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附近办事,眼瞅着快宵禁了,就过来。”骆乔把马拴好,被忠仆迎进了正堂,甫一坐下,她问:“欢叔,太子大婚的事你知道多少?”
忠仆欢叔下意识问:“大姑娘问的是哪次大婚?”
骆乔诧异:“太子两次大婚都出事了吗?”
“太子与齐国公主大婚那事儿你是知道的,彭城王和东海王被罚了,彭城王淡出朝堂三年,不少人都认为是太子故意搞的这一出,陷害了彭城王和东海王,也表明自己对娶齐国公主的不情愿。”欢叔坐下,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跟骆乔娓娓道来。
这件事看起来的确像行事冲动没头脑的东海王能干出来的,还牵扯到了长沙王府等之流,可就是太明显了反而叫人生疑。长沙王当年还是个小娃娃,老王妃在长沙郡作威作福却从不把手伸到建康,为什么长沙王府的长史要掺和进这种事里。
“明德宫在那之后打杀了一批宫人内侍,且属官也换了小半。”
“明德宫内部出了问题?”骆乔问。
“这就打听不到了。”欢叔摇摇头,“这件事就在此打止了,大理寺以东海王结案,干办处也没有继续追查了。”
“那太子第一次大婚又出了何事?”骆乔好奇问。
“这我也是听来的,”欢叔脸上带上不确定的神情,“时间久远了,前头那位太子妃难产而死,济阳江氏也因为邹山私铸兵器一案近乎死绝,这世上知道真相的人怕是没几个了。”
“怎么回事儿?”
“前头的那位太子妃说是替嫁的,原定下的是济阳江氏大宗的嫡长女,那姑娘宁死不嫁,济阳江氏就出了个李代桃僵的馊主意,江氏太子妃是小宗的,还是位孤女,被大宗威逼利诱顶替了嫡长女。”
骆乔目瞪口呆。
“如果此事是真的,也难怪济阳江氏会帮皇帝私铸兵器,这是有把柄在皇帝手上握着呐。”欢叔叹息:“只是可怜那江氏太子妃,一生凄凉,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
骆乔摇头:“咱们这位太子殿下也是有点儿……”冤大头了。
“都是道听途说,都是道听途说,大姑娘听听就行,切莫当真。”欢叔忙说。
骆乔点头:“我知道的。”
欢叔连连点头。
骆乔又问:“欢叔,你对南康王了解多少?”
“南康王?”欢叔微微皱眉,摇头:“这位王爷我了解得不多。”
骆乔说:“知道多少说多少,我听听。”
第213章
姚杞在骆乔离开后, 叫店家上酒,左右宵禁了他也不走了,给了店家一锭银子就坐在食肆里关起门来一杯接一杯地喝, 成功用一坛酒把自己放倒。
第二日他酒醒, 睁开眼看到的是一顶鸦青蝠纹床帐,他迷迷糊糊地想:这食肆的东家很有钱嘛, 可以用这么好的料子做帐子。
“舅舅, 醒了?”
姚杞听到旁边有人说话, 瞬间就清醒了,猛地一下坐起来,转过半身看向床榻边, 惊愕地睁大了眼:“王爷!”
南康王闻震朝姚杞略颔首, 叫人进来伺候姚杞洗漱。
姚杞懵懵地由侍女伺候着,问:“我这是在……?”
“这是南康王府, 舅爷。”侍女答道。
姚杞还有点儿懵,等洗漱更衣完毕坐到席上面对闻震, 他还是没有回过神来。
“王爷,我是怎么来这儿的?”
闻震道:“我今晨我让人把舅舅接来的。舅舅实不该孤身一人喝得酩酊大醉,若是遇上危险怎么办?”
“我知道, 我也没想要喝醉, ”姚杞揉了一把脸, 不知如何启齿:“只是……我……唉……”
侍女将朝食一一摆在案上,然后行礼退下,闻震对姚杞说:“舅舅先用些清粥吧, 有什么话吃饱了再说。”
不说不觉得, 一说姚杞就感到腹中饥饿难耐,提起筷子夹了一点儿小菜, 又猛然想起一件事,惊呼:“早朝!”
闻震说:“我已经帮舅舅告假了,舅舅安心休息便是。”
“那就好,那就好。”姚杞一颗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下,大口就这小菜吃清粥。
闻震在一旁解释:“舅舅宿醉,今晨还是不吃油腻得为好,这粥我叫厨上文火熬了两个时辰,很好克化。”
姚杞点头,吃完了一碗粥的空隙朝闻震奉手道谢。
吃到了七八分饱,姚杞放下了筷子,闻震叫人进来收拾,对姚杞说:“舅舅,随我一同去花园里走走吧。”
姚杞立刻起身,去帮闻震推轮椅。
南康王府里为了方便闻震的轮椅是没有门槛的,所有的台阶也都是缓坡,可叫闻震自己就转着轮椅去府里任何地方。
可出了这座府邸,对坐轮椅的闻震几乎是处处不方便的。
时值盛夏,辰时太阳就比较炽烈了,南康王府的花园绿树成荫倒也不晒人,姚杞推着闻震走在树荫下,到了一处草亭后闻震叫停,二人在草亭里坐下,听着阵阵蝉鸣声,姚杞心中渐生忐忑。
闻震没有折腾他很久,等侍女摆好瓜果茶点退下后,他说:“舅舅,你实不该昨日与骆高羽在外相见。”
姚杞愕然,解释道:“我是想劝说骆乔那孩子投在王爷门下。”
“她不会投在我门下,”闻震摇头,看姚杞神色惶然,补充了一句:“她不会投在任何皇子门下。”
“怎么说?”姚杞道:“那孩子与鸣雁交好,听说她在豫州与五皇子关系甚好,还救过五皇子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