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364)
“多谢公公,”明长昱朝内侍颔首,便携着君瑶离去。
一出牢房,便见侯府的马车停在不远处,明长霖远远地朝君瑶招手,并吩咐人备好火盆,待君瑶走近之后,她扶着君瑶的手,说道:“跨火盆,驱驱邪。”
明长昱面色微沉,命人将火盆撤走。君瑶任由长霖搀扶着,跨了火盆。
上车后,果然见长公主端坐于车内,君瑶在心里,暗怀着对长公主的敬意,俯身行礼后,靠着车壁端坐好。她正思索着该如何开口言谢,长公主忽然倾身过来,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欲言又止。
长公主将所有的温柔和耐心,都给了自己的子女,另一些给了年幼的帝王。她掌管偌大的侯府多年,身居高位,习惯了严以待人,面对君瑶,她向来不知该做出怎样的态度来。
君瑶的手轻轻一缩,又说道:“多谢长公主救我出狱。”
明长昱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在朝中任由余威且在皇帝心中有一席之地的,还是长公主。是以君瑶推测,她能顺利离开牢房,是长公主相助的缘故。
长公主淡淡一笑,无声一叹,说道:“你是一个好孩子,是侯府连累了你。”
君瑶懵懂不解,看向明长昱。明长昱眼神微黯,目光轻轻闪躲,顷刻后才解释道:“赵氏想对付侯府,你只是被牵连其中了。”
方才长公主的话里似乎另含玄机,经明长昱解释,君瑶也未曾多想。
车内的气氛稍有凝滞,明长霖拉着君瑶说笑,倒是缓和了气氛。
车马辚辚,不久后到达侯府门外。侍女婆子纷纷迎上来,将君瑶簇拥着往府内走。走至后院游廊拐角,她被带入一间偏房,一位与她打扮相同的女子出了门,与侍女婆子们继续往前。
红砚早在房内等候,君瑶一入门,便将她带到屏风之后。
“圣上命人将你管禁在侯府内,侯爷吩咐了,让方才的女子替你。此事除了侯爷、长公主与小姐之外,没有其他人知晓。”红砚备好热水,帮君瑶脱下累赘沉重的衣衫,取下发鬓钗环,又继续道:“姑娘放心吧,宫内的人毕竟不敢靠得太近,不会发现破绽的。”
君瑶舒舒服服进了浴桶,香气热气蒸腾之下,她疲惫的身躯慢慢放松,渐渐地培养出倦意,不知不觉便靠在浴桶边沉睡过去。
这一睡,醒来时水也有些凉了。她依稀听到响动,茫茫然循声看过去,见屏风上隐约有道人影。她心惊之下,立刻出水,扯了衣服披在身上,厉声问道:“谁?”
屏风后的人影微微一僵,轻咳一声后,低声道:“是我。”
“……侯爷?”君瑶拢紧衣裳,“你……”
明长昱抬眸间,透过屏风隐约看见君瑶的身影,玲珑纤柔的线条,每一笔都是令人动魂心惊的弧度,从明到暗,从高到低,晕着淡薄的水汽,勾引着他的目光,慢慢地逡巡凝视,寻幽探密。
可最让他心动难忘的,是方才透过屏风的惊鸿一瞥。
他在外扣响门,半晌之后依旧没有人回应。他自然知晓体虚的人泡澡过久可能会晕厥,心下不安,担心君瑶是昏睡过去了。于是不及思索,他推门而进,快步绕过屏风,查看君瑶的情况。
那样惊鸿的一幕,他确实毕生难忘。室内的水氤氲着淡淡的热气,凝滞在胸腹间,令他呼吸不畅,心跳加速。
一阵衣袂摩挲声后,君瑶绕过屏风出现在他眼前,他定了定,平静地说道:“去用饭吧。”
“好,”君瑶颔首,正欲出门,明长昱又拉住她。他取了干净的软巾,说道:“将头发擦一擦。”
君瑶顺势坐下,任由他给自己擦头发。洗澡前,她随意将头发绾了上去,用软缎系好。现在被他拆下来,乌黑柔软的发丝铺下来,几缕带水的发丝轻轻贴在脖子上,顺着紧实的皮肤,一直蜿蜒到衣襟内。
明长昱的手有些颤抖,他轻轻拢住她的头发,慢慢地将贴在皮肤上的发丝拢起来,试着擦了擦,终究是败下阵来。
能握剑横刀的人,却握不住君瑶柔软顺滑的头发,君瑶暗中窥见他无奈的模样,暗自轻笑。
两人心神交流半晌后,才姗姗出门,转到偏厅去吃饭。
第179章 以身相许
侯府备下的饭菜比较清淡,但滋味可口。君瑶由明长昱陪着吃了大半碗,她吃得用心,却有些食不知味。半途中,她的筷子蓦地被拦住,她抬眸不解地看着他。
明长昱说:“你根本没夹到东西。”说罢,帮她煿金煮玉夹到碗中。
煿金煮玉,实则是煎笋尖,口感清爽脆嫩。这时节已经没有嫩笋,但侯府中有一片竹林,春日竹笋冒土而出,侯府打理竹园的人就将嫩笋摘下,晒干了贮藏。这是明长昱特意吩咐,为君瑶准备的。
君瑶囫囵吃完,斟酌着问出藏在心里的疑虑:“赵家人和太后,怎么会轻易同意放我出来?”
他们设计构陷这一切,虽看似是陷害君瑶,实则醉翁之意,根本目的在于牵连侯府。若永宁公主惨死一事,真是他们精心谋划,那么他们既然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又怎会轻易放过?
明长昱不紧不慢地将碗中的汤喝完,才缓缓说道:“赵家人与太后最直接的目的,是想阻断我查案。当然,既然如此,牺牲一个公主也太过了,所以他们的目的定然不限于此。可公主惨死,案情非同小可。若稍有差池,就会让他们奸计得逞,不仅你会是死罪,侯府也难辞其咎。但朝堂之上的势力相互制衡,就目前来看,局势变动还时机未到。皇上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定远侯一族与赵氏一族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