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多娇,帝王捧在掌心宠(280)
他自幼看着陈寅长大,这孩子清醒,知道自己没希望袭爵,便从小掩去锋芒,做个彻头彻脑的纨绔子弟。
若非中了榜眼,怕是老侯爷至今都以为,自己这小儿子只会吃喝玩乐吧。
可那仕途,哪有那么好走?
那些官场上的老狐狸,算计起来,比起那战场上的将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也有区别,将士杀的都是敌人……
宇王在树上静静坐着:“带回屋吧,天冷了,晚些曲大人该怪我们了。”
陈寅是真的喝多了,他被带回了自己的屋子,竟是朦朦胧胧好似见到了曲兄。
湖城的事处理得不算快,手段却是雷厉风行。
不过半月,宇王就把毫无防备的那些阻断官道上书信往来的人都缉拿归案。
在那人的住处,发现了曲晋宁封封血泪奏书,全是求朝廷救百姓的。
顺藤摸瓜,这些年在堤坝上贪污,克扣赋税的官员,也全被抓了起来。
下至县令商贾,上到京城中的官员。
查到最后,竟是查到方淮身上去了。
顾景行皱眉看着宇王送来的文书,不由皱眉。
当初方淮的余党早就连根拔起,这些人还能欺上瞒下渗入朝野。
绝无可能是已死了一年有余的方淮所为。
退一万步讲,上头人都死完了,下头人哪来的胆子继续做欺君罔上之事?
沐将军查看了宇王送来的名单:“皇上,臣有些猜忌,却无根据,皇上可要一听?”
顾景行笑道:“将军但说无妨,朕也正愁没有什么头绪呢。”
沐将军拿起一支狼毫,似鹰一般的眼睛扫视着名单,然后郑重圈起几个名字。
圈完后递给顾景行,顾景行扫了一眼,和自己的猜想其实差不多,这些人里每个环节上,都有那么一个特殊的存在。
“皇上,这些人都曾和孟大人或多或少有交集,只是并非全然是明面上的。并非是学生或者门生。”
“沐将军记性真好。”顾景行笑道,略带玩味地看着沐将军。
沐将军听及此处,连忙跪在地上表忠心。
顾景行倒不是真的怀疑沐家,将军府自祖上以来,世世代代都是忠君派。
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
只是如此看来,沐家怀疑孟家绝非几日光景。
“沐将军满门忠烈,”顾景行亲自起身,扶起了已年过半载的老将军,“这些人朕也查过,他们似乎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沐将军和顾景行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目光中皆看出了:壁虎断尾。
“往后多盯着点吧。危害百姓之人,留不得。”
说罢,顾景行便摆摆手,挥退了旁人。
老师的野心,越来越大了啊。
不知,那方景诚可与老师,也有关系?
顾景行薄唇微抿,站在窗边眺望远方。
所有涉案人员,似乎只知道对接之人,彼此却几乎都不认识,给案件的调查带来人莫大的困难。
证据也彻底断在了朝廷负责粮草的京官这里。
他一口咬死事情都是自己所为,留了三封罪己书,在狱中自戕。
眼下所有调查也算有了个了解,也无法继续调查下去了。
当然,既然能死在天牢中,相比余党并没有完全清除。
只是,暂时也只能到这里了。
该京官,赔上自己的命不算,贪赃枉法欺上瞒下是重罪。
他的一家老小,二十五岁以上女子尽数发配边疆,八岁以下女子贬为奴籍,其余充军。
男子尽数问斩。
也算是杀鸡儆猴。
十一月,陈寅回京述职。
在朝堂上竟是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那个人。
“??!!曲晋宁?!”陈寅瞳孔地震,“卧槽你不是死了吗?诈尸了?”
曲晋宁笑得儒雅:“你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如你所见,本官好好的呢。”
“这么久也不知道告诉我一声……”
第243章 风波过后的温情
曲晋宁身上所背负的罪状,尽数洗刷。
当地的百姓如大梦初醒,纷纷哭喊着自己对不起御史大人。
若非没有曲御史,怕是湖城早就被洪水吞没,亦或是死于灾后的疫情。
曲晋宁当初所受的冤屈,算是彻底平反了。
百官纷纷上书,要给曲晋宁追封。群情激奋之下,顾景行笑道:“曲大人,出来吧。”
于是,朝堂之上,百官见到了“死而复生”的曲晋宁。
金科探花郎,早已褪去了刚入朝时那风度翩翩少年郎的感觉。经历了湖城治水,修筑堤坝,管控疫情,又遭奸人迫害,如今的他身上多了许多沉稳的气度。
同样的,还有陈寅,谁还能看得出,眼前的陈大人竟是侯爵府的小世子呢?
“曲晋宁,陈寅。”顾景行身着龙袍,威震八方,他说话的声音透着威严,不容任何人质疑。
“臣在。”
“朕念尔等治水有功,平乱臣贼子在后,着晋尔为通政使司通政使左右副使。”
通政使司通政使是辅助承转封驳内外奏折和引臣子百姓之言的职务,副使为从三品。
刚才还群情激愤,要追封曲晋宁的官员,听到此处却有人提出了异议。
“皇上,虽然曲大人和陈大人此番立功,可直接从五品升从三品,是否有失偏颇啊!”
顾景行单手撑着头,面上却是冷淡,没有一丝表情。
“朕觉得,曲爱卿和陈爱卿,能担此重任。陈凯,你觉得呢?”
陈凯是通政使,也就是两人的顶头上司。
“微臣认为皇上所言极是,二人乃我通政使司的不二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