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反派对她俯首称臣(457)
新帝登基第一件事就人分封到边关做藩王。
宁远侯出事,就意味着瑞王失去在朝中的一大助力,以后再想回来,更是难上加难了。
到底是巧合,还是……
不,太师眼底闪过幽光,他曾教习太子,看着太子从一个小豆丁成长为如今的君王,他相信自己看人不会错,一个人绝不可能装这么多年。
不止太师这边怀疑,得到消息的太后连早膳都没胃口用,宁远侯出事她喜闻乐见,但张公公传话说,齐国公府昨天晚上犯了错,她就不淡定了。
姜茶茶召见朝臣,留的还是齐国公。
太后不好见外臣。
两人谈话时,遣退了宫人,就连张公公都没跟在御前侍候,两人具体谈了什么,谁都不不清楚。
太后遣宫人传话,请姜茶茶到永寿宫膳房用午膳。
姜茶茶没有提的意思,太后也不好开口。
自己让人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总归不好,若是让她知道,只怕心里会对自己这个太后心生嫌隙。
可不说的话……她把人叫到自己宫里用膳又没了意思。
就在太后思索着要不要暂时不说,等自己找个时机召齐国公夫人入宫,与齐国公夫人谈了以后再提这件事,姜茶茶却遣退下人,主动开了口。
“母后,儿臣当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她目光中有着恰到好处的茫然无措,“儿臣之前想着让姚表妹入宫,已经算是委屈了她,得知姚表妹有了心上人,儿臣本想着要成全他们,昨天晚上有意试探一番,哪知表妹她……”
张公公已经将她所做之事交代的一清二楚,话出入不大。
她说完事情的经过,又道:“儿臣方才留了齐国公,就是想着,蕊儿表妹若是实在不肯入宫,朕也不强求,齐国公吞吞吐吐没说出什么来。”
哪里是没说什么。
听到自己说姚小公子年轻气盛,但心性还算是个好的,让他以宁远侯家的小侯爷为鉴,日后对姚小公子多加管束,并透露出自己对姚诗蕊不同,还有意让姚诗蕊入宫,齐国公激动的话都不会说了。
当即感激涕零的表示愿为燕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太后松了一口气,心稍稍放了回去,拉着她的手,轻轻拍了两下,劝慰道:
“要母后说,诗蕊有心仪之人当更好。她心不在你身上,你将人纳进后宫,立为皇后,既堵住朝臣悠悠众口,又不需宠幸她,齐国公还不敢有微词,没有比她更好的人选了。”
太后心下已经在骂齐国公一家。
给他们铺好的路都不会走,简直是废物。
之前还觉得姚诗蕊聪慧,现在看来,简直是蠢到家了,放着好好的皇后不当,和一个外男不清不楚。
若不是没有更好的人选,她又怎会一心让姚诗蕊入宫。
反过来想想,姚诗蕊有心上人的确挺好,正如自己所说,心不在她儿身上,不想争宠,自然就少了许多麻烦。
她要的只是一个皇后。
姜茶茶微微垂着脑袋,做出思索的样子,随后下定决心道:“母后所言极是,皇后人选只能是姚表妹。”
姜茶茶回到寝殿,就迫不及待去找了盛允策。
倒不是多想他这个人,而是真的想和他吐槽。
影三每天给盛允策送饭送水,三天加起来说的话不超过三句。
之前还提心吊胆小变态会突然冒出来打自己一顿,或是强迫自己做一些自己不愿意的事,现在小变态不知道抽什么风,来看他,也都是说一些有的没的,就是动手也没吃饱饭似的,鞭子随意抽两下。
吃好、喝好、睡好,心是安定不少,但盛允策第一次觉得没有白天黑夜的日子这么漫长。
隔了三天再见她,骤然生出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看她的眼神中已经不见了滔天的恨意和浓浓的厌恶。
她手上没拿东西,背后跟着如影三一样,全身黑的暗卫,盛允策听到她喊影二。
影二怀里抱着张被子,手里还提着两壶酒。
盛允策如临大敌,身子不自觉往后缩了缩,心下竖起高墙。
让人打开牢笼,被子直接丢进笼子里,她挥了挥手让人退下。
连带着石门落下。
他就看着年轻的帝王跨进笼子里,盛允策全身汗毛乍起,她这是要做什么?
装了这么久,还是等不急了吗?!
亏他还以为她是转了性子。
哪知道是在这等着他!
姜茶茶随意在他跟前坐下,眉眼间没什么波动,不如之前一样,一来就要打要杀,叫嚣着拉他出去上刑,他却能察觉到对方此时心情不好。
在他疑惑且震惊,警惕且不安的目光中,她倒了两杯酒,一杯送到他跟前,凝着他的眸子深邃暗沉,里面带着他读不懂的情绪。
她语气淡淡,“朕,心情不好,陪朕喝一杯。”
盛允策:“……草民不会喝酒。”
她看起来怪怪的,谁知道她会不会在酒里下药,对他行不轨之事。
“朕让你喝,你必须喝。”她语气不满,“怎么?盛小公子非要和朕对着干?”
她瞧着眼前人梗着脖子的倔强模样,忍不住嗤笑,“盛小公子该知道朕要选妃,盛小公子的几位姐姐如今也到了成亲的年龄,盛小公子今个儿若是再这样冥顽不灵,朕就只能宣盛家千金入宫了。”
她掳了他还不够?还要去祸害他的家人?!
盛允策一口气堵在心口,整个人看起来如同被激怒的豺狼虎豹,瞧着凶狠,但对姜茶茶来说,都是纸糊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