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娘听着他不自觉的关心,忍不住靠近这里,突然觉得他很可怜,比她自己可怜多了。
赵幼澄住在北面的院子里,冬青见她醒了,悄声说:“忠义候来接夫人了。”
赵幼澄刚睡醒,整个人还没有清醒,就没说话。
等赵幼澄出来,周聿昭看到她的样子,下意识回头看了眼桌案上的画,她真如画中仙子一般。
不,她比画中更美。
赵幼澄对周聿昭的态度就冷淡极了,见了人也只是问:“皇祖母可安好?”
周聿昭丝毫不在意她的态度:“太后娘娘安好。只是心里记挂殿下。”
赵幼澄皱眉,淡淡说:“皇祖母在宫中,有人相陪,只管保重,不必记挂我。”
周聿昭看了眼文稿,大概猜到她在编撰图书,笑着说:“殿下这里倒是很有文学馆的样子。”
赵幼澄:“我这里又不是天策府,怎么会有文学馆?忠义候可不能信口胡说,不过是偶遇几个游士,见闻广博,我这才让人记录下来供人观赏而已。”
周聿昭见她丝毫不领情,也不恼笑着说:“倒也是。”
刘玉娘看着周聿昭眼中的神色,心里不是没有伤痛,但已经和从前完全不同了。
婉淳公主,也许就是他永远求不得人。
他们夫妻真是可悲,她得了姻缘,求不得他的心。
而他永远失去了机会。
方氏开玩笑说:“昨日夫人来了,今日一早忠义候就眼巴巴来接了,我出城这么久,也不见你表哥打发人来问一声。”
赵幼澄听的笑起来,问章嬷嬷:“阿诚起来了吗?”
“没有,今早谁也没起来,昨夜闹的那么久,都喝多了。”
赵幼澄也不再问,听见冬葵匆匆进来在她耳边说:“北面有人来送礼了。”
赵幼澄看了眼,起身说:“各位安坐,我先去看看。”
赵幼澄穿过院子,冬葵说:“应该是裴大人送来的,几匹蒙古马,还有一队关外的商队,人已经安顿好了。”
赵幼澄远远看了眼,心里有些雀跃,裴岘这么久都没消息,上次送来一车药材和补品,她以为他敷衍了事,没想到还惦记着她。
她的开心都在脸上。
她这才说:“把我准备好的信,快马加鞭送去。”
等她再回去,方氏已经去看赵琰和赵钰兄弟两去了。
周聿昭和刘玉娘坐在那里喝茶,章嬷嬷笑着说:“太后娘娘给殿下赐了礼,殿下要给宫中准备些什么?”
赵幼澄笑着说:“我倒是不好去送什么。”
周聿昭看着她一身洒脱,不似人间客。眼神里的痴迷越甚。
“那就将阿弟昨日打猎得的猎物,送给皇祖母尝尝。”
章嬷嬷听了后就去准备了。
刘玉娘问:“殿下……”
她想提醒她,宫中操办婚事的事,不要出卖她。
但周聿昭先说了:“听闻庆王妃要为殿下做媒……”
刘玉娘惊讶看着丈夫,不知道丈夫怎么会这么快知道。
赵幼澄也侧目看着周聿昭,她和他夫妻将近十载,都不敢说了解他。
她甚至想不起,周家到底是什么时候,能在朝中一言九鼎?
甚至不知道,周聿昭什么时候开始背叛她?亦或者他们从成婚开始,周聿昭就不曾喜欢过她,从开始就是利用她。
她曾经那么恨,如今只觉得来日方长。周宪实不死,周聿昭死不死都无所谓。
她让人盯了那么久,都抓不住周宪实的把柄。
当初在那间画铺中,她就是认出了周宪实的私印,才确定,周宪实的画不可能外卖,只能是有人用他的画传信。
可惜后来,再没了讯息。
“是吗?那就谢谢九婶了。”
她说的毫不在意,仿佛并不是什么大事,这却让周聿昭下意识皱了皱眉。
他心里是很不喜欢她议亲,或者说,他不希望她成亲。
萧大人昨夜去了,今日萧家人已经报丧。叔祖父进内阁已是确定了的,接下来他的路怎么走,手中有多大的权力,能到的什么,失去什么,没人知道。
但是他很清楚,他很不希望婉淳被那些人拖下水。他野心蓬勃,心术不正,他不否认,但是婉淳不属于任何男人。
他宁愿她永远都不要成婚,他心里突然有了疯狂的想法。
第73章 山中得鹿
◎得遇祥瑞◎
在辽东的裴岘在抚宁卫停留了几日后, 继续向东进了关外屯军处。
这几日的消息不间断,除了萧大人去世的消息他不知道,剩下其他的, 包括周宪实入内阁, 他已经猜到了。
陛下从前觉得能好江南文臣集团分庭抗礼,必定是北籍的官员,可吕大人年迈, 剩下的不足以抗衡富庶的江南派。高崎的远走,更让陛下心里清楚了, 除非内部分解,若不然江南文臣只会越来越团结。
就如裴荀说的, 粮价已经持续走高。放周宪实入内阁, 让他们互相之间攀咬。
裴岘每日收了信, 也不回信。
这一日进了营中, 辽东军和京畿兵马不同,一眼就能看出来, 条件不能比,操练的路数也不同。到底是见惯血的。
丁远山一身盔甲,巡营归来后和裴岘坐在帐中, 因为裴岘是带着旨意来的, 所以首先要备香案听旨。
等起身后,他笑着说:“你能来巡边,我很高兴。可我不能拉你下水,辽东兵力太少,我未必挡得住关外的人。”
他生的络腮胡, 魁梧如一座山, 坐在裴岘旁边衬的裴岘眉目清秀。如此悍勇的领将, 说起生死一副看淡的神色。
裴岘皱眉问:“大约差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