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413)
见明长昱无动于衷,他咬牙辩解道:“我说的都是真的,我……我为何要在这时候杀人?”
明长昱并不理会他,转身走向倒在地上的门。这扇门还算厚重,很是结实,因是新修缮的,门面很坚固。门上有门栓,以坚实的铁板制成,因门被从外撞开,门栓已经脱落。
这扇门并不灵活,打开之后不会轻易阖上,除非是赵世祺自己入房之后,将门关上了。
明长昱眯了眯眼,厉声问:“你入房后,为何将门关上?”
赵世祺闻言一愣,目光闪了闪,说道:“我没有关门,是门撞到墙,反弹之后自己阖上的。”
明长昱的目光在门上一寸寸游弋而过,挑眉道:“这么厚重的门,还能自己关上?你开门时得用了多大的力气?”他轻轻一哂,淡淡地说:“难不成是那具尸体的鬼魂将门关上的?”
赵世祺平日被人捧着,哪里受过这样的气。他隐忍着不满,说道:“侯爷爱信不信,门反正就关上了,我打不开,外面的人也打不开!这人怎么死的,怎么出现在这里的,跟我无关!侯爷还是将我放了,早些查案要紧。”
明长昱根本没把赵世祺放在眼里,他有意无意地听着,的目光落在门的右下角,随后不动神色地起身,对门外的明昭说道:“将赵世祺带回大理寺,押后审问!”
赵世祺惊呆了,整个人怔住之后差点愤怒得跳起来。他挣扎着怒吼道:“谁敢带我去大理寺?我爹是刑部尚书,我姑母是太后!我赵家在京城赫赫无比,大理寺的牢房敢收我?”
话音未落,他的嘴就被人捂住。
明长昱笑了笑,云淡风轻地对赵世祺说道:“大理寺的牢房宽敞得很,容得下赵公子,你不妨多住几天。”
赵世祺不可置信目眦欲裂,但此刻他显然就是刀俎下的鱼肉,只能任由明长昱宰割。
明长昱从赵世祺处了解了情况后,暂时不会再询问他。
这库房不太宽敞,人多了反而碍事,明长昱吩咐所有人都离开,只留下大理寺的人看守。又低声叮嘱明昭,仔细搜查库房每一个角落。
今晚的一切,只怕又会掀起一场风波,明长昱心中暗自盘算着,赵家根深势大,与各大世家的关系盘根错节。皇上要重整世家,没有从最单薄的世家入手,而是打算先剪断赵家的羽翼,若是赵家逐渐式微,于其余几大世家而言,算是唇亡齿寒,重整就相对容易。
河安赵家已经被完全剪除,太后与赵柏文也暂且被压下,如今赵世祺再出事端,恰好也是进一步剪除赵家势力的机会。
他与李青林步入华阳园的院中,支开左右的人,问道:“赵大人可有发现?”
李青林颔首:“方才我进入库房,发现库房里有些问题。”他思索着,谨慎地说道:“凌云书院修缮时,赵世祺所报的单子里,要求翻新门、窗、梁柱、椽檐等、地砖等物。想来侯爷也发现了,库房的门依旧是陈老的旧门,只是重新漆过了而已。”
若那扇门不被撞开破损,若查看门窗的人不懂得新旧木材之间的区别,应是很难发现这些端倪。
明长昱虽不替朝廷管钱,却知道有人从凌云书院的修缮款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贪赃工程款项,以次充好的旧例多不胜数,但敢这样嚣张的,的确说得上胆大包天了。
如果这些事,让寻常的市井之人知道,市井百姓肯定破口大骂,恨不得将这些贪污的人五马分尸。可明长昱听闻之后,面色平静,仅眼里刺出极其浅淡的冷笑。
他对李青林点了点头,问道:“此事赵大人要如何处理?”
李青林缓声道:“我怀疑这一切,或与今夜的命案有关。我会仔细享尽的审查凌云书院,证据完善确凿后,会立刻上书圣上。届时最好侯爷的破案了,我会助侯爷一臂之力。”
明长昱眯了眯眼:“命案发生在工部,且赵世祺是你手下的人,若论起这命案的连带责任,你首当其冲。”
李青林不置可否,淡淡一笑:“今夜回去,我需想想如何才能自求多福。”
无论是命案,还是凌云书院建造修缮贪墨一案,他都脱不了责任。明日上朝,他将面临的,我能预料自己将会面临一场狂风骤雨。
赵世祺被明长昱扣下,赵家人一定会想办法了解其中的缘由,也能查出凌云书院的问题,那么作为工部侍郎,李青林理应是第一个被问责的人。若有他顶了这一切罪责,赵家人就或有机会减轻赵世祺的罪责,将他带出大理寺。
将凌云书院的后续之事安排妥当后,明长昱带着明昭等人离开。
回到栖云小筑,君瑶已经歇下了,明长昱与明昭去了书房。
“可有发现?”明长昱问道。
明昭拿出一个布袋,交给明长昱,说道:“在房中发现了一根粗麻绳,大约是凶器。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发现,连打斗挣扎的痕迹都没有。”
库房也算是新修缮的,让人打理得很干净,房中又无任何陈设,想要留下痕迹都难。
明长昱看了眼那根粗麻绳,发现上头有斑驳的血迹与零星的皮肉,应该是将于慎勒死的绳子。但于慎真正的死因,需仵作验尸之后才能断定。
“去查一查于慎这几日都与什么人来往过,特别是工部的人。”明长昱说道。
已是夜深,明长昱还需早起上朝。他将诸多事宜交代清楚后,回自己的房间休息。
次日清晨,君瑶醒来时,房内安静无声,光线柔和。她起身穿好衣裳,推门而出时,发现天已然大亮,太阳早已跃出山头,尽燃樊川平野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