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妃重生:殿下,我有病(178)
太后摇摇头:“在宫里呆了二十几年,你还是这么天真,怪不得不是姓林的对手。珂儿中毒已深,毒发只是时间问题,就是琰儿及时赶回,又能阻止得了什么?反而让琰儿也自投罗网。”
“可是,不试怎么知道?万一……万一能改变……”尹皇后徒劳地幻想着“万一”。
太后正色:“哀家问你,如果是你的夫君,你会让他选择自投罗网,还是选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尹皇后似乎有些明白过来,喃喃地道:“母后是说……珂儿是蝉?”
见她总算还未煳涂到底,太后也是长叹一声:“崔氏的选择,于你来说,是残酷的,可于琰儿来说,是正确的。”
两行清泪又流过尹皇后的脸颊。她总觉得自己的泪已经哭干了,可每次想到秦珂,她的泪又会汹涌而出。
“可我依然不能原谅她。我只会记得她对我的残酷。”
太后见自己劝不醒她,也是无可奈何,尹皇后需要时间。她虽然天真,但不愚蠢,总有一天,她会明白过来。
她拉过尹皇后的手,像当初对待新娶的儿媳妇那样,轻轻地拍了拍:“珂儿没了,哀家跟你一样伤心。可是,你要看看眼前,你只有琰儿可以依靠了……”
这话,重重地击在尹皇后心上,她抬起浮肿的眼皮,怔怔地望着太后,望了很久。
太后不抽身,任她望着,用自己柔和的目光去安抚她。
半晌,尹皇后哑声道:“儿臣终于明白母后的苦心。只是,儿臣还有一事不明,没人知道庆王那天会突然起事,崔氏远在京城之外,又如何得知?”
太后点头,甚感欣慰:“你终于回过神来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哀家想用刑,也是想逼崔氏说出这个。可惜……唉。”
“所以母后要将她关起来,逼她说出真相?”
太后苦笑:“哀家不存这个指望。她太狡猾,将琰儿捏得死死的。只要琰儿的心还在她那边,她就永远不会说出真相。”
“那为什么还要拘禁她?”
太后的眼神突然犀利起来:“她比姓林的更可怕。姓林的只会在后宫唿风唤雨,可她……”
尹皇后一凛,不由想起崔海棠心口流着鲜血,跪在寿康宫门前广阔的广场上,招唤天神吃了太阳一事。
这样的女人,的确太可怕。
太后语气冰冷、缓缓地道:“这宫里,不能出现第二个林贵妃。哀家要关着她、看着她,让琰儿,慢慢地忘记她……”
玉明殿,一如既往地积满灰尘。
虽然在秦琰面前,海棠表现得十分乐观,可真的面对这灰暗的宫殿,海棠还是深深地叹了口气。
眼下的结局,已经比想像的好。海棠也是佩服自己,在那样紧张的时刻,还能想起《大良律》来。她也不怕别人去查。上辈子,审讯庆王妃的时候,有孕在身的庆王妃就昂首挺胸地抬出了《大良律》第一百四十六条。一时在贵妇中沸沸扬扬地传了好一阵子,海棠也是印象深刻。
所以说,多活一辈子,真好。
自己动手将寝室先整理了一块出来。这玉明殿这么大,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整理完,慢慢来吧。
一转眼,天色就暗了下来,外头突然有太监走动的的声响,并喊道:“崔侧妃可在?”
海棠想,大概是给自己送晚膳来了,再者,灯烛与被褥也缺啊。
一出门,却出乎意料地见到田嬷嬷和碧云碧霞。
海棠顿时愣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领头的中年太监面无表情地道:“这是拨来服侍崔侧妃的宫人,侧妃如有其他短缺,可让她们去内务府支领。”
总之一句话,侧妃你是不能出门的。
海棠哪还管得了那么多,分别这么久,能再重逢就已让人喜不自胜,出不出门的事儿,往后再说。
第164章 唯独不能预知自己
田嬷嬷与碧云碧霞带了不少物件过来,都是往日海棠在穆王府里头用惯的。
可以想像,秦琰为此一定付出了艰巨的努力,才能让太后和皇后松这个口,答应让此三人进宫服侍。
田嬷嬷老泪纵横,连说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重回皇宫。
三人与海棠差点抱头痛哭。碧云还能忍耐些,碧霞却是一边哭一边叽叽哌哌说了一大通,全是抱怨的话,将海棠走后,王府里那些人对凝晖阁的排挤与忌恨,表露无疑。
海棠可以想象。王府里两个地位尊崇的女人,思念着远方的秦琰,而秦琰却与海棠朝夕相处,有忌恨再正常不过,没有忌恨才让人觉得更可怕。
到底也是宫里打滚多年的,田嬷嬷知道此时不宜过度伤感,抹了眼泪道:“我们速速将此地打扫干净才是,侧妃怀着胎,不能让她伤心,更不能让她在这样的地方住着。碧云,你快服侍侧妃去外边殿里用晚膳,我与碧霞先把这卧室打扫出来。”
碧云连连称是,到底还是田嬷嬷稳重有见识。
晚膳由宫里的膳房送过来,温热,可口,不算薄待。海棠能感觉到,每一口热汤的后面,都有秦琰的影子。他一定暗中做了好多关照,而太后,大约也在观察,若不出格,也会睁一眼闭一眼。
田嬷嬷与碧霞打扫出来的卧室,叫海棠耳目一新。从穆王府带过来的那些器具,将这个空荡荡的房间装饰了起来,又点上明亮的灯烛,看起来也颇为雅致可人。
“你们竟是化腐朽为神奇,如此住着,倒也不觉得辛苦了呢。”海棠赞道。
田嬷嬷叹:“侧妃真是好性子,这宫里,我是好些年没来了,可那些往事还歷歷在目,为住处、为用度、为恩宠,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