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反派对她俯首称臣(456)
差一点,就差一点啊,他差一点就是国丈啊!
齐国公已经连女儿生了孩子,立为太子的事都想到了。
陛下对她女儿瞧着挺感兴趣的模样,是不是意味着蕊儿还是有机会入宫的?
即便是不立为皇后,封个贵妃当当也行啊。
算了算了,还是想想陛下会不会给自己穿小鞋吧。
到了朝堂之上他傻眼了。
谁能告诉他发生了什么。
怎么宁远侯和肃亲王掐起来了?
宁远侯平日里可是被人戏称和事佬,上次太傅参了他一本,也不见他如此失态,在陛下跟前嚎了两嗓子冤枉,下朝后也就是阴阳了太傅几句,怎么这会儿瞧着恨不得吃了肃亲王。
其他大臣有和他一样一脸懵的。
很快所有人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宁小侯爷和肃王世子在青楼因为一个女人打起来了。
肃亲王世子一茶壶下去,把宁小侯爷砸死了。
哦,还没死。
只不过人还在家里躺着,大夫说极有可能再也醒不过来了。
只有这一根独苗苗的宁远侯哪能就此善罢甘休。
那肃亲王世子如何了?
也在床上躺着,是生是死也不清楚。
听着他们二人扯皮,齐国公低眉敛目站在一旁,心下长长舒了一口气,有他们闹这么一出,陛下应当暂时没空管他。
唾沫星子喷飞的两位朝臣骂了半天,也没争出个对错来。
错当然都在对方身上。
陛下什么态度还不清楚,他们认定只要把对方钉死自己就没罪了。
宁远侯眼里含着热泪:
“陛下~臣就这么一个儿子,平日里臣严加管教,从不敢让他行差踏错半步,绝不是肃亲王口中奸恶之辈!若真如肃亲王口中所言,臣那孽子犯了罪,也当是由大理寺处理,肃亲王世子此举实属目无王法,还望陛下还我儿一个公道。”
“陛下,臣绝非捏造事实,污蔑他人,求陛下明查。”
年轻的天子端坐于龙椅之上,见两人不骂了,转动着手上的扳指,懒洋洋打了个哈欠,“殷大人何在?”
殷项远抱着朝笏出列,冲着天子躬身道:“臣在。”
“齐国公和肃亲王说了半天也累了,朕瞧着诸位爱卿还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殷大人昨天也在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你来向众位大臣讲一讲到底发生了何事,让众位爱卿前来评判孰是孰非。”
肃亲王哆哆嗦嗦开口:“陛……陛下……”
……可不能啊。
姜茶茶一个眼神斜过去,肃亲王再不敢说什么,由殷项远一一道来。
第216章 帝王的笼中雀(6)
殷项远一板一眼说完,朝臣上下皆噤若寒蝉。
想为他们站台的同僚,不由得庆幸刚刚没来得及说话。
殷项远是圣上的人,他说出这些话,就意味着是圣上全然相信的。
宁远侯和肃亲王要比其他人更为清楚,昨晚陛下就派了御医到他们府上,速度之快,绝对不是只是听旁人转述这么简单。
两人俱是面色惨白,跪在地上先是磕头让陛下息怒,随后又为自家不争气的开罪,道两人只是喝醉了,说了些胡话,绝对不是诚心的。
“都说酒后吐真言,朕瞧着也有几分道理。”姜茶茶抬起眼皮,漫不经心开口,“朕竟然不知,这皇城之外的天,何时由宁远侯和肃亲王各遮了一半。”
小皇帝不轻不重的一句话,宛若朝着平静的湖面砸下一块巨石。
三朝元老,文官之首,年逾六旬的太师身着一品袍服,布满了皱纹一片肃然之色,双目依旧明亮有神,听到小皇帝如此犀利直白的话语,垂下的眼底中闪过一丝异样。
“臣等是万万不敢啊!臣对陛下赤胆忠心,天地可鉴,从不敢有一己私欲,就是给臣十个胆子,臣也不敢有如此大逆不道的念头!一切都是臣管教无方,竟不知孽子何时结交了一些三教九流之辈,定是那些人中教唆着说出如此混账之话。”
听宁远侯一口一个不敢,不知,肃亲王垂下的眼睑中闪过冷光,脱罪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将所有的罪名扣在别人头上。
还好他早有准备。
太傅没有证据的东西,他有。
“陛下!臣有本启奏。”
张公公将肃亲王的奏折双手呈到姜茶茶跟前。
姜茶茶扫了一眼奏章上的内容,面色顿时冷了下来。
肃亲王跪拜,道:“臣上奏之事人证物证俱在,断不敢信口雌黄。”
姜茶茶闻言将折子朝着宁远侯砸过去,正落在他跟前。
“这就是爱卿口中的不知!那混账东西藐视皇权,强抢民女,抢人田地,草菅人命,还有什么是他做不出来的?朕的好爱卿,更是欺上瞒下,为了这个混账东西一次又一次动用私权,为他摆平一切,爱卿可真是贤良方正的忠臣啊!”
她将贤良两个字咬的极重。
宁远侯握着折子的手在发颤,整个人还想如之前一样说冤枉。
但不等他喊冤,姜茶茶已经下令交给大理寺卿彻查此事。
下了早朝之后,几方人都不淡定了。
和宁远侯交好的朝臣人人自危,太师入了府邸就命人前去查探昨天晚上陛下所在何处。
先帝当年虽早早就立了如今的圣上为皇太子,但一些朝臣也曾不看好这位资质平庸的皇太子,更看好的是骁勇善战的皇二子。
瑞王殿下藏的再好,也曾露出过对皇位的觊觎之心,然而到最后还是败给了名正言顺的皇太子殿下。
不过,很大一原由,是瑞王殿下过于急功近利,结党营私惹来了先帝不满,先帝再没有多看这位皇二子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