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妃重生:殿下,我有病(254)
“哀家已经尽力了,将崔氏关了大半年,可皇帝就是心心念念地放不下她,哀家亦是无可奈何。当初囚禁,说好到分娩为止。哀家也不能言而无信。”
“不,太皇太后您一定有办法的。崔氏太可怕了,您想想,后宫的女人哪个不要名份的,她竟然不哭不闹地当个庶人,这是为何?完全是有恃无恐啊!她的预产期明明在下月,突然提前一个月就生了,这个不让人起疑吗?”
太皇太后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你是在怀疑什么?”
“儿臣不知道该怀疑什么。儿臣只知道,这个崔氏近乎于妖,当年她说来日蚀,竟然就能改变天相,一个时辰内风云突变起了日蚀;眼下皇帝登基,她又能提前一月好巧不巧地在同一天分娩,您不觉得她太可怕了吗?”
日蚀一事,一直是太皇太后心里的一根刺。她放不开,却又无法解释,最恨人哪壶不开提哪壶。
不由冷了脸:“有些事儿,哀家只是不说,可你们也不要胡闹得太厉害。哀家能收拾崔氏,也能收拾任何一个嫔妃。崔氏早产到底是因为什么,你比哀家更清楚!”
云惜华茫然:“儿臣不清楚。”
“她的孩子受了毒害,再不催产就保不住了。你敢说,你全然不知?”
“啊,儿臣当真不知!”
“因为对象是崔氏,哀家才睁一眼闭一眼,可你们也不要太过分了。就算毒不是你下的,你身为当初的太子妃、如今的皇后,你也脱不干系。”
第240章 后宫的套路
云惜华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张口欲辩,却又哑口无言。
“就算她生了皇子,可又怎样?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昨日皇帝难道没去你凤仪宫?你不能抓住机会留住皇帝,光想着吃别人的现成,还有没有半点皇后的手腕和气度?”
吃别人的现成。
这句话最重。
太皇太后是在暗指云惜华明明心中不忿,却自己不动手,暗绰绰忍着,等着别人一次又一次地出手,好坐收渔翁之利。
云惜华尴尬得无地自容。
她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道太皇太后在后宫斗过多少心机深沉之人,后宫里那些套路,早被她玩得炉火纯青。但凡自己玩过的套路,别人再使起来,也是分外眼熟和亲切的。
“儿臣的确不会曲意奉迎,如果要靠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来保住自己在皇上心里的位置,只怕儿臣做不到。”
“那就回凤仪宫哭去吧,希望你能有哀家这么好的运气,生个儿子,当上太子,安安稳稳当唯一的皇太后。”
气得云惜华浑身发抖,却又不好发作。
她原本是来找太皇太后求援的,没想到求援不成,反遭羞辱,自己也想不通到底错在哪里。她对太皇太后已是极为尊重和低姿态,却出乎意料地并未让太皇太后全心全意地出手帮助自己。
也许是高估了自己,也许是低估了太皇太后,大良朝皇后突然兴起的“尊重”,还不足以上太皇太后出手。
太皇太后也是人,她出手也需要理由,要么为了强烈的社稷使命感,要么为了自身的利益。
请问,出手替你除掉崔氏,符合哪一条?
忍。云惜华倒也知道,如果真的连太皇太后这儿都已绝了路,她在宫里只怕也只剩“皇后”二字了。
“太皇太后教训得是。儿臣脾性不好,人又愚钝,总是做不到让皇上满意,儿臣心里难免丧气,才说了这些赌气的话。儿臣会好好收敛,也望太皇太后时时提点。只要您老人家不嫌弃儿臣打扰,儿臣想多多来向您取经呢。”
不错,给脸色给得有效果。
太皇太后心里,倒也希望景和帝有个强势能干的皇后,自己压制不了崔氏,希望皇后能压制。先后两位皇帝都出现的宠妃独占恩宠的恨事,她实在不想景和帝这里还闹这样的事。
“哀家在福熙园修身养性,也希望你们常来走走。下回来,带上湘儿。若贤妃有空,让她也带上潼儿,哀家很想念这两个孙儿。”
云惜华又悲又喜,被羞辱到脸肿,却又塞了一颗蜜枣,真正也是有苦说不出。
搬救兵失败,云惜华悻悻而去。
太皇太后对着她的背影直摇头。她最贴心的老嬷嬷走过来,轻声问道:“皇后脸色不太好看,太皇太后您是给她脸色瞧了吧。”
“没有豁不出去的心,却有豁得出去的手段,难成事啊。”
老嬷嬷奇怪:“既有手段,如何不成?”
太皇太后道:“心里豁得出去了,做事才能果断狠决。最怕面子下不去,架子要端着,其实心里扭曲得不行。哀家瞧崔氏中毒那事,只怕皇后从头到尾都知道,就等着有人下手呢。”
第241章 打不着她还打不着你?
老嬷嬷轻叹:“终究不是谁都能像您这样有胆识。皇后还年轻,需要歷练。说起来,人家当皇后才两天,皇上的后宫也还单薄,等往后一批又一批的秀女进宫,自然也就练一个三头六臂出来了。”
太皇太后道:“有能耐的坏人,和没能耐的庸人,哀家更喜欢前者。贤妃比她强得多啊。”
老嬷嬷却摇头。
“哟,你还摇头,觉得哀家说得不对?”
这个老嬷嬷跟着太皇太后陪嫁过来,在当初的几位陪嫁中侥幸活到今天,与太皇太后一起经歷了无数风雨,对一切保持着既感同身受又旁观清醒的态度。数十年的陪伴,二人感情非比寻常,说话也比常人更为直接和有力。
“太皇太后的前半句,奴婢听着只觉得佩服。不过,最后一句略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