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妃重生:殿下,我有病(253)
“皇后娘娘,听内务府的人说,昨儿崔氏生产时,太皇太后也过去了。”
云惜华其实是知道的,早就有人私下跟她说过昨日皇帝落跑,连太皇太后都没来得及见,还是在玉明殿碰的面,并且起了很不愉快的冲突。
但是卉珍这么一提醒,云惜华倒突然起了心思。
“既然皇上已经在早朝了,本宫还是去福熙园吧,太皇太后那儿的礼数,不能少了。”
众人都以为皇后娘娘打算忍下这口气,重新回到“贤后”本份,要去福熙园请安,舒了一口气,服侍她出门。
对于新皇后的到来,太皇太后丝毫不意外,甚至内心已暗暗期待。
“寿康宫可去过了?”
“回太皇太后,儿臣稍后就去。儿臣想着,太皇太后您老人家才是整个皇宫里头最德高望重的长辈,理该先来给您请安的。”
“难为你心里还有哀家。哀家还以为要被这皇宫扫地出门了。”
“太皇太后说什么话来,您是这后宫的定海神针,有了您,才有后宫的安定,我们当小辈的,心里才踏实。”
第239章 你在怀疑什么?
一向以来,云惜华都不算王妃里头讨喜的那种,言语也说不上伶俐。
人的潜能却是无穷的,当她想达到自己的目的,且欲望强烈的时候,笨拙的人也能变得巧舌如簧。
在太皇太后刚刚被新帝警告之际,新后却上赶着热乎乎地来示好,无论是面子上还是心理上,太皇太后都觉得十分受用。
当然,作为混了一辈子宫廷的老狐狸,太皇太后不会天真到觉得云惜华是专程来表达崇拜之情的。
她垂下眼睛,故意不去看云惜华,端起高高在上的架势。这时候不需要玩平易近人,需要的时候,她可以比谁都平易近人,但眼下不是。她几乎可以断定,云惜华有求于自己。
“哀家这一辈子,只手软了一次,就是对姓林的妖妃。哀家也是太宠先帝了,怕他伤心,没拗得过他。”
“可到底太皇太后还是将林氏一伙给一窝端了。听说当年选秀,太皇太后就不同意林氏进宫,若论识人知人,还是您最强。”
太皇太后迅速抬起眼皮,望了一眼云惜华。
这个新出炉的皇后啊,一切都太浮于表面了,稳重还是不够,耐心也不行。
“识人知人的本事再强,也抵不过有用人的资格。这话,你应该听得懂吧。”
云惜华一愣。她当然听得懂,太皇太后这是在感慨,就算她知道某人不是好人,可也拿她没办法,因为皇帝喜欢啊。
“恕儿臣愚钝。若您都决定不了用人,还有谁能决定?谁再大,还能大得过太皇太后去。”
太皇太后冷笑一声:“你啊,不知道是看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煳涂。哀家能决定谁是皇后,但无法决定皇上宠谁。这么说,够明白了吧。”
云惜华听她说到这份上,终于觉得自己应该给太皇太后上点药了。
“皇上宠爱谁,固然是皇上的自由,可是不能因为男女私情就违了祖制。儿臣实在是看不过去了,迫不得已来向太皇太后求助,请太皇太后给儿臣指个良方吧!”
云惜华突然激动起来,起身就要给太皇太后下跪。
太皇太后一使眼色,身边的宫人立刻扶了云惜华,连声道:“皇后娘娘使不得。”
太皇太后挥手:“你们都下去吧。”众宫人立刻识趣地退出,悄无声息。
殿中只剩了二人,一股莫名的凄凉袭上太皇太后的心头,她望着一脸悲愤的云惜华,好像望见了当年的自己、后来的尹皇后。
大良朝的皇后,似乎注定要备受冷落,注定要在与宠妃斗争的路上走得艰辛而悲苦。
云惜华最后是能变成自己,还是变成尹皇后,她都不好说。
“皇帝昨日登基,半途离开去了玉明殿,哀家知道。不过,耽误的也只是来跟哀家请安的功夫,首朝还是顺利进行的。要说违了祖制,也是有些苛刻了。你若聪明,就不要在前朝的事情上与他争执,免得伤了夫妻情份。”
关于这一点,太皇太后是有切身体会的,对于帝王来说,博爱才是本份,身为皇后,若事事较真,只会让皇帝越走越远,她自己是如此,尹皇后也是如此。
听她如此说,云惜华就知道,太皇太后大概昨日在玉明殿吃了亏,眼下也想避避新帝的锋芒。
可是,您要避锋芒,我眼下却是岌岌可危啊!
“太皇太后深明大义,儿臣十分佩服。可是,皇上违祖制一事,儿臣也不敢胡说。昨儿皇上……没有留宿凤仪宫……”
太皇太后皱皱眉头,孙子辈的宫闱之事,她的确有些管不动了。
“皇帝政务繁忙,又是个勤政的,在后宫逗留得少些,你们这些后妃也要懂事,不要颇多埋怨,多多支持和辅佐才是。”
“可是……他并不是处理政事去了,他昨晚……留宿玉明殿!”
“什么!”
太皇太后震惊了。玉明殿崔氏昨儿才生产,那还是血屋啊!一个新登基的皇帝,违背祖制没留宿皇后处也就罢了,竟然还去了血屋,这是要弃大良江山社稷么?
“儿臣已问了内务府,今儿一早,皇上是从玉明殿起的仪仗,连朝服都是送到玉明殿,断断错不了。此事不是儿臣不能忍,若传出去,只怕满朝哗然,到时候,影响的是皇上的声誉和威望啊!”
哪有什么“若”,这事儿是定会传出去的。
太皇太后冷冷地望了云惜华一眼,心里盘算开了。望云惜华的样子,只怕还会推波助澜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