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回城知青的对照组(94)
苏半夏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借口给说出来。
反正她在中医这一块上面的天赋很高,会改良膏药配方也不是一件什么稀奇的事情。
“这膏药的效果跟我们祖传的膏药效果相比,哪一个更好一些?”猜到某种可能,苏京墨的心“咚咚咚”跳得飞快,他两眼紧紧地盯着苏半夏,不放过苏半夏脸上的任意一个表情。
“比我们祖传的膏药会更好一些。”苏半夏应着。
得到确定的答案,苏京墨的心一下子就从天上跳回了原处,他迫不及待地看向那一张薄薄的纸,而后细细地看了起来。
他看完之后,盯着纸,细细地思索一番,而后自言自语道:“妙,妙,妙啊。我怎么没有想到还可以加入这些药材呢?这两道膏药的配方用药极妙。”
“半夏,你的脑袋瓜子是怎么想的?怎么能想出这么好的方子?”苏京墨激动地说着。
不用验证,他光是看这两道膏药方子用的药材的药效和份量,便知道这两个膏药方子比祖传的那两个方子要好一些。
苏半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其余那些膏药方子。”苏京墨说到这里,顿了顿,“你再仔细琢磨琢磨,看能不能改良一下。能改良更好,不能改良也没事。”
祖传的方子是挺好的,要不然也不会惹得柳向前惦记,但是若是半夏能改良,使之更能适应现代人的需求,那会更好一些。
“我只是随便说说。”苏京墨飞快地看了一眼苏半夏,说着,“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你目前还是以学业为主。”
苏半夏应是。
苏京墨这会儿被勾起兴趣,自己亲自拿药材来按照苏半夏改良的那两个方子来制作膏药。
苏半夏帮着打下手。
很快,风湿膏药和止痛膏药被制作出来,它们的外表看着跟之前的膏药的外表一样,只气味有所不同。
它们的气味闻起来会更好闻一些。
制作好了之后,苏京墨自己亲自将风湿膏药贴到他的右手手臂之上。
他这一只手之前被柳向前用计弄断,虽说第一时间接好了,但是因为那会儿是在乡下,他又是那样的身份,即便接好了,也没有多余的休息时间,所以这手一到雨天前后都隐隐作痛。
往常一痛,他都是自己制作祖传的风湿膏药或者止痛膏药来贴贴。
这几天忙着店里的事情,没有多余的时间制作止痛贴,所以他的手痛,他只能掏出银针就给自己针灸,缓解疼痛。
现下贴上这个风湿膏药,他自我感觉自己的手贴着膏药之处热乎乎的,没有之前那种隐隐作痛的感觉。
“不错。”苏京墨再次赞许道,“回头你得空就把这些膏药多做一些。这应该是有市场的。”
苏半夏点头应承。
贴完膏药之后,苏京墨本想整理一下药柜,却不想这个时候来人了。
“苏医生。”
一个留着小平头,圆脸,个头高,左眼眼尾有一小颗黑痣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你怎么开医馆都不跟我们说一声?”那个圆脸小平头的同志快步走到苏京墨面前,问着,“我只是出差一趟,又过了个年,然后再去医院就没有见您了。”
“我向你同事打听你,才知道你退休了。我正想着,你退休之后,我怎么办?”
“幸好我今天路过这里,看着这个医馆新开业,招牌上又写着‘苏氏医馆’,我就走了进来。”
“幸好我走了进来,要不然我都不知道你竟然自己开医馆了。”
他还想着苏医生不在医院里上班,他的手以后没得治了,没想到缘分竟然这么巧,竟让他遇上苏医生开业。
苏京墨抬头一看,是自己的老顾客黄国柱。
黄国柱是一个长途汽车司机,这虽然是一个很吃香的职业,但是因为长时间开车的关系,他的右手得了腱鞘炎。
之前他还在医院里的时候,黄国柱经常过来医院那里挂他的号,找他推拿,针灸,所以他对他很熟悉。
“今天才刚开业。”苏京墨笑着,“你是第一个患者。”
黄国柱只是笑,而后将右手放到桌子上,苦着一张脸,说:“苏医生,我的腱鞘炎又犯了,这手从昨晚开始,痛得不行。麻烦你帮我推拿针灸一下。”
苏京墨却没有立即下手,而是叫苏半夏过来,让苏半夏给黄国柱把脉,试着看看黄国柱的病情。
第45章 购买
苏半夏走了过来, 将自己的手搭在黄国柱的手腕上,开始感受起他的脉搏,脉沉细。
过了好一会儿, 她才放下手, 拿起黄国柱的右手看了看,从手臂看到手指,筋粗, 她按了一下黄国柱的右手肿胀处, 黄国柱顿时痛得眉头立刻皱紧。
苏半夏又查看了黄国柱的舌头, 舌质淡, 苔薄白。
她心里有数, 看了苏京墨一眼, 说:“爷爷,我心里有数了。”
苏京墨便问着:“你来说说。”
“他这个应该是狭窄性腱鞘炎, 而且为虚寒证。我把了他的脉,很沉很细, 再看了看他的手臂,局部肿胀, 筋粗,舌苔白,综合症状。”苏半夏将自己的诊断说了出来。
苏京墨边听边点头, 嘴角不由自主地浮现一抹笑意。
“那你来说说,他这个该怎么诊治?”苏京墨又问着。
“可推拿按摩治疗, 舒筋活络,滑利关节。若是推拿的话, 选择侧腕部及阿是穴阳溪、鱼际、合谷、曲池、手三里、外关、列缺。也可以针灸,针刺阳溪, 行捻转提插泻法;向上针刺列缺,行捻转提插泻法;合谷、曲池、手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外关向阳池方向斜刺运针。得气后留针20分钟,其间每隔5分钟行针1次。还可以用中药熏洗。”(选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