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重生之伊皇后(411)

也只有这个时候,康熙才能感觉到父子伦常的快乐。

是以后面伊路生的宝贝疙瘩们,都被康熙拿来衔接跟雍正的父子感情了。

慢慢的,京城里过了十一月,就开始彻底进入冬天了,整个北京的冬天,则又是一番景象。雪花漫天飞舞,顺着天空便飘飘洒洒的降落。

整个大地也张开宽大的胸怀,彻底融入到寒冬腊月的景象中。本就薄薄的身子,顿时便盖上了层层厚厚的棉被。

随着西北风啸啸的吹着,雨中飘洒着银球般的雪花,迎面拍打在脸上,像刀割似的,冷飕飕的直入骨髓的疼。

这段时间里,不管是伊路进正院请安,还是四爷及一众前朝官员们上朝,皆穿上了厚厚的冬衣,就是行走的时候,也是裹衣低头前行。

如果脚踩在雪地上,顿时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人踩过的雪路脚印,皆是弯弯曲曲的,顿时便如新开辟了一条羊肠小路般。

冬天偶尔照出的太阳,发出淡淡的黄絮色光,映照着远外行驶的一辆辆马车,以及马车行驶过程中,发出的吐吐费劲的声音。

顿时,整个周边大地,便笼罩在茫茫的银色雪景之中,从各家府里到皇宫的道路两旁,栽种的树枝上,也挂满了银铃似的佛珠,到真真是一副难得的冬天雪景图。

这天,因着三十七年大选过后,便要举行的大封,后面因为“黄河决堤”,和“四爷遇刺”等几件大事中。

一直被搁置的‘大封’,便要提上日程来了,正好趁着四贝勒府,第一对龙凤胎的诞生,而再吉上加吉。

而每次的贝勒大封等,都是由宗人府的宗令等先提出,由康熙决定同意后,再在大朝会上,统一商议宣布一番便成。

而刚好现在任着宗人府宗令的,是世代铁帽子王,简亲王雅勒。

因此这天早早的,简亲王雅勒便候在乾清宫外,因着天气实在太寒冷的原因,此时他整个手拢在袖中,还是感觉异常冰冷。

而在他旁边一同站着的,还有后面同样有事禀报的尚书顾八代。

以及汉人大学士张英,同时任命着现在汉尚书,这次是特意奉旨回京的。

雅勒知道这个事不好办,可他作为宗令,不得不实行这些个分封啊,要知道,这里面康熙的众皇子们,倒是不怕,康熙迟早会给他们封爵的。

可他们这些宗亲下面,可是有很多贝勒,贝子要封的,那要是皇子都不先封爵,那宗亲贝勒贝子们,可就别想封爵了。

因此雅勒便轻咳了一声,身子再往两人的方向靠了靠,一脸笑意道:

“明儿个就是大朝会了,可这年前便一直说的‘大封’迟迟没有着落,也不知道二位心中是个什么章程?”

要说在康熙底下做官的,这本事有没有还暂且不说,但是能懂自己位置,听得懂康熙的话。

并且认真的去办好康熙的事情,一般来说,康熙是不吝提拔的。

这还是主要源于康熙自个,是异常自信的,这年少为帝,早就受够了鳌拜当年压制之苦了。

是以真正执政后,康熙的前期的执政手段是异常强烈,并且说一不二的。

比如当年的‘三征葛尔丹’,简直是不顾群臣反对,毅然决然的御驾亲征。

第263章 :雍亲王(二)

两位尚书,可都是康熙跟前的红人,那是异常的狡猾,因此听了雅勒的话后,便开始打起了哈哈。

首先说话的,是顾八代,只见他轻笑一声,一脸和气恭敬道:

“瞧王爷您这话说的,虽说所有的大殿礼仪,是礼部这边操持着典礼,可这‘封王封爵’,全是王爷您一人正管的。

这不是所有的章程,都该是王爷您先定好了,才叫来臣和张大人,一起上书陛下吗?”

而张英,可以说在康熙时期,便做到汉人中的第一能臣,宠臣,可真是有道理的。

便是他除了能力,学识,和人品、德行皆很受康熙赏识外。

另外最重要的,也是张英很能看懂康熙,并且能识进退,也不在朝中靠拢谁,就典型的一保皇派。

而且还有个特点,就是但凡涉及康熙,或者爱新觉罗家的所有家事的时候,他从来不多嘴,也不去趟这些浑水。

并且说句实话,即使康熙再怎么标榜着‘满汉一家’,可他一个汉臣,真去置喙爱新觉罗家的家事,那他也离被康熙打压不远了。

是以从雅勒开口后,他便一直在旁边当个闷葫芦,任凭雅勒跟顾八代两人在那里磨嘴皮子,他就是不开口。

要是直接被雅勒问道,他便很是简洁的,以他汉臣的身份,实在不宜插手皇室事宜为由,便被他带了开去。

几人正在外面,不时的打着太极,很快,里面的李德全便出来,分别朝着雅勒,顾八代和张英几人,分别行了礼,便笑着道:

“这天怪冷的,让王爷和两位大人久等了,万岁请王爷和两位大人进去。”

李德全也是康熙身边的大红人,虽然是个阉人,可即使如今身为亲王的雅勒,也是不会轻易得罪他的。

因此雅勒朝着李德全微一点头,便与顾八代和张英两人,一前一后的进了乾清宫的暖阁。

因着今年异常的寒冷,是以此时西暖阁内生着炭火铜盆,皆要比往年烧得多。

而且此时铜火盆里,还燃着熏香,因此整个屋内暖暖的,与外面便立马仿似两个季节。

三人都在寒风雪地中,候了大半个时辰了,因此手脚早就冻得不行。

此时一下便进入暖阁中,几人手脚还有些蜷蜷的,有些不适应,几人缓了好一会,才顿感惬意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