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金阙(259)

作者: 清棠 阅读记录

“这东西还真是那位王函夫人留下的。”

华叔将其上的刺绣,袒露在兰溪面前。

“这是南方特有的竹节绣,绣的是丽水一带的风景,京城的秀女罕少去过丽水的,也没有这么新奇的图案,所以王函夫人将这帕子送给夫人后,夫人极喜欢,一直贴身戴着。”

“就连去世……”

“手中都捏着这块帕子。”

丽水……

兰溪摸着那绣帕上的纹路,心头思绪万千。

丽水,在扬州以南,杭州以北的地界,环绕着鹧鸪山,清幽寂静,九转回旋,物产丰饶,易守难攻。

是绝佳的隐居地。

一条河流罢了,绣样稀罕些罢了,不至于让母亲生死……都惦念着。

除非……

她惦念着的不是一条河!

而是母族王氏!

兰溪深吸一口气,唤道,“将地图拿来!”

华叔不敢耽搁,急忙取下书房的地图,递到兰溪面前。

兰溪以手作笔,在围绕着丽水的鹧鸪山周边,圈了几处藏风纳气的地界。

“这六个县城,派兰家军细细盘查。”

兰溪眸光疏冷,“六个县城,无论城镇还是乡下,每一处宅院都不能忽略,找出那些日常不与人交往,但出入皆有贵客,主人家身份隐秘的宅院。”

华叔也似想到什么一般,急忙点头,“好!老奴这就差人去办!”

华叔匆匆出去吩咐。

兰溪目送着华叔离开后,凤眸缓缓回转,落在那地图之上。

慢条斯理的手指,掠过那一寸寸浮雕的山河,最后,盘旋在漠北、南疆、还有……京城。

京城的浮雕之上,带着些毛刺,割破了她的指尖。

殷红的鲜血,将那一小块鸡心状的京城染红。

兰溪收回手指,合上地图,而后蹲在地上,将那诺大的箱子拖至自己的身前。

发间的梅花簪,紧紧箍着头发,那微疼的触觉提醒着她,那个她几乎没有印象的生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拼尽全力,为她留了一条后路。

前世她浪费了母亲的安排。

今生,她要抓住母亲留下的机会。

第186章 相似之人

丽水之滨搜查王氏踪迹的事,交给了华叔。

兰溪则开始调查十几年前的往事。

她将曾见过王函姨母的仆从,皆从各地的庄子里叫了回来。

其中有两位三十多岁已结婚生子的妇人,她们是当时贴身伺候王函的,后来攒够了赎身的银子,被还了原籍,在京中嫁人生子,如今两家的男人合起伙,在京城经营起了一家粮食铺子,生活倒也安稳。

这两妇人,一位叫春苗,一位叫秋丽。

此刻,跪在众仆妇的最前。

听到兰溪的询问,二人对视一眼,皆默契地摇头。

“回太后娘娘,奴婢伺候那位王函娘子期间,并未发现什么异常。”

“对,王函娘子除了脾气怪异些,总是埋怨京城的气候干燥之外,其他方面的喜好和衣食穿着,跟夫人相差不大。”

兰溪斟酌着问道:“性格呢?是个鲜活明快的性格,还是安静淑贤的性子?喜静还是喜动?”

王氏的切入点,必定在这位王函姨母身上,因此,关于王函的任何一点细节,兰溪都不会放过。

“性格……倒有些沉闷。”

那名叫春苗的妇人补充道:“同样怀着身孕,咱们夫人虽然受尽了苦楚,吃什么吐什么,常常彻夜不眠……即便这样,咱们做下人的,都能感觉出夫人对二小姐的期待与欢喜,仍是盼望着二小姐降生的。”

“但那位王函娘子,身子没一点问题,孩子也利利索索地生了出来,可偏偏,在府中待得那几个月,并不开心。”

“奴婢时常见这王函娘子,在窗前郁郁不乐,有时候睹物思人,有时候……只痴痴望着远方,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一旁的秋丽补充道。

“应该是在思念夫君吧。”

秋丽努力地回忆着当年的事,“当年跟着王函娘子进京的人,只有那三五个,贴身伺候的姑娘……叫红什么……不大记得了。”

“但那位红姑娘是个爽朗的性子,时常和我一起吃酒。”

“有一次酒席众,红姑娘说,王函娘子和其夫君的感情极好。”

“所以王函娘子郁郁不乐,大概……是因为夫君不在身边吧。”

兰溪听着听着,心头疑窦渐深。

“既然王函姨母和夫君的感情那么好,为何会孤身一人来到京城?”

“即便是她同意……她夫君也不会同意的!”

孤身一人北上,照顾自己怀孕的堂姐,这件事,怎么想,怎么觉得怪异。

秋丽解释道:“小姐您有所不知,那王函娘子同夫人是从小到大的情谊,在夫人最后存世的几个月里,挺着肚子前来照料,替夫人全了最后的亲人情谊,也说得过去……”

“不对!”

兰溪打断了秋丽的分析。

娘那会儿,只是妊娠反应较为严重,大夫说强行生育存在风险罢了。

满京城的太医都在候着,父亲又养了那么多民间的神医在府中,岂会真让母亲有三长两短?

若真到了那种境地,父亲拼着跟母亲决裂的心思,也会逼母亲打掉这个孩子,以保母亲周全的!

后来母亲生产时出意外,连太医都不敢相信。

施针施药折腾一番无果后,只能感叹一句时也命也。

太医尚不能笃定,那位不远千里赶赴京城的王函姨母,又怎能笃定母亲生时一定会遇到危险呢?

除非……

这危险是她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