会更加严重。

这种疫病在天热时,会传到更多人身上。

“陛下,现今之际,当立刻组织几队医官,由御医带领,前往边关才是。”

萧言舟低着眼,对此默然不答。

又有人出列道:“陛下,先有圣蚕死,后有瘟疫至,臣以为……此乃天罚将至,陛下当立刻肃清祸根,还山河太平。”

上一篇: 执笔 下一篇: 裙下权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