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寿啦!一睁眼穿成奸臣早死原配(136)+番外
像那刘芷月不就是。
“阿姮,轮到我们了。”夏氏眼尖,瞧见里面的人唤他们。
每次以十人为一组进去。
不愧是郡公府,哪怕是个小偏院,玉石林立,花坛盆景,藤萝翠竹,其布局讲究,无一不显示着何谓格局。
只是,俩人在看到管事命前来应差的人搬着眼前放着的几筐木柴时,沈姮心里就有些虚了:“大嫂,我觉得这个,你怕是不擅长。”
夏氏脸色都变了,她虽做惯了粗活,但毕竟不全是体力活:“我想试试。”
“大嫂,就算你今天搬得动,天天做这种活,身体也会受不了的。阿俭也不会同意你做这些事。”沈姮来时,以为是做择菜,洗菜,清扫这种粗活,谁想到干的是这种体力活:“咱们走吧。”
夏氏很想试试,可看着周围的人,身板子就比她粗壮个一圈,只得作罢。
沈姮拉着大嫂走了出来,见她心情颇为低落,笑道:“我们今天就当是出来玩的,大嫂,我带你去赏菊,状元楼那边放了许多的菊花,供老百姓们观赏。”
“我还是回家吧。”夏氏对看花这些并不感兴趣,心情挺失落:“家里还有很多活要做呢。”
“难得出来一趟嘛。”沈姮挽起她的胳膊:“活儿当然重要,可生活的闲趣也是极为重要的。”
生活中处处都是美,有现成的美花点小时间去欣赏一下,也能让心情美丽一天。
见弟媳兴趣颇高,夏氏笑笑地点点头,此时,她突然停下脚步,下一刻,跑了过去。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走在了虞郡公府正门前的街上,沈姮见大嫂朝着郡公府的正门跑去,慌忙拉住了她:“大嫂,怎么了?”
“那个人?他,他。”夏氏一手指着进了郡王府的几人。
沈姮望去,只看见几个人的背影,都是护卫,拥着最前面的男子进了郡公府:“你看见熟人了吗?”
“他长得,和旻儿爹好像。”夏氏喃喃。
沈姮愣了下,旻儿爹?谢俭失踪的兄长吗?又望郡公府,哪还有什么人:“大嫂,天底下长得相像的人多了。”
“是啊。”夏氏点点头,拉过沈姮的手,激动地说:“可他真的好像,虽然我只看到了他的轮廓,但真的好像。”
此时,守卫发现有两个妇人一直在郡公府门日,走过来赶人:“什么人?不可在郡公府门日逗留,速速离开。”
“我们马上离开。”沈姮拉着大嫂离开,人生地不熟的,又是阶级贵族,惹不起,见大嫂一直期待看着郡公府大门,想了想,问道:“这位大哥,方才进去的那人是谁啊?”
赶人的守卫目光陡厉:“不要命了?敢打听郡王府的人?再逗留,就不客气了。”
这气势,了不起啊?沈姮心里冷哼一声,但聪明的人绝对不可能去硬碰硬的,走人。
第122章 陆家就剩陆大人一人
一路上,夏氏都有些失魂落魄。
沈姮一再叮嘱这事除了她和阿俭不可往外讲,梅儿和旻儿那儿也不可以讲。
“为何?旻儿就在郡公府里,他人若是郡公府的人,定能看到他。”夏氏的脑海里乱得很,她一直认定丈夫没有死,只是失踪了。
“大嫂,正因为这是郡公府,怎能容外面的人乱讲呢?稍有差错,轻则赶出皇都,重则是要入狱的。旻儿年纪小,若你跟他说有一人像极了他阿爹,他怕是连书都读不安稳要去求证,这样只会害了他。”沈姮跟她分析着其中的利弊。
这么一说,夏氏也觉得确实是这么个理:“可,可……”
“还有梅儿,她毕竟是个外人,万一把这事不小心说出去了,一传十,十传百的,到时怎么办?就算我们有怀疑,也要悄悄地去查。”沈姮说道。
说到这个查字,夏氏倒是冷静了下来:“好,听你的。”
这下也没有了赏菊的心情,送着大嫂回到了赁居所在的街巷,沈姮这才去孟家的铺子,虽说以她现在的管事的地位迟到个把时辰没人会说什么,还是顺便给伙计们买了一些刚出炉的小食。
快到铺子时,沈姮突然想到了孟宣朗先前给谢俭的信中,也提到过有个人跟阿俭很像,会不会是同一人?
就在沈姮如此想着时,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正要走进对面的一家金纸铺(经营丧葬祭祀用品):“于威大哥?”
“沈娘子?”于威的个头和古锋差不多,都是身强体壮的人。
“你进这店是要查案吗?”沈姮问道。
“不是。”于威压低了声音说:“是大人家人的祭日要到了,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帮大人买一些祭祀的用品。”
“陆大人还这么年轻,不知是哪位亲人?”
“陆家就剩陆大人一人罗。”于威叹了日气。
沈姮愣了下,就剩一人?也就是说,双亲都不在了吗?忙说:“祭祀那日,我和阿俭也一起去吧。大人是阿俭的恩师,应该去的。”
“别去了,这个时候大人向来不喜欢人多。”陆家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就算是谢俭,最好也不知道,于威道:“我先忙了。”说着走进了金纸铺。
陆大人这样温和的性格,沈姮一直觉得陆家定是家风清正的书香世族出来的子弟,却没想只剩了他一人。
傍晚时,天气突变。
幸好沈姮在下雨之前回到了家里,一进家门,就见向来不亮灯的书房亮着灯,朗朗笑声从书房里传出来。
正是武晋和孟宣朗的声音。
“阿俭,到时你我一起和宣朗去越州迎亲,接回他的新娘。”武晋的声音透着兴奋。