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149)

作者: 画三春 阅读记录

更是再没心思想那些有的没的,迷迷糊糊间,意识陷入混沌。

……

原本只有二百来人的队伍,一下子扩大了五十倍。

族人们先前准备的食物完全不够看了,便是把剩余的银两都换成面粮,恐也不足供给所有人两天。

此等难题自然是交给狄霄等人去解决,其余人只需要考虑如何在最短时间适应对方,并融合在一起。

贸然并入其他部族,这叫做惯了奴隶的人们百般不适,他们对拔都儿部的人带着天然的戒备,却耐不住对方无处不在的关心。

“娃娃你过来,我这里还有半个羊肉包,你先吃些垫垫肚子。”

“姑娘我看看你腿上的伤?阿嬷这有巫医给的药,能止疼的,剩的不多了,你先将就着用……”

“妹子你多大了?我瞧着我俩年纪差不多,我跟你讲噢,咱们拔都儿部可好了,你别看有点穷,但其实也不差……”

他们最怕被人看轻,又或者被人以异样的目光对待,然而几天过去,那些穿着整齐的人待他们就像熟识的老友似的。

不仅吃食上与他们一样,就连自己的衣服也愿意分给他们。

他们这才真切感知到——

他们已不再被当做奴隶了。

认知一旦清晰,他们心底的壁垒也很快被瓦解,渐渐的,他们不再被动享受族人的亲近,也开始给了回应。

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率先伸出试探的触角:“我能帮忙做些什么吗?我之前是给可汗帐里做饭的。”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妹子你来教教我,怎么才能把羊肉炖的又软又烂啊?”

热情的回应叫她再无担忧,虽声音含怯,举止上却寻回了自我。

新来的族人们以为这是大家天生善良,殊不知,拔都儿部原本的族人自然也不是莫名与人亲近的。

无非是被明窈挨个提点过,明窈的理由倒也简单——

“大家以后是要一直生活在一起的,阿姑阿嬷们瞧,他们被人奴役了这么久,都不会与人相处了,好阿姑好阿嬷,你们帮帮他们。”

“阿姑你看那些孩子,瘦巴巴的全是骨头,我看着都心疼。”

人们实在抵不住明窈持之以恒的洗脑,看见那些受苦的人,忍不住心生怜悯,也就愿意多几分照顾。

族人们缓慢地熟悉起来,剩下的,便是长久的生存难题了。

衣食住行,除了住不用担忧,其余都很艰难。

眼下天气渐冷,人们靠抱团取暖尚能坚持着,但等天再冷些,恐就不是单纯人能抵抗的了。

还有吃食上,正如狄霄所料,他们准备的那些面粮坚持了不过三四天,就全部被消耗殆尽。

牛羊并非一次性消耗品,偶尔救急还行,要是全宰杀了,别说族人们不同意,就是狄霄也是不允的。

实在无法,他们只能派出四五十人,带着族里所有银两,专程又去大越边城走了一趟。

这一趟只买了粗面,上百辆车的面粉,便是万人吃,也能撑上一些时日。

有了粗面做保障,再添上路上遇到的猎物,人们的吃食勉强能维持日常,只没有之前那样滋润了。

偶有人有怨言,却不等抱怨,先受了新来族人恩惠。

这还是因为板车不够用,除了实在走不动的老人,妇孺和孩子们只能轮着搭车,有那没轮上的孩子哭闹着不肯往前,阿爹正要生气,侧面却冲来了人。

“我帮忙背着。”来的是个肩膀受了点伤的新族人,他直接把孩子背到背上,颠了颠,“小勇士快别闹了,我背你可好?”

“哎呦可真是!”阿爹忍不住骂孩子混账,然后就是止不住的感谢。

一万人宛若蝗虫过境,所过之处,所有凑上来的兽类无一幸免。

两人高的野猪进了人们的肚子,獠牙被收到板车上;硕大的棕熊成了砧板上的肉,从熊掌到皮毛,全是能叫得上价的珍品;由十几只马鹿组成的鹿群,被人团团围住,全卸了鹿角才被放生。

至于那些野兔野鸭野狼,能吃则吃,能用则用,绝不浪费一点。

到后来,人们尝到了甜头,甚至想主动出击。

幸好狄霄和苏格勒理智尚在,再三明令禁止,狩猎需适量,绝不可因一己之私,破坏了整个草原的生态。

不知不觉中,庞大的队伍走到河流尽头,今冬第一场雪也来了。

自入了冬,队伍的速度就慢了下来,存了许久的皮毛派上了大用场,粗野地裹在身上,除了美观度欠佳,实用性却是极好的。

虽说这些皮毛要是卖出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但人都没了,要钱又有什么用。

在这一方面,几个能主事的人持相同立场,毫不吝啬地将皮毛下发过去,还有在拔都儿部准备下的那些棉花,缝成厚实的棉被,夜里搭在身上御寒。

一路虽艰难,但路都是人走出来的。

冬去春来,百花盛开。

浩荡的迁徙大军到了大瑜边外。

听从明窈的建议,他们到城里请了一队镖师,用皮毛做抵押,请他们带路,引他们去往西南草原。

来了大瑜,众人才发现,原来大越话和大瑜话也有差别。

正当人们因语言不通而为难时,还好明窈站了出来,她充当了翻译的绝色,好歹能与镖师正常交流了。

只涉及到他们来历的时候,皆被她含糊了过去。

七月中,历时八个月,众人终于抵达大瑜西部草原。

遥远的南面可以看到影影绰绰的山脉,或高或低,最高的山峰耸入云霄,飞鹤从云雾间穿梭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