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也过来骂马氏:“大早上赶走客人,你晦不晦气!”
马氏想解释,王大集直接吼道:“去厨房干活去!”
其实,解释也不会有用的,马氏只好把嘴边的话,吞了下去,转身回了厨房。
王大集重新换上笑脸迎接客人:“进来吃饭啊。”
可是已经有客人听到大集早食店恢复原价了,一个个都犹豫了,恰在这时候客人们听到小河子早食店那边有粥有稀饭。
基于小河子早食店的好口碑,他们都想去尝尝鲜,反正两边价格都一样了,于是一个又一个的客人都跑向小河子早食店。
王大集一看就急了。
王母赶紧吆喝:“包子!包子!热腾腾的包子!还有粥和胡辣汤,快来尝一尝啊!”
明河和蛋子一下听到声音,粥也不喝了,噔噔噔地跑到店门口,看到王母叉腰吆喝不停。
这样招揽客人……哼!他们是不会轻易认输的,两个孩子当即小肉手往腰上一掐,对着王母张开嘴巴想要喊出来,却突然卡壳,根本不知道应该喊什么词儿。
“弟弟,你来喊!”明河看向蛋子道。
“你是哥哥,你先喊!”蛋子道。
“喊什么呀?”明河问。
蛋子想了想,想不出来,只道:“咱们不和她喊一样的。”
“对,咱们不和她一样。”
“那喊什么呢?”
明河拧着小眉头思考,忽然灵光一闪,然后对着街道,招着小肉手,拿腔拿调地喊:“大爷,来吃饭呀!”
正在卖包子的肖喻一个手抖,包子差点掉在地上。
店里的食客统统看过来。
第29章
王母、王父和王大集也在这一瞬间懵了。
明河浑然不觉有什么不对,继续道:“大爷,进来吃饭呀!”
哥哥喊的果然和别人都不一样!
蛋子也跟着学:“大爷,进来吃饭呀!”
两个孩子一起用这种方式招揽着客人。
不知道谁先“扑哧”一声,像是打开某种开关一样,客人们一起哄笑出声。
明河和蛋子闻声,小脸一呆,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明河,蛋子,你、你们从哪儿学的?”肖喻尴尬地问。
“我跟哥哥学的。”蛋子指着明河道。
明河小肉手指着集市方向:“我跟那儿的漂亮哥哥姐姐们学的。”
什么漂亮哥哥姐姐们!
那是声色场合的男男女女!
肖喻经常带着明河和蛋子去买菜、买锅、买书等等,隐约记得匆匆路过万花楼几次,没料到明河这孩子居然就记得他们招客的方式,学习能力也太强了。
“小舅舅,我学的不好吗?”明河歪着小脑袋问。
“……学得很好,下次别学了。”肖喻道。
“可是、可是客人还没有来啊,那里、那里的哥哥姐姐们一喊,客人就进店了的。”明河也想一喊,客人们就进来吃饭了。
客人们闻言又是一阵笑。
肖喻还没有开口,有行人道:“小娃娃,我这不是来了?”
“呀,有客人来了!”明河高兴地去迎接。
尽管明河和蛋子拿腔拿调吆喝的“大爷,来吃饭呀”,是风月场所的拉客招式,但他和蛋子到底是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子,客人和行人不但没有往歪了想,反而认为这两个孩子纯真有趣极了。
一些行人愿意为这个“纯真有趣”买单,左右就是一顿早饭钱,于是他们不理会王母的卖力吆喝,坚定地走进小河子早食店。
听见其他客人夸奖八宝粥和红薯干稀饭,他们好奇地点上一碗,一口就爱上,情不自禁地向其他客人推荐。
如此一来,小河子早食店里的客人也就越来越多。
厨房里的一大锅八宝粥和一大锅红薯干稀饭,逐渐见底。
斜对面的大集早食店里,只有零散几个客人,他们结账时才知晓,包子、胡辣汤和粥不声不响恢复了原价,他们很不情愿地掏了银子,在心里对王大集产生些许埋怨。
再看小河子早食店那边虽然人满为患,但是走出来的客人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意,很明显是吃美了,他们开始后悔自己没去那边吃早饭了。
明日!
明日一定去小河子早食店那边吃早饭!
伴着他们的离开,大集早食店渐渐安静下来,一直到辰时三刻,都没什么客人。
王大集脸色很臭,死死地盯着十几笼包子,问:“还有多少胡辣汤、八宝粥和南瓜粥?”
王父侧首问王母:“还有多少?”
王母一直在店里,不知道后面的情况,于是冲着后院大声喊:“马氏!马氏!马氏!”
马氏闻言急急忙忙地跑出来:“爹,娘,相公,什么事儿?”
“你聋了吗?叫你这么多声才听到!”王母冲马氏撒气。
马氏低头不语。
“又装可怜,又装可怜,好像别人欺负你似的,问你还有多么胡辣汤、八宝粥和红薯干稀饭?哑巴了吗?”王母凶狠地道。
问了?
什么时候问她的?
明明她一出现就挨骂……马氏却不敢反驳,低声答:“统共就没有卖出去几碗,所以还剩一锅。”
王母一听就火大,又要骂马氏:“你——”
“够了!”王大集拔高声音。
王母和马氏吓一跳。
王父眉头都皱成川字,道:“已经辰时三刻,早饭要是卖不出去的话,中午、晚上也不会有人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