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庆余年同人)云端同舟(22)

作者: 綦霂海 阅读记录

“当然不会”,范闲略显得意的一笑:“我是为了这个。”

范闲后撤一步,一撩衣袍单膝跪地,从怀里掏出一个乌木的小盒子,范闲掀开盖子,里面是两枚指环,在月光下泛着金属的光泽。

“这是用除夕事变中,打了皇帝老子的那枚子弹的弹壳,炼制而成的戒指”,范闲捧着小盒子说到:“这是在现在这个世界能找到的最坚硬的材料,这也是见证我们生死与共的信物。”

“我的愿望很简单,只希望剩下的岁月能和你一起度过”,范闲向李承泽伸出手: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你可愿意?”

范闲单膝跪地,自然是求婚的姿势,可是古代哪有这种礼节,李承泽看着跪在地上的范闲,脑袋有些发热,不知该作何反应,紧张地咽了咽口水,也一撩衣襟跪在地上。

范闲先是吓了一跳,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这是成亲拜堂的姿势,立马把另一条腿放下,也改成双膝跪地,直勾勾的看着李承泽。

两个人就面对面跪在地上,范闲等着李承泽回答,平日里饱读诗书能言善辩的李承泽,此刻竟然一句话都想不起来。

“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李承泽眼神略显慌乱的晃了晃,最后蹦出这么一句话。

“噗”,这么庄严的时刻,范闲实在没忍住,笑出声来:“承泽你这是要和我拜把子吗?”

李承泽也有些不好意思的抿嘴笑了起来:“比不上小范诗仙文采好,我可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话来。”

“陛下万岁,若是和我同年同月同日死,岂不是亏大了。”范闲歪着头,眼中满是笑意。

“若没有你,我要这万岁何用。”李承泽看着眼前这个人,缓缓说道。

“这话我爱听。”范闲扬着眉毛点了点头。

已经没有什么流程规矩的限制了,他们本就是不同世界的人,当两个人的心里认定了对方的时候,一切形式都显得没有意义。

两人就这样跪着,互相给对方戴上戒指,然后脸色严肃,郑重的行了正拜之礼,左手在上支撑在前,然后缓缓叩首到地。

“终身所约,永结为好。”

“白首同归,此生不负。”

亮白如水的月光下,微凉的夜风中,这十六个字,轻微和缓,却掷地有声。

同一片月光之下,远在千里之外的北齐皇宫,灯火通明,太后和北齐小皇帝正眉头紧锁,在谈论着什么事情。

“本以为南庆政权更迭,能乱上一阵,也让我大齐能寻个可乘之机,却没想这么快就安定下来,甚至比之前更加来势汹汹。”太后揉了揉额角。

“原看好范闲,是探查到了他皇子的身份,想助他起事,搅浑庆国这池水,没想到此人竟然甘心辅佐二皇子,摆出一副君明臣贤的样子来。”小皇帝摇着头,颇为遗憾。

“照这样的情况下去,用不了两三年,南庆定会再次举兵进犯我大齐,到那时,皇帝该当如何?”

“朕与母后这么多年来,一直装作针锋相对,解决掉了不少想以此动摇我皇室稳固的野心之徒”,小皇帝笑了笑:“这一向是最好的伪装,若是让南庆自以为可以借机下手,那便能请君入瓮,让他大伤元气。”

“哀家还是要提醒陛下一点,海棠虽与陛下交好,但毕竟是天一道的人,苦荷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将天一道交归朝廷管理,怕是留有余地。”

“多谢母后提点,朕记住了。”

且不说北齐皇室的深夜密谈,究竟做出了什么决定,日后又要掀起什么波澜,此刻的居安殿里却是格外的宁静祥和。

已过子时,范闲和李承泽两人却都毫无睡意,并排躺在床上,静静听着彼此的呼吸。

“放烟花之前,你和小谢说的话,我可都听见了”,范闲突然开口:“你就这么武断,认为我不会回来了?对我一点信心都没有。”

可真会恶人先告状啊,明明这事是范闲瞻前顾后,还偏要怪自己对他没信心,真是牙尖嘴利。李承泽心里翻了个白眼,没搭理他。

“把我一人留山上,还准备了鸡腿”,范闲碎碎念着,好像真受了什么委屈似的:“也不努力争取我一下,就这么把我往外推,真是……”

范闲说到一半,也觉得有些不妥,便噤了声。就算李承泽再怎么纵容他,毕竟这事儿的根源还是在范闲自己。

“范闲,我不能接受有什么事情是脱离我的掌控的,我必须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李承泽偏头看了看范闲:

“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没得选择,我永远不会让自己落到那种境地。”

范闲怎会不了解李承泽的心性?他们两个是一样的,都不会甘居人下,都不会被动接受。

他们相互信任,相互依靠,可以在对方面前卸下伪装,肆无忌惮的展示脆弱。但他们终究,都是强悍而独立的灵魂。

这也是他们彼此最为欣赏的一点。

“这事是我不好,以后不会了。”范闲闷着声说道。他悄悄伸手握住身侧李承泽的手,握的紧紧的,以至于戒指挤压指骨,让李承泽感到一丝疼痛。

“刚刚我就想问”,李承泽把手抽出来,举到眼前细细端详:“这戒指……是个什么形状?”

“这叫莫比乌斯环”,范闲又开始卖弄那个世界的知识,他摘下自己的手上的那只戒指,用手指着给李承泽看:“无论从哪一点出发,最终都会回到原点。”

范闲说着又顺势把李承泽的手攥在手里,闭上眼得意的抿着嘴,李承泽见状,也暗暗用力回握,这下两人都咧开嘴无声的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