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文探案之落花流水(10)

四夫人似被小文吓了一跳,好一会儿,才嗫嚅到:“我出来透透气,孩子有奶妈,有奶妈的。”小文怪异地看了一眼四夫人,这女人!

“妹妹画的小狗真好,”钟绣一把抓过小文才画的画,“真胖!”又想伸手去摸那上面的小狗。小文赶紧抓了她的手,“墨还没干呢!”

“可小弟弟哭声比小狗叫声还响,那个女鬼晚上哭起来也更吓人,为什么你们又都不说了?”钟绣突然孩子气的以质问的口气对着四夫人。她的脑子好象和别人不合拍,在别人都以为已经放下刚才话题时,她又纠结回去了。

小文的心一跳,抓住了钟绣话中的蛛丝马迹。

可四夫人似乎更是受了惊,她慌慌张张的站起来,开始收拾她的绣花用具,嘴里不安的念叨:“我也只是随口对老爷说说,并不知你这样想养小狗,我会去对老爷说的,让你再养小狗,我去说!一定说!”说完,她己收拾好东西,扭着袅娜的纤腰,一颠一颠地溜了。

小文带趣地看着她的背影,嘴里问钟绣:“女鬼?”

花园里虽然安静,但旁边站着好几个仆妇丫环。没有闹鬼的气氛。

“唔。”钟绣己抓了笔,临摹起小文的小狗来。

“你见过?”

“没。”

小文又问了一会儿,可钟绣的心思全在那只小狗上,小文问来问去,始终不得要领。

此时早过了晌午,看看快到吃饭的时间,钟绣可就再也坐不住了,开始念叨午后餐桌上会有什么好吃的。三夫人也派了人来请,小文也就不客气。

到了饭厅,看到满桌的菜肴,小文吓了一跳,觉得未免太过丰富。

三夫人乐呵呵地拉了小文就向上座让,小文哪里肯,慌忙推托,说是三夫人年长该上座。好一翻推让,总算三夫人自己坐了上座。小文本打算去那左边位子坐下,才刚迈步,就见一白色的身影风一般蹿了过来,抢在小文前面在左首坐了下来。

“你这孩子,今天怎么有空回来吃饭了!”三夫人很是惊喜地嚷起来,“快别坐那儿,那是给绣儿新请的教授留的位置。你坐这边来!”三夫人伸手拉儿子。

钟纭却好似没听到,盯着满桌的菜,“今天吃的可真丰盛,可见我回来的正是时候。”说完抓了筷子就搛起菜来。

三夫人急得在儿子臂上打了一下,“快起来!听到没有。”

“我就坐这儿,这一直是我的坐位。”钟纭早已把菜塞进了嘴里。

小文不吭气,早就默默地到右边坐下了。她这个教授的身份,可高可低,她不屑与此浮浪子弟计较。

三夫人很尴尬,对小文解释:“我这儿子也是宠坏了,教授您可别见怪。”

小文笑笑。

等到大家都坐下,这位二公子嘴里还有没嚼尽的东西,却还不肯停着嘴。“小妹,跟哥说说,你今天都学了些什么?”

“《诗经》”绣儿答得响亮。

钟纭挑了挑长眉,“哟,学怎么做后妃吗?难道是想进宫?”{《诗经》第一篇,<关雎>,历代被认为是讲后妃之德的}

“什么?”钟绣没听懂。

三夫人抓了这语焉不详的话,却高兴了,“这可好,我的女儿这么漂亮,正该学怎么当后妃。”

“妈!你不懂别瞎说。”钟纭打断他妈的唠叨。又继续考校妹妹,“绣儿学会了没有?”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乐土……乐土,老鼠……”钟绣背不下去了,但她兴高采烈地继续说:“姑苏韵,鼠鼠鼠,老鼠是姑苏韵……”

钟纭的嘴半张着,好半天闭不上,他没想到小文会从这首诗教起。“他看一眼慢条斯理吃着饭的小文,“为什么教这首?”

小文抬起眼皮,“会吃的大老鼠也许比淑女有趣些。”

正塞了一嘴菜的钟纭差点把嘴里的东西喷出来。

“快别说老鼠,吃着饭呢,多恶心。”三夫人也看出年轻人之间有点古怪,虽然不明就里,也知道她得出来打圆场了。

小文仍是装做无事,继续慢条斯理吃着。

钟纭却斜了眼仔细看着小文。

钟绣乘此机会说:“哥哥,我们还画画,画老鼠呢!妹妹说,画多了就好看了,就会画得象小狗了。”

这回,是小文差点把嘴里的饭喷出来。

“说了不许说老鼠!”三夫人嗔道。

“呆子!”钟纭小声嘟嚷了一声。

“不许这么说你妹!”三夫人又呵斥儿子。“今天这桌上还有客,你们俩能不能作个斯文样子给人家看。”

可小文明白,他说的其实是自己。

离开之前,还得去和二夫人告辞。小文再去的时候,二夫人居然还在树下缝衣,恬恬淡淡地,不同的是,这次看到小文,居然请小文坐了,并叫人上茶。

小文坐定,知她还有话说,于是静静等着。

二夫人端详小文一会儿,笑了一下。“也没别的事,现在没外人,有几句话对姑娘说一下。这府里有三房,我们都是姐妹相称的,本没什么大小,只不过老爷嘱咐我管点这后面园子里的事,我也是勉力支撑着罢了。姑娘以后在这里进进出出也不用每次到我这儿点卯,免得别人心重。”

“知道了。”

“姑娘知书达礼,想来原本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进了我们这府里,也不能委屈了姑娘。杂七杂八的事,姑娘就不用管了,专心和绣儿作个伴就行了。”

“好的。”

“还有,老爷每天早出晚归,姑娘想是见不到的。但这府里还有个小魔王,就是那三房里的老二,你来来去去,少不了要见到他,这孩子很难缠,你见到了,别理他就是了。若他欺负你,你就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