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收拾一下厨房,带着两个孩子到集市上买了孩童桌凳,放在厅中角落位置,供明河和蛋子吃饭用,也可以给其他孩子用。
这时候他才有空在一个木板上,写上“小河子早食店”六个字,担心很多人不识字,他又在下面画了形象的包子和一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就竖在店门口。
“小舅舅,你画得太好了!”明河道。
蛋子对着板子上的包子和胡辣汤吸了一下口水。
肖喻忍俊不禁:“蛋子,你饿了吗?”
蛋子小手擦一下小嘴:“不饿,就是想吃。”
“一会儿到中午了,小舅舅再给你做好吃的。”肖喻道。
“那我们现下干什么呢?”明河问。
“数钱呀。”肖喻道。
“我也数。”
一个包子三文钱,一碗胡辣汤五文钱,今早总共卖了四十个包子,十二碗胡辣汤,也就是一百八十文。
“小舅舅,一百八十文。”明河道。
“数得对!”肖喻道。
蛋子一脸崇拜地望着明河:“哥哥,你好厉害呀!”
“我会数数!”明河骄傲极了:“小舅舅一教,我就会。”
“我也找小舅舅!”蛋子立马要找肖喻。
“小舅舅现下忙!”明河拦住蛋子。
“那……哥哥,你教我,你教教我。”蛋子是个极其爱学的孩子。
明河便开始教蛋子数数。
肖喻任由他们玩在一处,他继续打扫整理店面,晚上将次日所需要的食材准备好了,第二日早上他做包子做胡辣汤时,两个孩子都起来,一起坐在灶洞前,看着灶火。
刚刚做好,宋三武四人以及他们的家人就来了。
肖喻给他们盛好后,还想吸引更多的客人,便搬一张桌子在店门口,将笼屉放到上面,刚刚蒸好的馒头顺着笼屉的缝隙向外飘散香味。
早起赶集市的商贩、行人闻到后,纷纷看过来,都惊奇这儿开一家早饭店,又见店里大人小孩都在津津有味地吃着。
一些人压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进来看一看。
肖喻、明河和蛋子立马笑脸相迎,三人一个赛一个的好看、热情。
宋三武几人又在里面吆喝着:“这家早饭特别好吃。”
也就一顿早饭,值不了几个钱,不少人便坐下来尝尝鲜,一尝就爱上了这个味儿,赶紧呼朋引伴。
没一会儿,店里就涌入不少人。
肖喻忙里忙外。
明河和蛋子在旁边看到小舅舅收拾碗筷,他们也学会了,于是客人一走,他们赶紧上前收拾。
“弟弟,你拿筷子和小篾箩,不要拿碗和勺子。”明河道。
“为什么呀?”蛋子不懂。
“你小,会把碗和勺子摔碎的。”
“我……”蛋子确定拿不稳碗和勺子。
“咱家穷,不能把碗摔碎啦。”明河认真道。
“那好吧。”
兄弟两个分工明确,将一张张桌子上的碗、筷、勺子和小篾箩都收拾回厨房,这时候有人喊:“老板,结账。”
肖喻正在门口卖包子,没有听到。
蛋子噔噔地跑上前,学着肖喻的样子,声音却是独有的软乎:“客人,你吃了什么呀?”
客人知道眼前这个粉雕玉琢的孩子是店里的,却没想到这么小就知道来算账了,真可爱,他想逗一逗,问:“我吃了两个包子、一碗胡辣汤多少钱呀?”
蛋子眨巴两下眼睛:“两个包子……”
客人引导:“嗯,三文加三文等于几文?”
蛋子低头掰三根手指头,又掰三根出来,嘀嘀咕咕地数着,然后抬脸道:“等于六文!”
客人笑道:“六再加五呢?”
蛋子继续掰饬小手指,抬起小脸道:“我手指头不够用啦。”
客人忍着笑问:“那怎么办?”
“你、你、你等一下,好不好?”得到客人的首肯,蛋子抻着小脖子四周看,终于看到明河,他赶紧跑到明河跟前:“哥哥,哥哥,你借我一根手指头,用一用。”
第22章
“你要干什么?”明河问。
“数数,我手指头不够用。”蛋子道。
明河明白了,配合地伸出一根小拇指。
这下蛋子的两只小手和明河的一根小拇指,凑成六加五,他一根一根手指头地数,终于数出来了,他欢快地跑到客人面前道:“客人,总共十一文。”
客人笑了,从口袋里掏出十一文:“你再数数。”
蛋子又数一遍:“是十一文。”
“那我可以走了吗?”
“你慢走呀。”
“好咧。”客人摸摸蛋子的小脑袋,起身走到肖喻跟前,简单扼要地将刚刚的事儿说一遍,忍不住夸奖道:“你家孩子可真能干。”
“谢谢。”肖喻笑道。
客人走了。
蛋子拿着十一文过来:“小舅舅,刚刚那个叔叔的钱钱。”
肖喻伸手指指围裙上的大口袋。
蛋子垫着小脚,把十一文装进里面。
肖喻笑着对蛋子道:“我们蛋子只要有心,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就会。”
蛋子高兴地小脸蛋红扑扑的。
真是可爱极了,趁着现下没人,肖喻在蛋子小脸蛋上亲一下道:“真棒!”
“小舅舅,你也亲亲我,亲亲我。”看到小舅舅夸蛋子了,明河赶紧放下碗勺,噔噔地跑过来,小脸昂着,送给小舅舅亲。
肖喻忍着笑,在明河脸上亲了一下。
明河不满足道:“小舅舅,你再夸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