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129)
君瑶立即道:“那就劳烦曾老板,为侯爷取些肥料来。”
花匠曾连忙应是:“奴婢需谨慎调配,还请侯爷稍后。”
得了应允后,花匠曾才离开。
君瑶环视这重重花架,一时没有发现端倪。花架上的花,多为时下京城常见的花卉,虽也名贵,却不是太过珍稀。扫视一遍,见小学徒将地上的泥土清理了,团在一起扔到一片空地上。
花坊之中处处养花,唯有那片空地,看起来有些突兀。
君瑶上前,将手中的花盆递出去,对小学徒说:“这些泥能送我吗?正好给侯爷养些花。”
小学徒郑重地摇头:“官爷,不是小的小气,只是这些泥土是种植观音杉的,不宜种植芙蓉。”
“观音杉?”君瑶状似好奇,“既是种观音杉的,为何空着?”
小学徒说:“观音杉难得,花坊之中统共两株,一株卖了,另一株……另一株不知为何不见了。”
“不见了?”君瑶疑惑。
“是啊,”小学徒十分惋惜,“就是突然不见的……这观音杉,本是长在深山老林里,难得一见,十分珍贵,通常有市无价。若是在家中种上一株观音杉,还可驱蚊虫呢。”
君瑶若有所思:“观音杉既如此珍贵,为何丢失之后,没有报官呢?”
小学徒怔住,嗫嚅着:“小的也不知。”他挠挠头,又往店内瞧了瞧,压低嗓子说:“许是……被师傅的公子拿去卖了也未可知。”说完,他便埋头认真清理,不再与君瑶交谈了。
君瑶仔细思索,转身见明长昱立于花影横斜之间,卓尔清贵,如青树临风。
两人目光交汇,似是心照不宣。君瑶慢慢走回去,轻声问:“侯爷见过观音杉吗?”
明长昱蹙眉:“不曾见过活株,但见过观音杉制的家具。”
活株观音杉已价值不菲,竟没想到有人还用观音杉木做家具。君瑶无声轻叹,这便是世家与平民的差距吗?
“若没记错,几年前清点国库时,在其中清出一副百花朝春屏风,是前朝的古物。”明长昱说道。
“前朝的?”君瑶若有所思,“那也有百年了吧?”
“观音杉木防腐防虫,所以那副屏风如今还是完好无缺的。只是雕镂绘制的白花春景不复往昔了而已。”
如果说来,观音杉的确名贵。曾登发欠债无数,将观音杉拿去卖了也有可能。
半盏茶光景后,花匠曾便带着一包肥料出来,恭恭敬敬地交到君瑶手上。
出了花坊,君瑶与明长昱未曾在西市久留,两人回了大理寺。
“侯爷,若是有人买了观音杉,可否能查到?”君瑶问。
明长昱微微一笑:“自然能。能出价购买此物的人,自然非富即贵,我会让大理寺的人去查。”
君瑶将那盆芙蓉放置在桌案上,奔走了半晌,这花枝干依旧笔挺柔韧,只是叶子有些发软,看似没有精神。明长昱往盆中倒了些薄薄的肥料,又洒了些水。
清澈的水珠挂在叶子上,浸出碧绿之色,鲜活而明丽。隐约映着君瑶的身影,有些虚幻,有些飘渺。
“这株芙蓉,你带回去养着。”明长昱说。
君瑶摇头,“还是算了,我不会养。”
雪地里那株被兄长随手插下的芙蓉,恐怕已枯萎了吧?她有些黯然,移开眼不再看这株芙蓉。
明长昱静静看着她,她侧着脸,背影清瘦。他缓缓伸手,正欲抚上她的肩膀,忽而有人在外行礼。
“侯爷,许奕山求见。”
明长昱放下手,君瑶转身,看他一眼,随后回避。
许奕山这才入了华堂,行礼道:“侯爷,今日唐仕雍来了大理寺,请求到府上收拾唐延遗物。”
唐仕雍辞官致,如今的身份难免尴尬。可到底在蜀郡为官多年,多少有些门道。唐延已去世十来日,尸身依旧停在刑部不能收殓入葬,于情于理已不太说得过去。而案子未结,他也只能隐忍不发。如今请求整理儿子遗物,若是再不许,只怕会让人认为大理寺不通人情。
许奕山正色道:“侯爷,唐仕雍虽已离开朝堂,可在朝中依旧有势力和人脉。下官听闻,他已请求好友上书圣上,请求圣上开恩,准许他收敛儿子尸身回蓉城安葬。”
明长昱蹙眉:“如此,便许了吧。”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扣着桌案,又说:“只是事关命案,需让人跟随着。”
许奕山颔首:“下官明白。”
许奕山离开之后,君瑶便自请前往许府。大理寺事务繁杂,明长昱同意之后,便留在大理寺内,与大理寺少卿等人处理公务。
与君瑶一同前往的许府的,除了许奕山之外,还有其门生李晋。
到达许府之后,唐延住所的门被许奕山打开,唐仕雍与慧姨娘这才入门。今日未曾有人入内,房间一如既往。干涸的血迹已泛黑,散发出刺鼻的恶臭味。
慧姨娘一入门,便悲痛哭泣,一一翻看着房中所剩寥寥无几的事物。
唐仕雍则与其家奴一道,在门外设了火盆,点上香火,烧起纸钱,甚至请了几位道人,在房门外作法。
气氛有些哀沉凝重,君瑶有些不适,缓缓吁了一口气后,进了唐延的房间。
慧姨娘压抑着哭泣之后,便强打起精神来,将唐延所留的衣物、书籍等物一一装进箱奁之中。君瑶站在窗前不起眼处,审视着她的一言一行。今日不见,慧姨娘已完全失去往日风采,似在一夕之间苍老十岁,如同一个病态的老妪。她哭哑嗓子之后,便无声地在房中走动,僵硬木讷地拾掇着,像一个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