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415)
吃完后,李青林问:“既要查,是不是要去凌云书院看看?我正好有空,可带你过去。”
明长昱笑着说:“赵大人如今的确很闲,不过凌云书院的案子复杂,你最好避嫌。”
现如今李青林身上背着凌云书院建造渎职与命案的嫌疑,在早朝时被弹劾停了职,确实是比较清闲。
他身体羸弱,脸色疲惫,却似强打着精神与明长昱周旋,说道:“我只去凌云书院,离案发之地远些便是。”
明长昱挑眉:“那就请赵大人自便。”顿了顿,又微微沉了声说道:“赵大人不便与大理寺及刑部的人来往过密。”
他的话如此直白,李青林却也不恼,浅淡的笑容似清风徐然,他说道:“的确需避嫌,可案发时我也在,阿楚没有什么想问的吗?”
话题陡然转到君瑶这里,她愣了愣,起身说:“我……我去结账付钱。”
摊主来得很快,君瑶付了钱后,对明长昱说道:“去凌云书院看看?”
李青林立即回道:“好,我已备好车马。”他殷切地看着君瑶,目光温和,却难得不好让人拒绝。
君瑶尚未开口,明长昱便说道:“马车太慢,我与她骑马就好。”
李青林也不勉强,上了自己的马车。
君瑶与明长昱策马而行,脚程比李青林快些。
这一路出城,明长昱面色微冷,沉默不语,看神色,却不像是生气。君瑶看不透他的心思,也只好一路沉默着。
第197章 樊川日影
到达凌云书院后,明长昱径直带君瑶入了库房。
李青林随后而至,只在库房外安置的座位上休息,并没有入内的打算。
库房内光线昏暗,君瑶拎了一盏宫灯,徐徐照亮这不算宽敞的一隅。借着灯光,她将查看好库房的情况,回头见明长昱走近,心头微微一颤。
在食摊吃饭起,她便隐隐察觉他隐忍的情绪,似有话要说,却因李青林在场欲言又止。
灯火悠悠摇曳着,他幽深温和的目光落在她脸上:“他执意让你查案,所为何?”
君瑶蹙眉:“大约是想自证清白。”
库房的门早被拆卸,门外有人守着,明长昱高大的身躯将她完全挡住。他说道:“若真的清白,又何须自证?”
君瑶目光一闪,“侯爷的意思是?”
明长昱往门外看了看,本掩在心底的狐疑此刻沸腾起来。他轻声说:“他来巡查凌云书院的时间,与案发的时间太巧合。”
不必明说,君瑶也是心念几转,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首先,那封匿名检举信,似乎是一切事故的开端。如李青林所言,信是突然出现在他桌案上的,但他作为工部侍郎,办公的桌案在工部的衙门里,除了工部的人,谁能轻易入内将信顺利地放在他桌上?而且时间刚好算得那么准,正好在他要巡查凌云书院之前?
其次,凌云书院那么多房舍,为何赵世祺偏偏先来库房?被人发现时,正好也是明长昱在书院之时。
这一切如此巧合,巧合到让明长昱怀疑是有人精妙的安排。
君瑶与明长昱的想法不谋而合。她暗暗看向门外,秋日斑斓的树荫里,李青林自在地看着书册,仿若与周遭所有的猜疑无关。
她轻轻一叹,“侯爷不想让我查这案子,对吗?”
“不错,”明长昱轻轻按了按她的头。
君瑶点点头:“既然来了,我也想看看,只与侯爷讨论讨论,不查案如何?”
明长昱缓缓一笑,“好。”
君瑶指着门,问道:“门被拆了吗?”
“有人将门撞开了,”明长昱说道,“那扇门有问题,我已让人带回去查了。”
君瑶缓缓走到门边,将门框检查一遍,在门框右下角地面,发现一个小洞。库房的地板比普通房间更结实些,用的是坚硬的石板,安装前定检查过,这样圆润规则的洞,不是天然的,显然是人为。
她指给明长昱看,说道:“这或许是门被关上的关键。”
明长昱点点头:“当时赵世祺入门后,并没有点灯,门关上后,他没办法看清门的位置,一时打不开门也是有的。”
君瑶若有所思:“还有于慎,他的尸体为何会出现在库房中?当真是被赵世祺所杀,还是在死后被人带到此处的。”
若他是活着走进这库房的,那么在进门之前,需从华阳园走过,在此期间可有人见过他?若他在来之前就死了,尸体是何人以何种方式带来的?为何又将尸体放在库房中?如何能确保赵世祺一定会到库房?
明长昱比她更熟悉凌云书院的情况,便说道:“昨日我与你离开之后,留守在华阳园的工匠还在这里?”
君瑶双眼一亮:“那工匠可见过于慎?”
明长昱带着她出了门,让人将昨日留守在园中的工匠找来。华阳园虽已整体完工,但还需工匠反复检查,每日里有一两个工匠留在此处。
那工匠很快就被人带来了,诚惶诚恐地说:“昨日下午,小的的确遇见于公子了。”
其实早就有人询问过他,现在又问,他少不得还要如实交代一遍。他说道:“小的昨日在门口的大树下乘凉,见几个人进了门。这华阳园还未修缮好,有的地方油漆没干,木头房梁之类的也不知是否稳固,所以不敢让人随意进来。那为首的公子便自称自己是工部的人,名叫于慎,是前来巡查的。小的就不敢阻拦他,让他进来了。”
“昨日留在华阳园的,只有你一人吗?”君瑶问。
工匠回答:“还有几个人,与我不在同一个地方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