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歌(282)+番外

赵幼澄瞪他一眼,真是莫名其妙的男人。

第115章 山雨欲来

◎裴岘为赵幼澄顶缸◎

等赵幼澄再回来, 她们就开始嬉笑,宋宝珍笑说:“裴大人和印象中,还是有些不太一样。”

赵幼澄:“他从前不就是这样, 那是你不认识他。”

裴芝媛却故意说:“我可以作证, 小叔从前肯定不是这样的。”

赵幼澄无奈:“你再顽皮,我可是要去给你娘告状的。”

裴芝玉说:“我回去就告状。”

裴芝媛笑嘻嘻起身,给她重重行了一礼:“小婶婶有礼了。”

她实在是没脸没皮, 已婚的小媳妇就是这样,方氏简直笑不停。

如今赵诚不在太微宫, 赵善易的两个儿子也不来学武了。廉亲王自己请了武师在府中教他们。

方氏笑说:”可见成了亲的女娘子,就是这么无法无天。“

赵幼澄无奈笑说:“你看人家刘娘子可不是这样的。”

刘玉娘没想到点她的名字, 赶紧说:“我这人不就无趣, 可裴娘子不一样, 她是性情活泼。”

裴芝媛性格确实泼辣, 和方氏十分相像。

方氏招呼说:“好了,别逗人家了。”

她说完又问:“听说忠义候出京办差去了, 你一个人在家也无事,多出来走动走动。”

刘玉娘听着笑着应声。

她可不是无事在家,朱氏在忠义候府中犹如太后一样的存在, 太后娘娘都未必有她威严。她整日在府中都要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断官司, 因为方静云还在府中,那小儿太小了,日夜哭闹,朱氏到底舍不得大孙子,又让人将那孩子抱给方静云抚养, 方静云如今还住在朱氏的院子里, 因为朱氏舍不得孩子, 这会儿也不嫌弃方静云婚前闹出那些个丑闻了。

她看着碍眼,眼不见为净,这才躲出来了。

忠义候府是什么情况,赵幼澄大约是知道的。但她无心过问,她关心的是周聿昭南下,到底做什么去了?是他自己去的还是奉忠勇侯的命令去的?

周宪实实在太安静了,她有些心慌。

前几日听说御史台有人上折子,直言,陛下择嗣太平王,自当是还政于嫡支。而不该考虑庆王一脉,国祚贵重,怎么能落地到旁人身上……

听说陛下大怒,着礼部为两位侄子制作冕服,可见并未把这话听进去。

赵幼澄担心的是,这上折子的是谁的人?陛下故意钓人?还是皇祖母等人试探陛下的意思?还是庆王一脉试探皇祖母等人的意思……

她现在想,自己不得不和皇祖母站在一起,保护阿弟的利益,至于将来怎么说,那是将来的事情,但眼下她和周宪实等人是一样的。

“听说忠义候南下去寻道人,若是灵验,我倒是想替皇祖母求一道平安符。”

赵幼澄淡淡说。

刘玉娘偶有耳闻,她和太后娘娘关系不睦,且当日见识过太后娘娘待她的态度,并不相识亲厚。

她还有些惆怅,婉淳公主居然不得太后娘娘的心意。

刘玉娘微微笑说:“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他这次去时间不短,回江都祖宅那里,然后去苏州府。”

她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裴芝媛笑说:“看吧,人家对夫君去哪里是清清楚楚的,小婶婶连小叔回来不回来都不知道。”

她们几个女眷哄笑,赵幼澄却听明白刘玉娘的提醒了。

庆王在江都,何静生在苏州府。

周聿昭果然不只是替陛下去寻道人。

但是她无甚可说了,冲刘玉娘笑笑:“那就等忠义候回京了,再说吧。”

京中的勋贵们这么多,这半年来悄无声息,二十二位国公,六位亲王,剩下的侯爵都不算在其内。这些不曾说话的人,可不是没有份量的。

中午宴后,每人都收到了一份礼物,赵幼澄也算告诉所有人,她搬回公主府了,长公主府从此有了驸马。

府中有长史,文学馆,文学馆虽然只有一人,但长公主府封邑同亲王,长公主府编撰的《地括志》还在最后的整理中。

她需要有自己的声望,不可以一再的示弱了。

方氏走的时候还说:“你表哥这几日大约会来找蕴玉喝酒。”

赵幼澄笑说:“只管来就是了,我正好存了一批好酒。”

结果当晚赵善易就来了。

赵幼澄还在书房写东西,听到冬青窜进来,章嬷嬷被她吓了一跳,顿时教训她:“都说过多少次了,还是不长记性!”

冬青没看到章嬷嬷才放肆的,被章嬷嬷抓了个正着,耷拉着脑袋,赵幼澄笑问:“谁来了?你这么开心?”

“赵总督来了,找驸马喝酒来了。”

赵幼澄看了眼隔壁看东西的裴岘,裴岘也听到冬青的话了,抬头看了眼赵幼澄,才说:“让他进来了。”

赵善易来的时候带着酒,进了书房见赵幼澄也在,笑着说:“哟,两位都在呢。”

赵幼澄问:“表哥怎么还带着酒呢?”

“这不是驸马爷不给我酒喝嘛,我只能自己带着。”

赵幼澄只当玩笑话,问:“你们在哪里喝?”

裴岘:“就这儿吧。”

他倒是不认生,整日赖在她书房里。

赵幼澄只能让章嬷嬷去张罗。

章嬷嬷将酒菜准备好,裴岘又反悔,让人把酒菜挪到对面西面房间里去了。

赵幼澄也被拖过去了。

赵幼澄不喝酒,坐在一边看着赵善易和裴岘喝酒,她几乎没见过裴岘喝酒。

赵善易这会儿也不瞒着赵幼澄,尝了口赵幼澄的藏酒,赞了声:“这酒有些年头了。”

上一篇: 三少爷养歪记实 下一篇: 亡国后又成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