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云娘二嫁,糙汉世子别嘴硬(203)

作者: 晨曦雨露 阅读记录

“一匣子点心......”

“吼~一匣子点心就被人收买了?不是我说你,念琛你也太没出息了!”

“你爹和祖母多疼你啊,一匣子点心就让人给收买,记恨上你爹了?这让你爹和祖母知道得多伤心啊!”

念琛被说的脸红,气急败坏却又底气不足的反驳着康平的话。

“康平你别胡说!我大舅舅是疼我,才给我买点心的......”

康平站起来,居高临下的瞧着这个小不点儿,叉腰道:“不是我说你,顾念琛,你翻年就已经是六岁的人了,谁真疼你,谁假疼你都分不出?”

“心疼你,只给你买一盒点心,就挑拨你和你爹之间的关系?”

“心疼你,怎能不提将你接到他身边去教养的事?”

“让你记恨你爹,对你有什么好处?一匣子点心,骗的你团团转,赶明儿要是多给你几匣子点心,你就得把我们这些兄弟也记恨上,把整个侯府的人记恨上?”

“我......我没有!”顾念琛委屈的瘪着嘴,却没再哭。

“你自己好好想想,你大舅舅是真的疼你,还是要害你。让你记恨你爹,你跟你爹的关系不好了,你的日子怎么过?指望汪家能把你接走?我觉得不可能,他跟你说这些,肯定还有别的什么想头!”

康平语气稍微和缓了点,拍了拍顾念琛的肩头。

“哦!我想起来了,我那天上屋顶玩儿的时候,听到他大舅舅跟祖母讨要什么官职,祖母没答应......”

“会不会是因为这事儿?”顾念章拍着自己的脑袋,感觉有好些事儿没想明白,又好像想明白了一些。

“你还背着我到屋顶上去玩儿了?!”康平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念章身上,半眯起了眼,似是威胁和警告。

顾念章缩了缩脖子,手收回来都不知往哪里放了。

“我.....雪都融化了,瓦片不滑了......我这不是也没摔着嘛......你干嘛啊康平!那眼神儿跟我娘似的,我下次不上去了还不成吗?”

大伯,大姑姑,他爹,三叔谁没上过房顶?尤其大伯,那功夫......如履平地!

他就没明白,康平为什么就是不肯让他上房顶!

“自己功夫都还没练到家,还敢成天效仿这个,效仿那个,哪日真给你摔成了小瘸子,我看你怎么办!”

这玩意儿小时候怎么这么熊啊!说什么都听不进去是吧!操碎心了!

“啊?那我不上去了......我不要当小瘸子!”

第174章 婆媳对话

康平琢磨了一下,虽说是一匣子点心,现在不是什么大事儿,往后真说不准还有什么别的等着。他能看的住一次两次,那三次四次他要是没看住呢?

自家人若是都离了心,相互猜忌排挤起来,还能往前走多远?

顾家腹背受敌的时候,这宅子里的自家人再乱起来,那就不是小事了。

这事儿要告诉娘?

这些事情不能总让娘去沾边儿,哪有总做这恶人的?

康平瞧了瞧身边的念章,心里有了主意。

当天下午他就看到二婶去找了祖母,想来也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其实他二婶不差,至少是在他到顾家之后,一直都是二婶掌着后宅。

这事儿让祖母知道就成,他也用不着多操心了。

江云娘空闲了两日,又跟着杜夫人准备起将士回城的庆功宴,朝廷的恩赏下来了,婆母说那是重赏,请罪折子也有了回复,与恩赏是一道来的。

瞧着像是恩威并施,江云娘心里却总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古怪。

按照婆母说的,汪家并非善类,又怎么会只在朝堂上闹了一场,吊唁的时候闹了一场,什么都没得到就罢了手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

“娘,儿媳有不太明白,汪家这次为何这么轻易的就罢手了?”

杜夫人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抬眼瞧了江云娘一眼,继续低头写着什么。

“这哪里是罢手,不过是蛰伏罢了。”

“去岁南边水涝、绝收、饥荒、暴民作乱,一年半载的未必能平息下来,就算这一两年平息了,百废待兴,又得是两三年甚至三五年的事情。”

“这个时候,北边不能乱.....”

杜夫人的话戛然而止,江云娘却默默的垂下了头,她听明白了。

顾家镇守北边,之所以小仗重赏,请罪却只给了小惩,并不是因为陛下多偏袒顾家,而是顾家还有用处。

那南方好起来了呢?

“树敌而已,不怕!”杜夫人放下手中的笔。

“一将成名万骨枯,侯府能有今天的成就,脚下又何止万骨?都是从步步凶险之中淌过来的,还怕几只虱子?”

“无论到什么时候,自己的拳头硬,才能真的保住自己,保护家人。”

“云娘啊,你且记住,眼要往远里看,路却要一步一步走,盯紧你的目标,脚踏实地的走。”

“不要怕,该来的总会来,怕也没有用......”

杜夫人的话被朝露的叩门声打断,原本听的津津有味的江云娘,也被叩门声吸引。

“夫人,二公子夫人来给您和世子夫人送点心和汤水了。”

“叫她进来吧。”杜夫人没有丝毫的犹豫。

侯在外面的崔氏却有些惊慌了,她从未到过书房这等重地,这些日子忙起来,最多也就是在账房帮帮忙,今日也是知道大嫂和婆母在书房里辛苦了整日,连晚饭都没顾得上好好吃,这才起了前来送糕点和汤的心思。

婆母怎么还要让她进书房呢?

崔氏带着忐忑不安进了书房,不敢四处去瞧,只低着头,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