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奇案风月(414)

作者: 关尔小禾 阅读记录

有侍女见她出了门,立即上前行礼问道:“公子醒了,可让人安排洗漱?是否将早饭端到房中?”

君瑶左右环视,问道:“侯爷呢?”

侍女说道:“侯爷因要赶早朝,天不亮就入城了。他走时吩咐了,公子可自由安排,若要回城,就让管家安排车马。”

君瑶点了点头,让她将饭菜端到了屋子里。

吃过早饭之后,她向管家借了一匹马,离开了栖云小筑。

她赶着去刑部点卯,没回自家院子。刚踏进刑部的门,就见隋程快速朝她走了过来,“你听说了没?赵世祺入了大理寺牢房!”

他与赵世祺素来有仇怨,前几日还险些被赵世祺的马撞到,私心里恨不得赵世祺快点倒霉,今日一早听说了赵世祺下狱的事情,顿时拍着大腿喊了几声“现世报!”

君瑶知晓赵世祺是赵家嫡子,有这样显赫的背景,还能锒铛入狱,大约是明长昱所为。将事情的经过了解了大半,她不由得蹙紧了眉头。

赵世祺牵涉的命案,关系到工部,也关系到凌云书院。她暂且不关心工部会如何,但只担心此案会影响到凌云书院秋闱之后的招学。若是有人寻机打压,那凌云书院能够继续办下去,就是未知数了。

一时间,她心头百转千回。

“这案子太巧了,不早不晚,正好在秋闱之前,”隋程喝着早茶,漫不经心地说,“你说这是有人故意针对工部呢?还是故意针对凌云书院?”

君瑶心神一凜。她努力回味着隋程方才说的话,试图从他讲述的案情经过中找出线索。奈何隋程也只是道听途说,也不知详情,君瑶无法从这些零碎的片段里找出关键。

这一上午,朝堂之上,的确说得上风起云涌。

赵氏一族以及拥护赵氏一族的人,的确将李青林当成了为赵世祺挡箭的靶子。从头到尾避开了工部贪墨之事,直接将李青林与工部牵连的命案纠缠在一起。说得仿佛李青林才是杀害于慎的凶手似的。

再者,不少人抓住凌云书院的把柄,以此命案为噱头,加大渲染,恳请圣上下旨,暂且关闭书院整修,将书院招学一事延后。

皇帝与明长昱一派的人,尚且顶住了压力。直言案情的真相说明一切,所有事宜与官员的上奏,都等案情真相大白之后再说。

文武百官不会和皇帝在朝堂上当面闹翻,诸多不满,也只会在下朝后暗中表现出来。

当日,国子监与部分世家子弟的人,便在宫外静坐,无声要求暂关凌云书院。

明长昱得知此事之后,嗤然一笑,说道:“静坐便静坐,就让他们坐到真相大白之时。”他示意明昭,说道:“暗中安排人下去,由暗中安插进去的人带个头,务必让这些人好好坐着,不得再闹出其他动静。”

皇帝关爱学子,在此时也宽仁起来,命人给静坐的人送水送粮,但再无多余的话语。

中午,君瑶顶着溶溶秋日,离开刑部去街头吃午饭。

入秋后,她喜欢吃些清淡的饮食,刑部对面热闹的街头,有一个食摊,做的鱼羹和玉带羹很合她的口味。她方才入座,就有人无声地坐在了她对面,来人一袭青衫,清淡温雅。

一见对面的人是李青林,她愣了愣:“你能吃这街头的东西?”

李青林抽了筷子,用雪白的手绢擦了擦,说道:“我没那么虚弱。”入座前,听她点了玉带羹,他也转头向摊主要了一碗。

“昨夜发生在凌云书院的案子,你应该知道了。”李青林说道。

君瑶点点头,埋着脸喝汤,不置可否。

李青林静了静,起身向她行了礼,说道:“不知曾经的约定是否作数,如今我有一事,需请你帮忙。”

君瑶愕住,慢慢地咽下汤水,她放下碗,拉着李青林重新坐好,说道:“救命之恩,当然作数。但你可别让我做我办不到的事情。”

李青林温然而笑,眼底的温和与欣慰溢然而出,他低声说道:“我想请你查一查凌云书院的案子。”

君瑶怔了怔,为难地皱了眉,“此案是大理寺负责,我只怕……”

李青林摇摇头:“你需如何查,只管告诉我。”他说话极慢,但气息温和,正欲继续说话,便被人打断。

“她无需随你查案,大理寺正好缺人,她对我还有用处。”

这声音耳熟,凌冽微怒。

君瑶循声看去,见明长昱已然走近,几步上前,在她身侧坐下。

李青林依旧和煦地笑着,似丝毫感受不到明长昱的不悦,只轻声道:“如此甚好,案情水落石出,我还需感激侯爷。”

明长昱从袖中抽出两双筷子,递了一双给君瑶,说道:“但愿赵大人是清白的。否则,我会铁面无私秉公处理的。”

李青林只是轻轻一笑:“清者自清。”

君瑶埋首喝汤,细细地品着鲜鱼和野菇的滋味,趁着摊主将吃的端上来,笑着对李青林说道:“这玉带羹不错,趁热吃。”

“请,”李青林点点头。发现她碗中有鱼,随口提醒道:“小心鱼刺。”

明长昱面色微冷,将君瑶碗里的鱼肉块夹到自己碗中,说道:“她不喜欢吃鱼。”

说罢,他自己将鱼刺剔除,将鱼肉吃掉。

君瑶依旧慢慢地喝汤,细细地吃玉带羹。刚一抬头,碗里便多了一块剔除鱼刺的鱼肉。

明长昱悄无声息地将鱼肉送到她碗里,对面认真吃食的李青林并未注意。

君瑶抿了抿唇,快速将鱼肉吃下腹。

街头嘈杂热闹,三人自成一片天地,心头各怀滋味。

上一篇: 嫁娶记 下一篇: 错撩后侍郎他黑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