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长姐如母,长公主对陛下有养育之恩,陛下对长公主也都是孺慕之情。
赵幼澄看着十几岁稚嫩的脸,笑着说:“坐吧,太后娘娘怜惜你们离家住在宫中暑热,今日特意让你们出宫到本宫这里来避暑,不必拘谨,今日在座的都是京中的夫人,说不准往后都是熟人。”
她笑着说着,但没人敢放松,安成公主也说:“阿姐性格随和,不必惧怕。陛下年少聪慧,且看你们的造化。”
姐妹两之后低声说笑了几句,一众女娘子谢恩后,被安排坐在水榭里,湖面上荷叶开的正好,今日有歌舞表演,这些都是安成推荐的,赵幼澄不注重看这些,只是提供了笔墨、琴棋,让她们随意玩耍。
方氏不擅长这些诗书笔墨,领着安成投壶,安成最擅长这个,两人引得一众年轻的夫人们围观喝彩,并且越来越多加入。
赵幼澄则是一个一个见了那边的秀女,有人听说婉淳公主文采斐然,特意写了诗谢给她,有的知道她丹青了得,临摹了衣服夏日荷图送给她。
她全都收下了,但都没有品评。
随后冬青来送东西,她见赵延之的夫人来行礼,一起来的是刘玉娘。赵幼澄喝了口药,才招呼了一声:“忠义候夫人坐。这位有些面生了。”
刘玉娘赶紧介绍:“这位是醇亲王府的世子夫人。”
赵幼澄还有些诧异,赵延之最后能搞死周宪实,按理说周家和赵延之大约有不共戴天之仇。尤其朱氏如今还活着。
“夫人坐吧。”
赵延之的夫人有些胆小,赶紧说:“谢殿下。”
赵幼澄喝了药,冬青才低声说;“裴大人在永嘉寺,嘱咐奴婢要看好您。”
赵幼澄为了生女儿闹了几场,裴岘最后还是如她的愿了,终于有孕了。
刘玉娘听到冬青的话了,有些意外,没想到裴驸马这样黏着婉淳公主。
赵幼澄却不在意说:“你就说我今日一直坐在这里,哪里都没去。”
冬青看了眼两位夫人,才说:“章嬷嬷也说了,殿下小心身子。”
刘玉娘几乎瞬间就明白了,她有孕了。
虽然这些年她一直没有生育,但府中孩子已经不少了。
方静云生了一子两女,其他妾氏都有生育,忠义候府已经有了四子四女。
她对孩子们一视同仁,朱氏也没什么可说的,方静云的长子已经快十岁了,自小养在朱氏身边,后来挪到了她身边。她待孩子尽心归尽心,但并无偏颇。
那孩子懂事,十分孝顺。
她看着赵幼澄就连叹气都有些慵懒,冬青也不惹她,她最近经常发脾气。
“这就去回了裴大人。”
等冬青走后,赵幼澄有些懒懒的,“有些时候不曾见夫人了。”
水榭里的女娘子们好奇的瞧着对面和殿下聊天的夫人,其中一位苏家的女儿叫苏怡,大约是知道的,她望着赵幼澄听着同伴们叽叽喳喳说,殿下性情随和,并不想传闻中说的那样跋扈……
苏怡听过太后娘娘的嘱咐,她心里知道,婉淳公主必然有过人之处。有苏家血脉的安成公主是她的族嫂,安成公主和婉淳公主比起来,到底少了一些深邃和雍容。
婉淳公主身上有种她说不上来的感觉,总是让她不敢直视她。
刘玉娘大约坐了一炷香的时候,宋宝珍终于从方氏的投壶中脱身,领着傅嘉宜又回到阁楼中,傅嘉宜看到了刘玉娘,眼神闪了闪。赵幼澄并不说话,宋宝珍笑着说:“很久不曾见两位夫人了。”
刘玉娘知道自己不如眼前两位和殿下亲近,便起身说:“我还不曾见识过殿下的园子,夫人和郡主殿下且安坐,我随赵夫人起身去见识见识园子里景致。”
这些年她操持者忠义候府,井井有条,丝毫不曾出错,且性情宽和为人大度。周聿昭对她都十分敬重。
傅嘉宜没想到周聿昭的夫人说话如此坦荡,丝毫没有从前她们笑话的那样小家子气,气度丝毫不输京中贵女。
不等傅嘉宜多看她的脸,她已经微微颔首,和赵延之的夫人转身出去了。
傅嘉宜看着她的背影,赞了声:“这位夫人倒养了一身傲骨。”
她说话就是这样,不论什么时候都刺刺的。
赵幼澄看她一眼,对她欲盖弥彰的事情有些不屑,刘玉娘当年明知她爱慕周聿昭,都不曾理会她,京中爱慕周聿昭的女人何其多,她这些年忠义候夫人的位置坐的稳稳当当。可见是聪明人。
宋宝珍见赵幼澄不说话,就接话说:“忠义候夫人的名声一直都很好。”
傅嘉宜坐在一边又不说话了。
赵幼澄才不惯着她,问:“这些年在姑苏怎么样?”
傅嘉宜:“挺好的,你也知道,姑苏就那么大,也很清静。”
赵幼澄只问了一句。
“东山湖,夏日有泛舟湖中,饮酒作诗的人吗?”
偏偏傅嘉宜答不上来,她最不喜欢去城外的东山湖,山野之中有什么可逛的。
宋宝珍听得好笑,能治傅嘉宜的人,只有赵幼澄。
第137章 太微宫
傅嘉宜也没了前几年动不动就气的恼羞成怒的模样了。
“你知道我读书少, 不爱凑那种热闹。更不喜欢去东山湖。”
赵幼澄像个小孩似的,突然就开心了,笑着说:“你要早这么说,我就不问了。”
傅嘉宜气的要命, 白她一眼, 问:“你和周聿昭的夫人有什么可说的?当年要不是你跑得快, 她的位置就是你的。”
宋宝珍:“嘉宜!”
她这话说的有些放肆,宋宝珍都不会和赵幼澄这么没轻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