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517)+番外

作者: 言蹊云浅 阅读记录

后来服装店赚了钱,夫妻俩一合计,便在京市买了套一进的四合院。四合院大概300平的样子,正屋厢房加起来一共八间房,一家子住是绰绰有余。

马小娟看了觉得挺不错,她这些年跟着苏茉,也偏爱置业,心里也盘算着在京市也买一套这样的。

“小兰,你这四合院看着不错,买了多少钱?”

“我这个是前两年买的,花了7800块。”陆小兰答,“不过现在涨价了,我前两个月又买了套差不多的,位置还没这边好,花了11000块。”

马小娟“啧”了一声,“涨得这么快。你前两年怎么不多买两套?”

马小娟和陆小兰是同期做服装生意的,前两年马小娟都赚了近十万了,以为陆小兰跟她也差不多。

陆小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不如你有做生意的天分,赚的不多,那时的钱,只够买一套的。”

陆小兰和丁志诚两口子更喜欢自己的本职工作,开服装店对他们来说,更多是一个副业,在生意上花的心思并不多。开服装店到现在也有5年了,也只两家店。

更何况,唐市是灾后重建的,整体经济不如哈市,销量自然也比不上那边,赚的不如马小娟多。

“怎么?小娟你想买?”陆小兰问。

“嗯,我看你这四合院不错,也想买一套,到时候要是来了京市,也有地方落脚。”

“今年房源多了很多,我听我三嫂说,许多人卖房出国的,我明天陪你去房产中介,你把需求跟他们说,他们会给你推荐合适的。”

84年起,国内开始掀起一波留学潮和移民潮。

次日,陆小兰先把马小娟带去了房产中介,此后再带着三位老人,去了侄子侄女们的学校。

最先去的,是华清大学。乐乐年纪最小,华清又是最顶尖的学府,大家便先去了那里。

这两年,来我国的人越来越多,为了保护这些最优秀的学生,华清十分重视校园安全,外来人员没有手续是不允许进去的,一行人到了门口便被门卫拦了下来。

陆清安赶紧跟门卫说他们是来看孙子的,并报出乐乐的大名,说是少年班的。

华清少年班是今年刚创办的,招收的那十几个学生本就全校瞩目。

尤其是乐乐,年纪最小,偏偏又长得帅,衣着又时髦,一看就是家里条件好的,关键还聪明,对数学物理这些,有极高的天赋。进校不足半月,就成了学校的名人。

门卫一听他们是陆晏河的亲属,态度都好了许多,让他们在门卫处先等着,他让人去帮忙通知。

乐乐此时正在研究某道难题,听生活老师说他家人在校门口等他,以为是苏茉来看他了,赶紧丢了题目,乐颠颠的往校门口跑。

【PS:清华大学少年班是1986年创办的,本文因为高考时间往前写了,少年班创办的时间便往前提了。】

第439章 番外之陆家2

乐乐出来后,见是陆清安他们,有些诧异,但也是十分高兴。

“太爷爷,爷爷,奶奶,姑姑,小弟,你们怎么来了?”

“爷爷不当支书了,趁着身体还行,出来走走,这到了京市,就过来看看你。”陆清安乐呵呵的。

他们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进进出出的学生见了不少,这一眼看过去,就属他乖孙最出色。

“对,就该出来走走。你们在京市玩一段时间,玩好了就到羊城去,那边可多新鲜的,保准让爷你大开眼界。而且那边冬天大部分时间都不冷,适合老人家居住。”

“好,等你太爷和爷在京市玩几天,玩好了我们就过去。”李月娥乐呵呵接口,伸手抚了抚乐乐的头,问:“乐乐,你一个人在京市上学,习惯吗?辛苦吗?同学会欺负你不?”

李月娥有些感慨,时间过得可真快,似乎昨天他们才刚出生,转眼就已经13岁了,长得都跟她差不多高了,还上了大学。

家里国梁国强两兄弟,比他长四五岁,现在还读着高中呢,他这个当弟弟的,倒先读大学了。

小小年纪,就一个人离乡背井到外地求学,真是辛苦他了。

乐乐嘿嘿一笑,“还习惯,同学们也很好,都很照顾我。现在打电话也方便了,爸爸妈妈经常会打电话来。”

“我不辛苦,就是姐姐辛苦一些,他们学校要先封闭训练三个月,都不能跟家里人联系。”乐乐说着,有些难过,又有些心疼。

他和安安从小到大都一起,这还是第一次分开这么长时间。不过姐弟俩选的路不一样,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以后只怕见不着面才是常态,他得尽快适应才行。

“安安那不能联系吗?爷爷还想着也去看看她。”

乐乐摆手,“爷爷,军校管的严,不会随意让见人的。等姐姐有了假,她自己会回家的。”

爷孙几个在校门口又唠嗑了一会儿,陆清安怕打扰乐乐学习,把来之前买的营养品递给他,便催他回去。

“乐乐,我们也没啥事,就过来看看你。如今见你挺好,我们也宽心了。你快回去吧,别影响学习。这东西是我们刚去买的,你拿着吃,别亏了身子。”

“我一会儿没有课,太爷,你们想不想进学校里面看一看?”太爷他们难得出来一回,能的话,乐乐还是想带他们进去看看的。

“可以吗?”陆清安眼神一亮,如果可以,他自然想进去。

“我去问问。”乐乐说完,转身去找了门卫叔叔,经过一番交涉,最终陆伯鸣一行人登记了信息,被放行了。

乐乐扶着陆伯鸣,带着他们在学校大致逛了一圈,中午的时候,又带他们去食堂吃了饭,这才送他们出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