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宜室宜家(494)

作者: 秋十三 阅读记录

华灼眼明心亮,一看明氏和小惠氏的反应,自然立时就明白其中的纠结,只得收了口,低头继续品茗。可是经这么一个插曲,终究没了气氛,小惠氏坐不大一会儿,就托词还有几桩事情要处理,走了。明氏也借口小孩子不宜在外头久待,让梁氏抱着华湄回了怡阁,待到凉亭里只剩下她和华灼时,才一指点在华灼的额头上,道:“偏你多事。”

华灼笑嘻嘻地,给明氏添了茶,这才道:“我可都是为了姨娘好,这才出的主意,不想姨娘意是不领我的情,侄女心中很是委屈啊。”

“那便是我误会你了,竟不知八小姐还是为了我。”

明氏瞍眸儿一转,那风情便自眼角眉梢流了出来,虽已不是绮年玉貌之时,却是保养得体,依旧是冰肌雪肤,更兼得风情万种,看得华灼心里一颤,倒是有些明白,明氏凭什么能牢牢牵住大伯父的心。

说笑了两句,华灼才神色一正,道:“姨娘,我方才说的并非玩笑,荣安堂正是用人之际,侄女有一片求贤若渴之心,只是却不知姨娘可有壮士断腕之意。”

明氏坐直了身体,认真凝视了华灼片刻,确认她不是玩笑之后,这才沉吟起来。

华灼知道她在犹豫,索性便添上一把火,道:“若是二嫂子这一胎生的男孩子,今日这话我便也不说了,女儿虽是贴心,但到底不能帮二堂兄在荣昌堂立足,早晚是要被分出去的,虽说有姨娘在一日,荣昌堂也亏待不了二堂兄,但他日若是姨娘不在了呢,二堂兄不是那等精明强干之人,荣昌堂又家大业大,不愁无可用之人,到那时……恕侄女说得不好听,荣昌堂一脚踢开二堂兄,还真是轻而易举,但我荣安堂便不同了,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尤其是二堂兄喜爱交际,在这京中人面广,正是荣安堂目前最需要的人,且荣安堂人丁少,可用的人手更少,二堂兄若肯过来,自是倚以为重,托以大任,旁的不说,挣下一份安身立命足以传家的立业,却还是大有希望的。”

几句话间,她就点明了二堂兄华焕的窘境。华焕是庶子,论理儿,成家立室之后,就应该分出去成为旁支了,是明氏得大伯父的宠爱,这才多留了几年,如果华焕是个读书的料儿,将来自有一番前程,倒也不用明氏为他操心,可是他偏偏不是,书读不好,却最爱呼朋唤友,飞鹰走狗到处游玩,上至宗室子弟、官宦少爷,下至贩夫走卒、小吏捕役,都与他有往来。这样的性子,一旦离开了荣昌堂,怎么过得下去,就算梁氏有个赚钱的绣坊嫁妆,只怕也禁不住华焕这样败下去。

明氏当初肯与荣安堂结盟,不正是为了给华焕求个保险吗。如果梁氏生下的是个男孩子,就是荣昌堂的长孙,只要小惠氏的肚皮一天没动静,华焕就还能在荣昌堂里稳稳地待着,可如今却是个女儿,明氏便是再得华大老爷的喜欢,也无法继续把儿子留在身边,顶多就是给华大老爷吹吹枕边风,在华焕分出去的时候,多给他两座庄子铺子,可是坐吃山空又能支撑多久,而且有惠氏在,华大老爷就是想偏心,又能偏多少,他毕竟不是只有华焕一个儿子。

第329章 过眼云烟

“八小姐,你给我一句实在话,荣安堂是真的愿意让焕儿过去吗?”

华灼的话准准地戳在明氏心头最软的那块肉上,她这辈子,除了希望儿子能过得好,就再也没有别的念头了。

“荣安堂的近况,姨娘难道还不知道吗?实在是缺人手啊。”华灼笑着道:“而且父亲在京中为官,人头地面两不熟,正是要借重两堂兄的人脉,只要二堂兄肯过来,又岂能亏待了他。”

对荣昌堂来说,华焕只是个无用的庶出子,可是对荣安堂来说,眼下正缺的就是像华焕这样的上能通天下能触地的人物,很多事情很多门路,都要通过华焕来打通,远的不说,只说当前方氏屋里那一堆的账册,哪些该留,哪些该卖,都需要明察暗访一番,这样的事儿,要想办得好,舍华焕其谁。

明氏沉吟了许久,才道:“好。”

一个好字,就正式定下了华焕的前程。明氏心知肚明,让儿子继续留在荣昌堂,绝对不会有什么前程可言,老爷虽然宠爱她,但却并不偏疼这个庶出的次子,在老爷的眼里,只有嫡子才是他真正的儿子,她再怎么吹枕头风,也无法替儿子吹来一个光明的前程。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华焕到荣安堂去闯一闯,至少华灼一句话没说错,荣安堂缺人啊,不管是上得了台面的,还是上不了台面的,只要是用得上,荣安堂都要。

既然有了这个决定,那么惠氏那里就必须要讨好一下了,不管怎么说,儿子离开荣昌堂,该讨要的家产,一分都不能少,甚至还要尽可能地多要一些,这份人情现在不卖又该什么时候卖。

想到这里,明氏看华灼的目光就分外不同,这位八小姐啊,可真是不能小觑,她这会儿提出让自己给华烟求情,果真打的好盘算。

华灼被她看得心里有些发毛,忙低头撮了一口茶静了静心,才笑道:“姨娘有了决定便好,那侄女回去,禀了父母,便扫榻以待了。”

在荣昌堂没有久留,华灼便跟着父母回了太液池旧宅,路上把华焕的事说了,华顼也没有责怪她擅作主张,经过这些事,他也知道女儿是拿得定主意的,再说华焕过来,也是帮着方氏和华灼处置那些产业,这事情华顼自己不过问,随她们娘儿俩去办,只要华灼自己觉得华焕能派得上用场,荣安堂也不介意多养一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