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迟慕(257)+番外

作者:草木葱 阅读记录

“那你们乡里乡亲可有福了,探花郎当先生,还在翰林院呆过几年。到时怕是门槛都要踏破了……可惜离杭州太远,不然……”彭方氏恭维道。

跟着丈夫走南闯北这些年头,彭方氏自是练得精明能干起来。听到相公介绍的这家船客,早有心结交。怎奈这家人情况颇为特殊,正房太太整日里闭门不出,姨娘到是时常上船到甲板上溜达。

钟家的情形,她早打探清楚了。毕竟钟杨两府的事,在京城周边都传开了。

哪有不知道她话意中为难之处的?!

不过,她听当家的说过,淮安钟氏确实出过不少显贵高官。就说这宋氏的公公,当年官拜三品的副督御史,还跟当今皇上有些瓜葛。说不定哪天,他们家族又有人出仕了。这种关系,对商户来讲,极为有用。

故此,她乘机想找宋氏拉拉关系,想借此打开跟钟家女眷互通往来的局面。

“我说大妹子,上船这些天,怎么没见着你家那位孝名在外,勇敢救父的大小姐?”彭方氏转了个话题。

“她啊!刚订了亲,不好出来常走动。再说她还要帮着带弟弟妹妹,想来没太多功夫出来……”

第一百五十五章冲撞

宋氏眸光一暗,抿着嘴唇,暗自咬紧了后槽牙。

那一战她败得实在有些冤,明明跟谢家亲事快成了。却没曾料想到汪家会再次上门提亲,被钟谢氏那般一掺和,竟然真跟杨氏的外甥成了。导致最终功败垂成,让她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以后再想借大小姐的事,让相公休妻,怕是不可能了。想起这些她就一脸郁卒。

宋氏也没从杨氏那边的关系来介绍,而是简单地说了说,对方是去年顺天府的解元,荣福长公主的嫡亲孙子。

京中的高门贵户之间的关系,彭方氏自是不知,这个话题就此打住了。

宋氏暗中输了一口气,跟彭方氏又聊了几句,随后就告辞回船舱了。

妙如自是不知姨娘心中所想,此时她正对着,爹爹送还回来的宫灯发呆。

那是一盏联三聚五芙蓉形的彩穗灯,上面写的是当年的那个谜语,天长日久,上面的字迹和仕女图早已不复清晰。糊灯的绢纱,有些色泽灰暗发黄。

不过还是隐约能看出,那画作者的功力不凡,风格好似还有几分眼熟。

妙如不知爹爹把灯还给她,到底是何意?!收到后,只把它挂在床头当夜灯用。

半个多月后,船过了山东临清,天气开始热了起来。

船停到码头补充给养时,妙如嘱咐莲生兄妹俩。买一些艾枝、菖蒲,雄黄回来,还要准备苍术、白芷。今年的端午,要在船上过了。

在水上呆了多日,莫说天热人乏。就是晕船不适的感觉,也让大人小孩都不太好受。

莲蕊见她在船上闷得发慌,建议道:“姑娘。反正这船要在这里过夜的,明日早晨才会起锚。不如,奴婢陪姑娘到岸上走走吧?”

妙如却不赞同,摇了摇头:“咱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若出了什么意外,岂不给自家增添麻烦?!”

“没事的啦!让庚叔跟着呗!听哥哥讲,他年经的时候走南闯北的。什么风浪没见过?!”莲蕊继续怂恿。

“那待我跟爹爹请示一声去!”妙如转身就去找父亲。

钟澄见女儿在船上,足不出舱,在水上憋足了半个多月,也担心她身体虚弱。吃不消。想着让她出去透透气也好!

就让身边的长随星魁,和长庚一起跟在她后面负责保护。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登岸上街去了。

很快,妙如就找到了当地比较大的药铺,采购了些中药材。又进当地的书局淘了几本杂书,打算留在船上解闷的。

虽然妙如戴着帏帽,外面人看不见她的表情,但莲蕊能感觉得出,她的脚步有些沉滞。

她忙体贴地劝道:“姑娘,累了吧?!那里有个茶馆,咱们到里面歇歇脚。您看行吗?”

妙如轻轻“嗯”了一声,理了理身上的裙摆,带着众人就进了茶馆。

在堂里的角落刚坐下来,就听得旁边一桌,两位身装体面的文士在聊闲话。

“听说了吗?鞑靼的首领纠集了十五万人马,还有瓦剌的一部分兵将,卷土重来了,说是要报三年前大同关之仇。”

“上次薛将军带着罗家小将。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败军之将何以言勇,那帮胡人也太嚣张了!”

“兄台你不懂,听说上月问斩的符将军,有个侄子叛国通敌了。带着边关的布防图去找到了鞑靼首领……”

“啊?!有这事?!大同那边岂不是危若累卵?”

“难讲,听说此次太子殿下。推举忠义伯出征,罗家小将军为副将。应该能扛上一阵子吧!还听说,宫里连选秀都停下来了。太子殿下整日整夜调兵遣将,筹备军需粮草。你看,这运河码头几夜都没歇息了,通宵达旦地在运粮草。”

“幸亏之前肃清了杨党,不然朝堂上再一乱起来,肯定挡不住鞑靼的铁蹄。”

“也不尽然!若是杨家没倒。威德将军府也不会满门抄斩,符家那个子弟也不会叛逃。鞑靼那些贼子们岂敢轻举妄动?!”

“要通敌的,终究会通敌的。他们欺君罔上,没灭九族,算是陛下仁慈。网开一面了……”

“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又要开始不好过了,没半年,肯定会重新征粮征兵的……”

听到这里,妙如暗地里吃了一惊。

若是这消息是真的。那朝中刚稳下来的局势,又要起变化了。不过,那帮参选的闺秀们,会不会因此而逃过一劫,自行婚配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