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150)
仰头望着,依稀能看见山顶的积雪,雪间青松屹然伫立,偶有秃鹫雄鹰落在松枝上,带着松枝不住颤动,同时威吓了展翅飞来的鸟儿。
此处久无人烟,动物们便是唯一的主宰。
即便与山脉相隔甚远,仍能感觉到人类的渺小。
人们望着这堪称神迹的景象,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
过了不知多久,在第一个人跪地祈祷后,其余人也陆陆续续跪拜下去,这些人来历不同,信仰亦不同。
但所有草原的子民都信奉着草原之神。
这边的原野与之前并无什么不同,入目所见,皆是大片绿原,为人们所熟悉的野鹿在溪边啜饮,却不知后面早有狼群虎视眈眈。
草原之神保佑,保佑他们皆有新生。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大迁徙结束的前两天,族人们没有进行任何安家行动。
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躺在草地上,板车被丢弃在一边,牛羊马也被放开肆意觅食,享受着远行后彻底放松的时光。
便是明窈都赖在地上不肯动弹,夜里嫌地上凉,就把狄霄拽过来,整个人都蜷缩在他怀里,鼻翼间全是青草的潮香,还有男人身上独有的宛若太阳般的气息。
就这样摆了两天,人们从长途奔袭后的疲乏中缓过来,望着那一望无际的原野,胸口无限徜徉。
他们在大越边外的草原上生活了十年、二十年乃至几十年,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园,在他们眼中是自带滤镜的。
但再怎么有失偏颇,也无法说出此地不如原来的话。
这片土地上因少人类足迹,百年来还维持着最原始、最天然的生态,青草久无人打理,有些地方已有半人高,再往南走一走,一条四五丈宽的河道滚着水花,一路延伸入深山。
河道两侧常有动物饮水,因没有受过人类侵扰的缘故,对于难得一见的人类,全无惧怕避让,哪怕脚步声到了跟前,仍不能叫它们动弹分毫,该吃草就吃草,该喝水就喝水,一派怡然。
还有那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灰色野兔,带着一家数口蹦到人群中,耸动着小鼻子在人们的靴上嗅闻,被人提溜起耳朵,前爪才蹬了两下,便温顺地自然垂下。
狄宇伸手去戳它的肚子,却被野兔四爪抱住,软乎乎的爪垫蹭在指肚上,爪尖的一点粗粒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看着这无比亲人的野兔,狄宇顿生不忍。
然半个时辰后,他就地架起柴堆,脚底下踩着一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绑在灰兔子的后爪上,任它怎么蹦跶,都逃不出牵制。
明窈一脸难言:“不是说都不忍吃它了吗?”
狄宇低头摆弄着柴火,指了指肚子:“饿了。”
“……”很好,有理有据,叫人难以反驳。
明窈不再多说,贡献出最后一点调味料,等兔子烤熟了,先分了一整只兔腿,带回去和狄霄一起当晚膳。
是夜,草原上燃起旺盛篝火。
篝火堆外层层叠叠围坐了几十圈人,全部族人都在这里了。
拔都儿部的大迁徙历时八月之久,先后经历了严冬、食荒,更有经久不去的疲惫缠身,一路行来,难免会出现人员上的减少。
还有因起叛而受伤的那批人,由于路上草药稀缺,除了实在严重的那一批,其余人只能靠自身抵抗力挨过去。
诸多因素混合到一起,亡于路上的人亦不在少数,昨日狄霄粗略统计了族内人口,仅余不足九千人。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狄霄没有说太多哀悼之言,他直接举了酒坛,敬逝者,敬新生,敬过往如烟散。
此番集会,一为庆祝大迁徙的胜利,二来也是为日后部族新建做准备,无论基本的衣食住行,还是更复杂的中原商贸。
随着大只肥羊大碗黄酒送入人们手中,狄霄也絮絮说起日后。
这当务之急的,当属住处和吃食。
如今已经七月,现在再开始耕种显然是晚了,但这么多族人,口粮上疏忽不得,狄霄当下能想到的法子,也无非就是买。
“还有毡帐也不够。”明窈接话,她寻来了账簿,对着账目说道,“我们带着的毡帐不到一百五十座,路上新做的毡布也只能添二百座左右,这些是远远不够满足所有族人的需求的。”
“前几个月剃下的羊毛还没用,但就是全用来纺毡帐,也是根本不够的,到底差多少我还没来的及统计,但……”明窈抬头,“九千族人,少说也要两三千顶帐子。”
如此,他们的那点东西,几乎可以当做没有。
明窈之后,苏格勒等人也先后提出了问题,水源衣用等等,人数一多,一根针线的事情也会变得难上加难。
商议持续了很久,中间不乏有族人想办法。
有人说可以靠狩猎维生,狄霄虽然没有说不可,但也没明确应下,最后只道:“这两日我们去大瑜城内看看,其余回来再说吧。”
月上中天,最后一簇篝火也燃尽了。
狄霄带着明窈去找地方休息,后面也有跟着的族人,但更多人席地睡在原处,远远望去,青翠的草地皆被族人覆盖。
一夜安眠后,早起的人们三三两两结伴,到南面的河道中取水,又或者单纯四处走走看看,珍惜最后几日的清闲。
果然,等狄霄等人都醒后,很快就说起入城一事。
几人将这半年来存下的皮毛收拢到一起,虽今冬时用掉了不少,但天暖后,他们遇见的新猎物也不在少数,攒了小半年,也存下将近两辆板车,此外还有鹿角鹿茸熊掌等物,都是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