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嬷嬷被她的牙尖嘴利惊呆了,赶紧说:“殿下不可这样说话。这叫什么话。让裴夫人知道了该不高兴了。”
赵幼澄看着奶娘抱着儿子进来,有些无赖说:“只有你听见了,她能知道肯定就是你说的。”
章嬷嬷见她今日气色不错,心情也不错,心里欣慰,驸马回来,殿下的心情也变好了。
第125章 太子舅舅
天启元年,赵幼澄终于回城,京中只知道驸马去西北,她就去了西郊别院养病。
哪知道她再回城,怀里抱着胖墩墩的儿子。
太微宫以北全部被扩建进去了,和安成的公主府几乎连在一起了。
赵诚住在延嘉殿,吴顺任大总管,王弼依旧是拟旨太监,朝中动荡确实有,但很多人知道了是太子自己定下的辅政大臣后,很多人就不敢轻举妄动。
内阁提议让太子今早登基,但赵诚拒绝了,他坚持等陛下入皇陵后再提登基事宜。
之后廉亲王主理丧仪,储君召在外的宗室子弟进京。
其他人都到了,唯独庆王没有回来,理由是漕运上去年秋天的漕粮还没有启程。
赵诚看着奏折,他现在还不具备独自批奏折的能力,起初是内阁审批后,再有几位阁臣为他讲解,但他每每讲解的更透彻,看的更远。
内阁的几位大人就不敢小觑他。
周宪实至今还在内阁,赵诚对他的态度几乎没有差别,周宪实大部分时候都很沉默,让围绕在他身边的党派人员都有些诧异。
赵幼澄进京是二月底,京中还有些寂静,陛下停灵还没有出城。
等三月中旬才会出城,去往皇陵。
裴岘接她回城,因为太微宫还在修建,赵诚的意思让她进宫去住,赵诚有些执拗,裴岘不好违背东宫的意思,赵幼澄只好哄他:“阿弟做舅舅了,还没见过寄奴。”
裴岘静静看她片刻,才说:“好吧,我过几日接你。”
赵幼澄知道他不想让自己去,笑着说:“要是阿弟不让我出宫呢?”
裴岘看了眼儿子:“母亲想见见孙子。”
赵幼澄抿着嘴笑。
赵诚还住在东宫,前几日皇祖母才出言,是康亲王等人操办的。
赵诚连面都没露,如今宫中苏皇后尊为太后,周太后晋升太皇太后。
陛下宫中的嫔妃们,都由礼部妥善安置。
赵幼澄自然也被接进东宫的勖亲宫,赵诚从藏书殿回来,匆匆问:“阿姐回来了吗?”
吴顺见他有些气喘,安慰道:“殿下慢些,长公主已经在殿内了,小殿下也在安睡。”
赵诚那夜守着赵幼澄,但没能见孩子就匆匆回城了。
他大喜:“我该去看看它,它可让阿姐吃尽了苦头。”
他奔进去,赵幼澄见他面上有汗,伸手替他擦了汗:“别跑,早春天气还凉。”
赵诚有些不在意,他大约是习武久了,礼仪没有那么周全,有些不耐烦酸儒那套。
他瞧了眼:“寄奴醒了吗?”
他之前不喜欢小孩,也不稀罕这个外甥,结果看到奶娘抱着孩子,小孩子已经能抬头,被抱在怀里睁着眼睛瞧着他。
赵诚一时间没忍住,伸手哄:“寄奴,我是舅舅。”
东宫的人都有些惊讶,这位殿下平日里可不是这样和颜悦色的样子。
唯独吴顺站在一侧笑眯眯等着殿下哄外甥,他几乎能遇见这位小郡王将来的前程无量。
赵幼澄住在勖亲宫,赵诚不准她出言,裴岘等着要夫人。
赵善易抽空还和裴岘开玩笑:“这下好了,你这个地位可比我高多了,别忘了提携。”
裴岘问:“廉亲王眼下不忙吗?”
赵善易:“行了,我不占你便宜。老爷子这几日忙的脚不沾地,三月就要去皇陵去准备。等回来估计都要五月了。”
裴岘点点头。
赵善易问:“听说你儿子进了东宫,好福气啊,出征回来儿子都生出来了。”
裴岘瞥他一眼,再没说话。
这厮说话还是这么气人。
三月十五,太子率百官送陛下到皇陵,赵幼澄被赵诚以养病的名义,拘在东宫不准出去。
赵幼澄也就没出去,裴岘等人要拱卫储君安全,领兵前往。
等一行人回来已经是四月了。
错过了皇祖母的寿辰,礼部的人因为这事有些战战兢兢的,赵诚看着折子,淡淡说:“陛下临终前,一直放心不下皇祖母。生怕皇祖母上了年岁,有什么闪失。既然错过了,那就等五月孤领人去西苑看望皇祖母。眼下让勋贵命妇们进西苑陪皇祖母吧。”
他甚至都没想着亲自去看看,更不许赵幼澄前去。
赵幼澄劝他:“不能这样,我不论和她有什么龃龉,那是我和她之间的事,但你不能这样,你将来是要登大位的,不能让百官诟病你的德行。”
赵诚认真问她:“我为何不能?将她迁居西苑的是陛下的遗旨,操办的是康亲王,我如此年纪,总不能自己做主将她迁回来,毕竟我年纪小。”
他就是仗着年纪小,行肆无忌惮之事。
赵幼澄不想他这样,只说:“我知道了。我改日去看看她。”
赵诚有些生气。
赵幼澄一点都不惯着他,和他分说:“你该去就要去,就算她说话不好听,你是孙儿,她是太皇太后。”
赵诚:“臣工们可不希望我去看她,你问问康亲王想让我去看她吗?康亲王恨不得自己去看她。”
赵幼澄被他逗笑:“她是皇祖母,占着孝道,我们不能不尊。”
赵诚淡淡说:“该怎么尊,总该我说了算吧,我花了这么多心思,为了这个位置费尽心思。总要为点什么。阿姐只管随心所以,再也不用去讨好任何人,不用赌命去求一个两全的法子,不用和她撕破脸,只求她别将你指婚给凉州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