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多娇,帝王捧在掌心宠(279)
徐怀夕执意要给她把脉,确实是顾景行授意。想必芍药那丫头,明着去煎药,实则去摇人了。
曲晋宁前往湖城多月,两人一直走官道保持着联络。
而顾景行是什么人,朝政上他必不可能全然信任任何一人,因此在曲晋宁的身边,也有顾景行的亲信,还不止一人。
倒不是怀疑曲晋宁,而是事事多个人监察,总更稳妥一些。
而在堤坝被炸之前,亲信就发现,皇帝批阅过的奏折,已有几日未到曲御史手中。
当即留了心眼。几日观察下来,便知多半是官道上出了问题。顾景行收到消息的时候,便派了以暗狼为首的暗卫,先行去湖城打探消息。
宇王携军后至。
也正是因为顾景行的谨慎,暗狼才恰好遇上了敌人要求曲御史赴死的一幕。
前脚刚打晕了来送信之人,没想到,曲御史是真耿直啊,为了百姓是真敢死啊,全然不在乎自己的名声。
刀都架脖子上了,暗狼来不及解释,直接一脚踢飞了曲晋宁。直接给他踢晕了过去。
而放长线才能钓大鱼,如今湖城到处是受灾的尸体,暗狼寻了个身量和曲晋宁差不多的,换了曲晋宁的衣裳,一把火给烧了。脸毁了,就算剩个半焦的尸体,谁能认得出?
那来送信的,并非什么高手,只以为自己慌张之下撞树晕了,眼看“曲晋宁”自焚,任务也算完成,便寻人灭了火,高高兴兴交差去了。
曲晋宁被救了下来,见到了宇王。
自愿背上了一口口黑锅,只为助皇上揪出幕后之人。
湖城的事,与当初杭州的可谓大同小异。无论是顾景行还是顾景宇,没人能想到,京中那人竟是把手伸向了如此贫瘠之地。
当初方淮落网,真就以为是方淮和方景诚所为。
眼下看来,并非全然如此。
背后必定还藏着更深更黑暗的部分。
若非老天看不过去,下了这几月的雨,加上曲晋宁一心想要建功立业,揽了这苦差事,怕是这湖城的百姓还得苦上许久。
虽然并未减免赋税,但湖城百姓可是真见到了朝廷的扶持啊!尽管那已是层层克扣下来的扶持。可是朴实的湖城百姓,对朝廷可是感恩戴德的呢!
“那哥哥……还能回来吗?”曲挽宁虽不精通朝政,却也大致能听明白。
说白了,曲晋宁现在自愿做了个牺牲品。
不过是为了让背后之人安心。
“背后之人,是……?”
顾景行爱怜地摸了摸她的面颊:“挽宁,这些事你不用操心。待平定一切,大舅子定会衣锦归来。”
不会让他背负一丝一毫不该承担的罪责。
曲挽宁也不再过问,如释重负地靠在顾景行身上,不过几日,她瘦了许多。
薄得像一页纸。
“你好好养身子。我这些日子会很忙,可能还会离开些时日。你搬去母后那儿住,母后会护你周全。”
两人冰释前嫌,一夜相拥而眠。
曲挽宁终是睡了个好觉,再醒来的时候,身侧早就没了顾景行的身影。
她笑着把芍药喊进来:“芍药,本宫的药呢,你熬哪去了?”
芍药挠挠头,拿出药方给曲挽宁。
上书:心病还须心药医。
第232章 诈尸了!
湖城的案件不过是管中窥豹。
一个月的时间,当地的灾后重建便施展了大半,虽还未恢复到先前的模样,起码百姓们不至于居无定所,冬天也不会受冻了。
开始陈寅想不通,为什么曲晋宁一死,那些送不进来的粮忽然畅通无阻。
只是觉得,那温文尔雅一身正气的曲兄,绝无可能是旁人说的那样贪了朝廷的钱不办事。明明堤坝是被旁人炸的,怎么就传成是曲晋宁为了钱,用了便宜的材料,才导致了堤坝损坏。
陈寅不服,本还想上表,却被赶来的宇王拦了下来。
这时候,他才终于明白,他与他,都不过是这场权谋游戏中的棋子罢了。
而因陈寅的建功,原本的永宁伯爵府也抬了爵位,如今也是侯爵了。
可这一切,似乎都与他无关。
天黑了下来,陈寅坐在屋顶上喝酒,看着四周新盖起来的房子,炊烟袅袅,有香甜的稻米香味飘上来。
百姓如今都过上了安然的生活,似乎几个月的灾难从未出现过。
又是一轮新月,这转眼就入了十月。
陈寅喝了许多酒,风中已带上了阵阵凉意。他举杯向天:
“曲兄,敬你。”
随即一饮而尽。
身后一道黑影默默陪他饮了许久,待到外头渐渐没了人声,没了灯光,才小声问道:
“世子,老侯爷让老奴问您,待事情完成后,是否要回侯爵府,还是回京中?”
“自是要回京中的。”陈寅虽喝得多,可冷风吹着,却也清醒。
除了要回京中述职,更多的是觉得,如今这份荣耀,这份地位,自己本就不该独占。
当初曲兄在的时候,常常跟他提起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如今宫中的禧妃娘娘。
他每次说到娘娘,眉眼中皆是温柔。
陈寅便明白了,对于曲兄来说,他的妹妹便是此生他最重要的人。
听闻那娘娘刚生了孩子吧,曲兄出了这样的事,日子想来应当很难过吧。
回京后,他便要代替曲兄,做禧妃娘娘的后盾。
夜色渐浓,陈寅酒意上头,竟是倒在屋顶上沉沉睡了过去。
侯府的人无奈地看着自家的小世子,自小金尊玉贵养尊处优的他,何曾体会过这样的艰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